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及其启示

2018-11-15 03:25陈文斌新疆师范大学
长江丛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胡塞尔哈贝马斯先验

■陈文斌/新疆师范大学

哈贝马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哲学家之一,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领军人物,试图从生活世界理论和交往理论的视角解决生活世界殖民化危机、构建和谐的生活世界。

一、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来源

作为一名综合性的思想家,哈贝马斯思想主要来源于胡塞尔、海德格尔、舒茨、维特根斯坦及卢曼等人。胡塞尔和舒茨对哈贝马斯影响最大,其概念成为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的直接来源。“胡塞尔在《欧洲科学危机与先验现象学》中,把生活世界定义为,唯一实在的通过知觉实际地被给予的被经验并能被经验到的世界。”[1]胡塞尔生活世界理论的提出并非偶然,基于欧洲盛行的实证科学、客观的数字思维。

舒茨抛弃了胡塞尔生活世界超时空形式存在的表述。生活世界是人们直接经验的文化世界,早于人们对其任何反思和理论之前。舒茨还从现实、时间和空间以及知识储存维度对日常现实世界进行了分析。在时间上,我们对世界的接触界具有先后循序,它并不会因人的不在场而消失;在空间结构上,把生活世界分为操作区域和工作区域。其四、在知识储存理论的论述上,其发挥需要考虑知识的归类化和相关性。其五、对知识坚持选择性和目的性应用相统一原则。20世纪5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上了经济危机,国家势力迅速扩张。西方学者阿伦特认为,“她把人们的活动分为‘劳动—工作—行动’中去理解。私人领域中的劳动,在这个领域里奉行私人利益至上不容侵犯;作为人类更高级的自律的行动,它的特点是能充分自由表达和互动理解;工作则是介于劳动和行动之间的领域”[2]。

哈贝马斯,批判先前关于生活世界先验性的论述并继承胡塞尔关于生活世界的非主体性和奠基性的认识。它是一种“意义的基础”,也就是,胡塞尔所说的“用非课题性的知识的概念已经指明了一条揭示这个意义的路径。”[3]哈贝马斯把生活世界理解为一种以自身经验的存在为基础并从经验出发来探索其意义,它不需要先验性知识和现象学知识来解释其存在。其次,继承舒茨主体间性和储存知识思想。在哈贝马斯看来,“文化是储存起来的知识,交往参与者通过相互就某事达成理解,用这些知识来支持自己的理解。”[4]最后,私人在公共领域里具有重要地位;公共领域是由公民个人的意见所组成的,是意见表达一致的结果;两者的目地在于对自由的追求。哈贝马斯以资本主义当前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他试图通过公民之间相互讨论,达成共识,共同维护生活世界的安全。

二、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的内容

(一)理性定位及主体性与主体间性

哈贝马斯在汲取胡塞尔、舒茨、阿伦特等人关于生活世界思想的基础上,并把交往理论和语言学加到生活世界理论。哈贝马斯把理性从“天堂”拉回“人间”。本体论和认识论两个问题是传统的西方哲学关注的重点。从苏格拉底对思维与存在关系的思考到柏拉图以理想为基础的绝对世界的理想国理论再到康德的三大理性以及黑格尔绝对精神,都无一例外的。哈贝马斯认为,西方理性具有浓厚的先验色彩,这些行而上学的欧洲哲学很明显具有超验的本质。与形而上学不同,近代西方出现了实证主义、科学主义等非理性反理性思潮。在主体问题上哲学经历了两次重大的范式转变,中世纪早期,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过渡,以神为主体的一元论瓦解,以人为中心的主体论开始构建;20世纪,从认识论向符号论的转变。哈氏认为“唯心论和唯物论都设立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而这种同一是建立在模仿的概念之上的”[5]因为,事物本身的物与人们借助符号表达出来的物是不同的其具有本质区别;借助于语言符号表达出来的物,只是先在某物的再现。这是一种先验性的假设,对于真理和真实来说“既然没有一个先在的可以比较的原初状态,那么也不存在一种判断它们是否成为真理和真实的客观标准,把人们的认识说成真理和真实也就没有任何根据了,所以讨论主体也就变得十分可疑了”[6],主体应该放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思考。

