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伟红,王艳丽,王晓垒(郏县人民医院儿科,河南平顶山467100)
早产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即出生的活产婴儿,此类婴儿多数头围小于或等于33 cm,出生体重小于或等于2 500 g[1]。相对于足月儿,早产儿适应能力、器官功能较差,临床需采取营养措施进行干预,以提高其存活率[2]。肠外营养是临床面对危重患者常用的营养支持手段,主要通过静脉内供给营养,效果较好。但长时间给予静脉营养极易引发感染、电解质紊乱、肠外营养相关胆汁淤积(PNAC)等并发症[3]。而将早期微量喂养应用于早产儿,可提高其营养适应能力,有利于培养良好的消化功能。本文探讨早期微量喂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对早产儿症状改善及不良反应的影响。现总结如下。
1.1 资料
1.1.1 一般资料 选取郏县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早产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中男 24例,女 21例;胎龄 32~36周,平均(33.39±1.01)周;出生体重 1 500~2 200 g,平均(1 829.31±53.27)g。观察组中男 25例,女 20例;胎龄 31~35周,平均(33.02±1.37)周;出生体重 1 550~2 100 g,平均(1 810.62±50.15)g。两组早产儿胎龄、性别、出生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郏县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1.2 选取标准 纳入标准:(1)均符合早产儿相关诊断标准[4];(2)胎龄小于 37 周;(3)出生体重小于或等于2 500 g;(4)监护人均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存在重度窒息者;(2)伴有消化道畸形者;(3)心、肝、肾等脏器严重异常者。
1.2 方法 两组均采取保暖措施,严密监测血氧饱和度、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指标。探查病因,给予早产儿针对治疗,同时采取灌肠通便,预防出血、感染等并施于对症治疗措施。
1.2.1.1 对照组 该组给予全静脉营养,根据早产儿出生体重、日龄等情况制订计划:1.0~1.5 g∕kg 脂肪乳,1~3 g∕kg 氨基酸,1~2 g∕kg 糖及水溶性维生素,速度设定为3~5 mg∕(kg·min)。
1.2.1.2 观察组 该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微量喂养,早产儿出生8 h后,经滴管或口喂养糖水,每次 1~3 mL,喂养间隔时长 1.5~2.0 h,如无呕吐、腹胀,改为 1∶3 配方奶喂养,每次 2~5 mL,间隔 6 h,总喂奶量2~25 mL∕(kg·d)。按照早产儿出生体重越低,胎龄越小,喂养量越少,喂养间隔时长越短的原则实施,同时依据喂养后是否存在胃内残留、呕吐、腹胀及其体重增长情况调整喂养方案。此外,还需根据早产儿需要总热量及进奶量合理调整肠外营养量。其中,早产儿所需总热量需于24 h后结合其日龄、体重计算。整个营养支持过程中,安排专职人员检测早产儿体重、体温,观察其吸吮力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详细记录24 h喂奶量及出入量。
1.2.2 观察指标 (1)症状消失时间,包括腹胀、呕吐;(2)肠外营养时间、住院时间;(3)PNAC 发生率;(4)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早产儿肠胃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腹胀、呕吐消失时间,肠外营养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早产儿恢复情况比较(±s,d)
表1 两组早产儿恢复情况比较(±s,d)
注:-表示无此项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n 45 45 t P--腹胀、呕吐消失时间3.13±1.68 5.19±2.03 5.244 0.000肠外营养时间5.99±2.27 9.02±2.71 5.750 0.000住院时间9.03±1.98 12.11±2.05 7.249 0.000
2.2 两组不良反应、PNAC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0.00%(9∕45),与对照组[28.89%(13∕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PNAC发生率为 6.67%(3∕45),低于对照组的 26.67%(1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PNAC发生情况比较[n(%)]
早产儿胃肠功能较差,通常伴随吞咽反射不良、胃容量小、吸吮力差、肠道血液减少等临床表现,加之其消化酶活性低、含量少,胃动力功能较差,且肠道微生态系统尚未正常建立,不合理的喂养措施极易造成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胃肠功能障碍等症状,对早产儿的生存质量造成极大影响[5]。同时,大量临床实践经验证实,采取合理、科学的营养措施管理早产儿是保障其生存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6]。
肠外营养支持是最常见的营养方式,主要通过静脉营养干预,有效的静脉营养对于早产儿较为重要[7],但长时间单一静脉营养极易导致医院内感染、电解质紊乱或PNAC等情况发生,不仅不利于早产儿的症状恢复,延长其住院时间,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家庭的经济负担,不适宜单独应用[8]。因此,本研究针对早产儿采取早期微量喂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结果显示,观察组腹胀、呕吐消失时间,肠外营养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NAC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主要原因在于早期采取微量喂养,通过合理控制喂养奶量及加奶速度,可不增加或减少胃肠道负担,避免胃肠道出现废用性萎缩,还可加快上皮细胞发育,提高胃肠道激素水平,从而降低胃肠道障碍发生率,有利于早产儿尽早恢复健康[9]。同时,早期微量喂养可加速胎粪排出,提高胃排空能力,减少或避免胃食管反流及吸入性肺炎,还可增强肠道防御机制,减少腹胀、呕吐带来的不适感,提高其生存能力[10]。此外,李敏敏[11]研究结果显示,早期微量喂养可为早产儿足量喂养做好充足准备,缩短喂养时间及静脉营养时间,加速消化系统的健全。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早期微量喂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应用于早产儿,不会增加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同时,早期微量喂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既可满足早产儿进食、吸吮的愉快感,使其感受到生命早期对进食的满足感,又有助于培养起情绪反应模式,增加其生命活力[12]。
综上所述,早期微量喂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应用于早产儿,可加快症状改善,缩短住院时间,降低PNAC发生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