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 旭
贵州省织金县第五中学
高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传统的课堂教学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就是非常好的补充方式。一方面,化学实验教学的实验设计都是依托于高中化学教材中的知识,与课堂中所讲授的化学实验是紧密联系的,便于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另一方面,化学实验教学能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操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化学实验操作所带来的乐趣,同时能通过实验来发现问题,找出自己在学习知识中的不足之处,提高实验动手能力。
通过调查以及相关资料显示,由于学校以及教师本身对化学实验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两方面严重后果。一是实验教学所得到的资金支持相对较少,相关资源极为缺乏,如仪器设备不全,蒸馏器以及药品的缺少,导致很多实验无法正常运行,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也相应较低。另一方面表现为教师利用化学实验时间讲授化学知识,并且许多实验直接告知学生结果,或者只是让学生懂得一些理论知识,而原理却一概不讲,久而久之,不仅导致学生动手能力降低,而且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会相对降低,并且也会影响学生的创新意识。
由于高考制度的影响,并且高考并不对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进行考核,导致很多学校以及教师忽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讲解化学实验与课程的教师是同一个,并且化学理论的讲解完全沿袭以往的方法,而实验教学采取放任政策,并不端正态度。这些应试的教学方法均会导致学生的实验能力降低,创新意识薄弱,思维与动手能力也相对降低,这对学生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
实验资源对化学实验来说至关重要,他是教学实验的基础,针对当前一部分学校实验资源短缺的现象,应加强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受到资金和各方面的影响,化学实验室严重不足,造成满足不了实验教学的现状,学校要增加实验教学的教室,可以把一些使用率较低的教室改为实验教室;二是学校要加大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度,及时投入资金增加和更新实验器材,确保实验器材的可用度;三是专业实验教师不足,对化学教师要增加培训,提高化学教师的素质。
教师是教学课堂的实施者,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首先必须要提高教学教师的各方面素质。当前的陈旧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满足新课改,教师必须要改革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教师的主体地位变为主导地位,将学生的被动变为主体,多让学生自己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实践教学。例如,一些有毒和污染的化学实验,但是不能全部滥用,这样教师不仅可以在实验中能够为学生做知道的也能避免安全问题,更重要是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好接受能力,让学生以一种安全的心理环境接受而信任教师,使学生相信教师能够帮助他们获得成功。
加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策略,所留作业要突出基础知识、重点,在知识点全面的基础上,注意降低习题的难度,利于学生巩固课堂内容。如总结氧化还原反应习题解答时,我先理顺以下六项相关的知识点,列举如下:(1)氧化还原的本质;(2)标出一个氧化还原反应;(3)理清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还原性、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八大概念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4)微粒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5)氧化还原反应的次序问题;(6)应用电子守恒法计算。例如,标况下SO2和SO3混合气体在不考虑化学变化时,其中含O的质量分数是60%,求SO2的含量(质量分数)。(我个人认为这道题目可以用“看似条件唯一,却蕴涵条件无数”来形容)这道题目如果也是用列方程组求解那么应该怎么做呢?从题目中可以知道要求的和已知的都和质量有关系,但是总质量不知道,乍看下最后所要的答案也没有总质量,这说明了总质量最后可以消去。于是我们就可以设总质量为100g,那么O的质量就是60gSO2的含量为x,SO3的含量为y就有x+y=1也可以知道SO2,SO3的质量分别是100x,100y这里又会用到”分子中各原子的质量分数”于是我们就可以很快找到O的质量的表示关系1/2×100x+3/5×100y=60这样两个方程就都列出来了,同时还要做到:注重小结,克服选题的盲目性;注意习题的层次,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乐在其中让学生提高学习高中化学的学习效率。
针对一些学校化学实验教学资源配备不合理的问题,作为学校,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些都是保证化学实验教学顺利完成的基础。如果没有完备的实验室和实验设施,再好的教师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这些问题又是教师没有能力解决的。所以,学校应该合理地配备教学资源,而且这些教学资源的配备也是新课改对学校的要求。此外,应配备专职的化学实验教师,授课老师一方面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在实验教学中的授课方法也不如专业的实验老师好,特别是对一些实验的操作过程中易出现问题的把握。因此,学校应该配备专门的实验教师,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1]陈琳.高中化学新课程实验教学有效性初探[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9.
[2]邹敏.探讨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思考[J].新课程(上),2011(0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