在理性定位和主体问题的思考中,哈贝马斯得出实践理性取代先验理论和主体-主体的思维模式的结论,并把实践理性和主体间性加入到了交往行为理论;试图用交往理性活动来促进生活世界理性化。

(二)生活世界的界定

哈贝马斯在《交往行为理论》中写到,“生活世界是交往主体进行交往行为的背景,是言语者和听者在其中相遇的先验场所;在其中他们能够相互地提出要求,以致他们的表达与世界(客观的、社会的和主观的世界)相协调;在其中,他们能够批判和证实这些有效性要求,排除他们的不一致并取得认可。”[7]这个背景是“一种我们自动拥有的未被意识到的,不能被怀疑的知识组成的”[8]。

(三)生活世界的结构及功能

生活世界是由包括文化、社会和个性构成。文化,是主体间交流中有关于内化的成为自身一部分的知识,具有社会历史性,其形成过程需要一个巨大的知识储备场所。社会,知识背景中有关制度、人际关系规则等。个性、主体参与社会化过程独特的适应能力。在正常情况下,文化、社会、个性可以实现再生产,彼此间相互影响,使生活世界理性化。

生活世界的功能主要在与客观世界、社会世界与主观世界的相联系上。根据言说者对言说对象的不同,对生活世界以外的世界可划分为客观世界、社会世界与主观世界。言说者对“自然的外在世界中的某物的言说并与之外在事物发生关系则称之为客观世界”[9];“通过对合法的调节人际关系的总体中的某一情态的言说并与之别的行为者发生关系则称之为社会世界”[10]。生活世界可以促进文化再生产、社会一体化和人格完善。

(四)生活世界殖民化危机

生活世界殖民化是指生活世界受到了外界干扰并丧失其独立性的过程。主要表现在:“把问题的合理性变成了解决问题的程序、方法和手段的合理性;把一件事在内容上是否正确的判断变成了对一种解决方法是否正确的判断”[11]。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包含内在和外在的殖民化。随着生活世界的理性化的推进,人们的交往活动与原先设定的“整体的形式的组织起来的行动领域相分离”[12],生活世界出现“体制化机构代替了象征性结构”,并对人的自由空间进行了侵蚀。

三、理论得失及其启示

(一)理论得失

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是对当代资本主社会危机的有力回应,对我们理解当前资本主义社会交往异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良好人际关系的维护提供了借鉴。但是,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只是从话语伦理的角度进行的,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内在矛盾。

(二)现实启示

1、构建平等主体参与的生活世界

在主体-客体交往范式的影响下,人们普遍认为,人是唯一的主体。人类把自己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从而对其他事物进行肆意的支配。原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主体-客体的思维范式,被移植到人类社会领域。很显然,这种交往范式把人的自然活动和社会活动混淆了,没有真正认识到主体的本质。

2、防止金钱和权力凌侵生活世界

单一的管理模式、强势的官僚管理机制、高强度的工作很容易是人同质化,人际关系以及时间的商业化,以致被其不自觉的丧失了个体独立性的存在。作为主体的个人,应该努力提高各项素质;在社会层面,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3、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扩大知识储备域。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保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在实践中,提高知识储存域的时代性。提高社交能力、规范交往行为。

参考文献:

[1][德]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与先验现象学[M].王炳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敬海新.阿伦特的公共领域思想研究[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7(02).

[3]刘志丹.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的特征与来源——基于哈氏研究的一个误区[J].中南大学社会学学报 ,2014(06):149~153.

[4][德]哈贝马斯.后行而上学思想[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73.

[5][6][9][10][12]章国锋 .关于一个公正世界的“乌托邦”构想[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31~32,33,115,112.

[7]吴宁,徐慧.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及其对我国的现实的启示[J].理论月刊,2015(03):49.

[8][11][德]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上卷[M].曹卫东,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271.

猜你喜欢
胡塞尔哈贝马斯先验
康德定言命令的演绎是一种先验演绎吗?——论纯粹知性与实践理性在先天原则证成方面之异同
基于暗通道先验的单幅图像去雾算法研究与实现
先验想象力在范畴先验演绎中的定位研究
时间现象学问题意识的源起
——论胡塞尔对布伦塔诺时间观的继承与批判
“知识分子如果有一件事情不能容许, 那就是变得犬儒”
On the Phubbing Phenomen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Theory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论“科技理性”下现代社会的出路
观念可能性与现实可能性
先验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