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然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汤河中心校汤河中心小学
我所在的学校距离北京市怀柔区边界只有12公里,但区位不同、经济社会发展差异悬殊,使得大部分劳动力进入到北京务工、经商,把子女留在原住地并委托给其祖辈或其他亲戚照料。虽然,在一定程度建立了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关爱模式,并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留守儿童提供救助。但这些留守的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这些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我校是一所寄宿制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在校寄宿,有校车接送。现有235名学生,共有留守儿童87名,其中经济越不发达、地域越偏僻,留守儿童的比例越高。迫于生计压力,贫困和落后的村留守儿童父母的离异率也较高。在留守儿童中“双亲外出”型和“祖辈托管”型比例高,在这些留守儿童中,双亲外出者26人,单亲外出者61人,双亲外出留守儿童占全部留守儿童的比例为29.9%;父母外出后留守儿童和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一起住的比例是32%。大多数祖辈对孙儿的管教尽心尽责,但祖辈年事已高,在管理和教育孩子方面可能力不从心。
近80%监护人对孩子学习比较关注,大约60%的监护人担心孩子的安全。孩子的学习和安全是监护人关注的两件头等大事。至于“生活”“品行”和“心理”等问题,在监护人心目中被放在相对次要的位置。留守儿童孤独感强烈、他们对亲人倍加思念,我们以“我经常感到很孤独”为题从儿童的孤独感及其想念父母的程度进行过调查分析。在“我经常感到很孤独”的选项中,近30%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比较孤独,儿童的孤独多源于对父母的思念。大约68.2%的儿童表示特别思念父母。父母外出对儿童直接的影响是,骨肉分离与亲人相思。留守儿童强烈的孤独感与希望家人团员的愿望遭遇现实条件的约束,儿童心中的无奈与难以排遣的情愫溢于言表。
其一,留守儿童成长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父母外出后,留守儿童亲情缺失、儿童心灵更加孤独、缺乏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同时,家庭、学校和社会在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上衔接与配合不够默契,由此导致留守儿童教育出现某些真空、影响了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其二,学校和老师负担过重、无力对留守儿童给特别关注。据我们调查分析:27.4%的留守儿童认为教师对其关心不够,从老师家访的情况看,大约45%的留守儿童认为老师从不家访,当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留守儿童主要向同学、好朋友(55.3%)求助,可见,当留守儿童学习生遇到困难时,同伴的作用比老师的作用似乎更大。
其三,留守儿童中的“弱势群体”成长堪忧。留守儿童是一个多元分化的群体,留守女童、低段留守儿童、离婚家庭、双亲外出家庭以及特困家庭的留守儿童成长尤其应当引起我们关注。
其四,精神生活贫乏加剧了留守儿童心灵的孤寂感。由于亲情的缺失,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更容易产生孤独感,他们对父母的思念更加热切。尽管孤独并不一定代表心理是异常,但是,经常性地陷入孤独中,不利于儿童健康发展。很多留守儿童的生活世界很单调:除了学习还是学习,留守儿童对这样的生活方式感到很厌倦。寄宿制学校往往采取全封闭式管理,儿童24小时被关在学校。在这种“军事化”的管理模式中,不少留守儿童精神生活很贫乏、很焦虑、很压抑,由此导致他们深深的孤独感。如何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回归孩子本真的率性?这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一是加强家庭教育,突出家庭的责任和义务。我们通过网络空间人人通(乐教乐学)平台告诫家长:不管你身处异乡还是在什么地方,一定要关心孩子的成长,孩子如果没有父母的陪伴,没有父母的关爱,他的生活、他的心理都会受到影响。建议父母有可能的话,带着孩子去打工;如果暂时没有可能的话,希望家长尽最大的可能关爱自己的孩子。除了关心孩子的生活、身体和学习外,更要注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让孩子时刻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这样不但有助于缓解孩子的紧张、焦虑心理,也可通过讲述打工的经历,使孩子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明白生活的来之不易,理解尊重父母,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负责抚养监护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其他亲属应民主、平等地对待孩子,真正担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不能过分溺爱和放任,给孩子以科学的管理和引导,从而塑造孩子的健康心理。
二是发挥学校的主导教育功能。学校要完善健康教育观念,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主要途径。学校要尽可能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素质培训,使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教育优势,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心理上的体贴与温馨,及时疏导他们的心理压力,让孩子有一个稳定的情绪、积极的情感,营造和谐大家庭的氛围,满足孩子们的精神需求;其次,学校要组织班主任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和跟踪管理档案,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对常见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和管理。再次,要丰富寄宿制学校业余时间文化生活,给留守儿童创设欢快、健康向上、同伴互助的空间和活动。
三是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咨询老师,为全校教师和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要注重对留守儿童家长和其他监护人的培训,使他们端正教育观念,掌握跟孩子沟通的方法与技巧,家校结合以更好地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