林鉴军,陈逢文,苏勤勤
近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已形成,各高校积极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面向大学生开设创业相关课程,不少高校甚至设立了创业学院或新增了创业学专业。但是,高校创业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师资缺乏、创业孵化效率低、价值引领缺乏等不足[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育人的协同效应,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此背景下,运用“三全育人”理念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一些高校努力的方向。重庆大学作为全国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之一,不断尝试创业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果[1]。
“三全育人”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倡从全员、全方位、全过程3个方面统筹育人力量,齐抓共管,共同协作,最终实现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育人目标。全员育人解决的是育人主体的问题,全方位育人解决的是育人空间的问题,全过程育人解决的是育人时间的问题,三者协同发挥作用后将会对育人效果带来质的提升。
在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承担教学任务的一般是大学教师,而大学教师往往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相对缺乏,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无法给学生一些实践方面的指导,课堂上传授的仅仅是理论知识。因此,各高校应在第一课堂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开展更多的实践教学,比如开展更丰富的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活动来弥补第一课堂教学的不足。
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人员和部门有课程教师、辅导员、各类创业赛事评委、创业讲座嘉宾、学生工作部、就业部门、教务部门、团委、大学生科技园、校友会组织、创业实践基地(众创空间)等。大学生接受创业教育的地点不仅局限于创业课的课堂,还可能是创业比赛的现场、第二课堂的讲座和参观交流等活动、学校实验室、大学生科技园、校内及附近的众创空间等。从时间上来看,大学生从入校一直到毕业离校的整个过程中都有很多机会来提升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可以在新生研讨课、专业基础课、暑期实习实践、社会实践、公益服务、毕业设计等环节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在“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高校可以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整合资源,根据育人规律设计出一套新的教育教学工作模式,系统、高效地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在重庆大学6年多的创业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课程组教师精心组织教学,先后多次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取得了丰富的实践成果。通过创业课程的翻转课堂实践,摸清了大学生在创业课程中的学习规律,通过实践数据分析和问卷调查数据提出了创业课程中试点翻转课堂的满意度、运作机制和评价机制,构建了一套适合当前大学生学习规律的创业课程教学模型[1]。
大学创业课程教学目标是传授创业相关知识、提升创业能力、培养创业精神[1,3]。重庆大学针对全校学生开设创业课程已有6年多,从开课最初的以教授创业知识为主过渡到现在的知识、能力和精神三者并举,这在教学理念上实现了质的飞跃。
在“三全育人”理念下,学校要一盘棋做好统筹,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贯彻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做到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培养。要遵循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提升相配套、任课教师与第二课堂指导教师相配合、课程学习与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相结合的原则。所有与学生成长成才相关的教师都应积极参与,构建全员参与、全方位联动、全过程教育的教学体系,真正实现“三全育人”。
根据当前大学生创业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要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就必须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环节。合理统筹知识传授、课堂创业模拟实践、课外创业企业参观、创业人物访谈交流、创业赛事参与、创业项目跟踪和孵化等环节,进而实现学生学习过程有兴趣、能力有提升、创业项目有延续的目标。
1.课程教学形式多样化,提高学生积极性
要想提高大学生学习创业知识的积极性,就要针对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开展相应的多形式教学。针对不同的知识点开展不同形式的教学,通过小组研讨、课外调查总结、课内报告、案例分析等环节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内化和应用。同时,课程组还引入了国内外优质的创业课程MOOC资源和在线学习视频,随着课内知识点的学习进展推荐相配套的学习资源,以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课外学习。通过多年的教学改革,重庆大学在创业课程教育教学改革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从学生学习成绩和评教等数据对比中不难看出,改革后的创业课程教学效果更佳[1]。创业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设计如表1所示。
表1 创业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设计
2.创新教育教学形式,开展模块化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
针对当前大学生的学习需求,逐步推进创业课程教学改革,尝试翻转课堂教学和模块化教学。目前,重庆大学创业课程组教师精心准备了8个主题的模块化教学,4位教师联合开展了1个教学班的教学,达到了最优的教学效果。在6年多的课程教学过程中,课程组教师不断尝试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重庆大学创业课程翻转课堂试点项目、重庆大学创业课程教育改革项目等课题研究。教学方式从最初的课堂知识传授为主过渡到多种教学手段和渠道组合教学,取得了丰富的教学实践成果和理论成果[1]。
3.重视创业实践环节,实现理论学习和能力提升并举
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有效补充,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有效抓手[4]。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课程组不断引入实践环节,一方面在课堂上模拟创业项目的进展,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走出去或邀请创业实践者进课堂交流。根据课程教学过程,教师会安排学生走出校门去观察、调查和访谈,要求每名学生总结出几个创业项目,在课堂上与小组成员汇报讨论,最后由小组成员推选出大家认为最好的创业项目作为小组的模拟创业项目,并随着课程教学知识的传授不断深入地开展项目的模拟实践。同时,课程组也联合学校其他部门开展创业竞赛、创业实践项目申报和运营、创业人物访谈、创业讲座、众创空间参观等多形式的创业实践活动,做到了多部门联动和全员参与,实现了创业知识理论学习和能力提升并举。
4.加强创业创意的后续孵化和落地,实现创业教育教学的部门联动
在创业课程的基础上,学生会萌发创业的想法或初步发掘出一些较好的创业创意,教师根据项目的情况不断深入指导,小组成员不断完善商业模式,逐步形成完善的创业计划书。当然,如果没有后续的追踪和持续孵化,大部分的创业项目将会无疾而终。正是基于“三全育人”理念,课程组教师会在第一课堂的基础上继续开展第二课堂的创业实践活动指导。鼓励学生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或创业实践项目,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创新创业比赛,推荐一些特别好的项目到科技园和大学城众创空间进行孵化和落地。重庆大学创业课程教育教学为校园第二课堂的创新创业活动和校内外的创新创业赛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真正实现了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
“三全育人”理念要求把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树立“融入式”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5],针对各高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更新理念,完善机制,真正实现“三全育人”。
“三全育人”理念要求高校的所有相关人员重视和参与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并积极开展育人工作。全员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汇总图如图1所示,辅导员和学生工作部可以指导学生的第二课堂创业活动,也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引领[2]。专业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知识传授和创业意识引导,也可以通过论文指导、毕业设计等环节对学生传授相关知识。后勤、教辅等部门可以给创新创业提供场地和其他政策支持,从而带动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活动。团委和学生社团组织等可以通过组织校内外创新创业赛事等来带动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活动,也可以及时对参赛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大学生科技园、众创空间可以及时宣传国家创新创业政策,扶持孵化优秀的大学生创业项目。
图1 全员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汇总图
虽然近几年国内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实效性还有待提高,很多工作缺乏统一协调和部门联动。高校应把“三全育人”理念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始终,设立专人或部门统筹协调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工作,全校合下一盘棋,统一设计课程体系,协调师资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活动。当前,有一些高校已经尝试通过设立创业学院或开设创业学专业等方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统筹和协调。
大学生创业者大部分是白手起家,存在着缺资金、缺场地、缺专业知识等问题。高校需要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加大场地、经费、师资等投入,尽量让大学生创业项目走得更远、做得更好。学生创业需要什么,学校就应该有相应的配套服务。
总之,育人功能是高校的核心功能,在“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大有可为。只要各高校群策群力,高度重视,通过教育改革、更新理念、完善机制和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式,一定能更好地实现高校的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