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素蓉,刘述益,肖 红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人类的活动空间和范围得以不断扩展,而与之伴随的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事件也时有发生,突发事件的发生不可预知,具有突然性和不确定性,可能导致人员大规模伤亡等情况,严峻考验着医疗卫生系统的应急救治能力。2018-05,某航班在9 800 m高空正常航行时,因挡风玻璃爆裂脱落致座舱迅速失压,飞机紧急备降后29名伤员相继送抵四川省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我院通过标准化急救护理管理体系,实施了高效应急救护管理策略,使伤员得到科学有效的救护,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1.1 一般资料 29名人员(2名机组人员,27名乘客) 在飞机紧急备降后,发生不同程度的头昏、头痛、胸闷、耳鸣、听力下降。伤员情况:男22名,女7名,年龄18~54岁,平均(38.24±11.61)岁;按照预检分诊标准结合伤员受伤部位、性质、意识、呼吸、循环等方面评估伤情,轻度伤员24例,新损伤严重程度评分(new injury severity score,NISS)<16分,中度伤员5例(16分≤NISS≤50分),其中腰部骨折1例、皮肤擦伤1例。
1.2 院内标准化急救护理管理
1.2.1 启动应急预案 (1)伤员到院途中,医院已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医疗救治现场指挥部,由院长任总指挥,医疗业务院长任副总指挥。护理部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人员调配方案》,通知到6个护理应急小组,预检分诊组、信息报送组、急诊救治组(细分红区、黄区、绿区护理救治组)、病房救治组、转运组、协调组组长和组员按照应急预案流程(图1),于10 min内到达急诊科。(2)护理部主任现场指导护理急救,保证救治有序和服务质量。(3)应急护理小组由各科室护理骨干和急诊科护士组成,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4)医院立即开通群伤伤员救治专用绿色通道,安保人员迅速用警戒线隔离出专门的救治区域,将救治区域划分为红、黄、绿3部分,各区域医护人员胸前也贴上相应的颜色标记,便于辨识和配合,简化流程、提高效率。
1.2.2 护士首诊负责,院内转运一责到底 到院伤员由预检分诊组护士进行编号及分诊(图2),预检分诊护士根据伤员伤情给予不同颜色的伤情识别卡标识,重度伤员红色、中度伤员黄色、轻度伤员绿色(本次无黑色死亡病例)。信息报送组进行成批伤员就诊记录表填写登记;转运组负责将伤员转运至相应救治区域,各区域应急救治组人员对所接管伤员全程负责,完成该伤员医疗救治配合、检查陪护与病情记录,直至送入病房(留观室或专科性病房)向病房护士交班或伤员无需进一步诊治可离院后,才结束当值责任[1,2]。每名轻、中度伤员各由1名护士负责,重度伤员则由2名护士负责。
1.2.3 急诊科室紧急处置,科室之间无缝对接 急诊科室处置按照“先重后轻、先急后缓”的原则进行诊治,绿色通道全部开启,免去急诊挂号、收费等环节,先检查治疗,后办理住院流程,外科、内科、五官科、高压氧、麻醉科、手术室等科室完成物资、人员、技术准备,根据伤员伤情特点和个体化要求,迅速转运至应急救治病房交接后进行救治,完成科室与科室间无缝对接。
1.2.4 病房管理规范化,个体护理专科化 护理部负责协调设置群伤收治专用床位及护理人力资源增补调配工作,并向院领导汇报救治相关情况,由收治应急救治群伤伤员的病房护士长负责病房分区管理,避免混乱;由护士长、业务骨干完成专科性操作,保证救治质量(图3)。针对群体伤伤员伤情,成立个体伤员医护小组,由主管医师、专科护士、心理咨询师、营养师等多学科协作,联合制订个体化的诊疗护理方案,责任护士观察伤情后及时客观记录,医护小组集体根据伤员伤情变化优化康复护理方案,实现切实有效的专科化护理。
图1 突发事件护理应急流程
图2 妥善分流伤员
图3 分区、分级救治
1.2.5 心理护理常态化 伤员在经历本次极罕见突发事件的应激打击后,普遍存在恐惧、焦虑、烦躁等负性情绪,个别伤员较为严重。在开展急救护理的同时,配合心理专家对29位伤员进行心理疏导,加强心理护理,提升人文关怀,帮助伤员树立积极的心态,增强康复信心。
29例伤员经过及时高效救治,其中2例当日离院,25例留院观察,经1~3 d治疗观察后康复离院,2例收入病房接受系统治疗,无1例死亡,未发生减压病及严重并发症。
对于各种突发群伤事件,高质量的护理应急预案和急救护理管理体系可为伤员在第一时间提供最有序、高效、适宜的救治。救治流程讲求效率,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伤员的临床结局和生存质量,实现“6R”(right time、right place、right people、right patient、right process、right service)满意服务[3]。
3.1 标准化急救护理管理体系的构建是提高群伤救治效率的前提 面对突发事件在短时间内造成的大批量群伤伤员,制定完善而高效的护理应急预案和制度保障策略,规范护理管理救治流程,实施标准化急救护理管理体系可以将突发事件发生后的消极被动处置,转变为事件发生前的积极预防[4-7],形成积极超前的风险管控链,更能保证应急救治的科学性、合理性,进一步提高应急救治成功率。
3.2 护理应急预案和策略快速精准实施是群伤救治成功的关键 突发事件群体伤员救治以“时间就是生命”为准则,在应急救治过程中,应急预案和策略的实施应实现“快速反应、快速分流、快速转运、快速救治、高效报送”[8],才能确保应急救治工作有条不紊、合理高效,为伤员赢得宝贵的抢救黄金时间,第一时间提供最精准的救治。此次29例高空失压伤员到达我院后,我院立即开启绿色通道,经相关检查后,29例伤员均立即进行了高压氧治疗和护理,并根据病情需要留观或入院,护理人员在分流、转运、救治、报送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伤员得到科学高效的应急救护与护理应急预案和策略快速精准实施及平时护理人员训练有素密不可分。
3.3 护理应急人员娴熟的技能是群伤救治成功的保证 突发事件群伤伤员具有伤情急、病种繁多、抢救和救治复杂的特点,对护理应急人员提出了较高的急救护理专业素质要求。为了使突发事件群伤伤员救治工作井然有序,参加应急救治的人员,必须人人熟知应急预案,同时明确自身岗位责任,迅速进入应急状态。明确岗位职责,分工规范有序,是团队成员默契配合的基础。护理应急人员定期进行急救知识培训,不断演练各种模拟突发事件,得到急救护理技术、急救设备仪器使用、医护配合能力、应急预案实施、心理素质培养等各方面能力的综合训练,显著提高突发事件中创伤伤员的抢救效率,才能保障突发事件患者都能及时、有效地得到救治[9-11]。
综上,在开展突发事件院内救护过程中,采用标准化急救护理管理体系的救护组织模式,实施科学高效的应急预案、策略和规范的护理急救组织管理流程,能使伤员快速分流、快速转运、快速救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