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霞
广西贺州市平桂区公会镇尚德初级中学
语文作为最基础的一门学科,从小学就开设,一直到初中、高中,那是因为语文课程里和教材的编排上,有许多我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学习语文有利于学生继承并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会为国家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由于长期的教学环境和教育理念的影响,农村学生很容易忽视教育的作用,对语文也没有很大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作用,改革自己的教学模式,重视课堂对学生的影响与作用,建立高效课堂,提高课堂的效率。除此之外,教师也要激发学生对语文语言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文本语言,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以下四点建议有利于教师建立高效课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各方面发展还不成熟,身心以及性格都在成长和培养的过程,在教学中,尤其对于农村学生的教学,更要注意不能一味地只管教学知识,也要关心、鼓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会增强对教师的信赖感,学习时也会激发兴趣,课堂的效率自然也会提高。举个例子,教师在教学《背影》时,文章主要讲了作者与父亲在火车站离别的场景,表达了作者朱自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自由讨论说一说自己的父亲是什么样的,之后教师向同学们讲述自己的父亲,以及教师自己和父亲之间发生过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这样学生会觉得老师其实和他们一样,增强认同感,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也会愿意听讲,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不应该一味地只是接受知识,长此以往,这样枯燥乏味的学习生活会降低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丰富有趣的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使学生更加乐于学习,最终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举个例子,教师在教学《奇妙的克隆》后,可以以"克隆"为论点举办一场小型辩论赛,正方观点为"克隆是有利的",那么反方就是"克隆是有害"的,把学生分为两组分别是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增强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能够运用到辩论当中作为自己的论据,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虽然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也少不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在上课时难免会有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的时候,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适当向学生提问,从而拉回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效率。就比如说,教师在教学《送东阳马生序》时,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例如"这篇古文主要讲了什么?""假在当中是什么意思?"等等。像这样,通过提问既可以检验学生的听课效果,又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的效率,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古文实词、虚词自己古今异义,提高语文常识与素养。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从字词到句子,从文章到手法,通过不断地学习与积累,提升学生自己的语文能力。但是这就需要学生有坚持不懈和持之以恒的态度,脚踏实地地学习,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充分发挥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广阔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语言能力。就比如说,教师在教学《马说》时,一般文言文会有很多重要的词汇,这就需要学生自己不断地去积累去记忆,例如"虽故有名马"的"虽"是即使的意思,而"虽有千里之能"的"虽"翻译为虽然,其实在其他的古文当中,也会有很多这样的词汇,学生要想提高自己的文本语言能力,要想更好地运用语言,就必须坚持不懈地积累,这样才能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从而提高语文的学习水平,增强文化底蕴,熟练掌握文本语言。
虽然农村学生看似比城市学生的起点低,也不如城市的教学环境好,但是不论在哪儿,学生都应该被好好地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农村学生,更要通过学习改善自己的生活,创造更好的未来。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更要不断地探究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建立高效课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并运用文本语言。我相信,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一定会提高农村学生的语文水平,增强他们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