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仕莲,徐 吉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 金华 321004)
训练周期理论成了引领长期运动训练计划的经典理论。然而,无论何种理论,在自我发展过程中都会受到学者的质疑。训练周期理论亦是如此,它一直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不断地接收来自学术界的质疑。更有众多的德国学者曾对马特维耶夫训练周期理论“围剿”,但并未成功。通过各学者不同观点的陈述,加大了我们对训练周期理论的深入了解。原苏联学者维尔霍山斯基提出了“单元训练理论”,再次在学术界掀起波澜。众多学者试图在这2个训练理论中找到双方的关联。由此陈小平学者等指出,对马特维耶夫训练周期理论的反驳与批判并不是对它的全面否定,而是补充与发展。而正是由于这“补充与发展”的关系引发了笔者的思考。为此本文希望通过对训练周期理论各研究观点的集聚,提出疑惑和观点。
本研究目的是理清马特维耶夫训练周期理论与维尔霍山斯基单元训练理论的发展脉络,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对两者之间的“补充与发展”的关系进行验证与解说。
本研究应用文献资料法。对马氏训练周期理论及相关文献梳理,并对学术界各运动训练学者在关于训练周期理论的学术论战中,所提出的主要观点进行整合。主要从中国的文献资料中窥探德国和原苏联的观点和看法。
训练周期理论由原苏联马特维耶夫(L.P.Matveyev)创建,此研究于20世纪60年代完成。该理论是马特维耶夫与他的团队对20世纪60年代准备参与世界性比赛训练进行跟踪的研究成果。从哲学、生物学和方法学的层面上,对运动员的训练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此对相应的经验和理论进行遴选与加工。训练周期主要是以某一个重大比赛为目标,并以1年或短于1年的训练为时间单位的训练阶段划分,在1个周期训练结束后,下1个周期训练接踵而来,以此循环往复贯穿于整个运动训练的过程。并以“不同训练阶段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内容不等”和“不同训练时期训练负荷与强度呈现非正相关对应关系”这2项原则作用于训练周期始终。其各时期训练的主要特征由表1展示。在不同训练时期,负荷强度与负荷量不同比例的关系则如图1所示(引自Lew in.1974.150)。
在竞技运动训练的发展历程中,该理论开启了世界竞技运动训练由微观到宏观、由零散到系统的时代。不仅为各项目教练员制订训练计划提供理论依据,更是各高校的体育学院及体育界在科学研究方面重要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热点,其追捧热度并没有随时间的增长而消失。在其训练周期理论创建之时,便快速地在各国得到传播。尤其是学者将其翻译为德语并出版,这就形成了训练周期理论传播的开端,由此成为世界范围内,特别是体能类项目训练极具影响力的支柱理论。
对训练周期理论的质疑最早来自于原苏联,在其向世界传播后,随着学术界对运动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深入,各国产生了对训练周期理论的审视与质疑。训练周期理论也在这些质疑声中不断修补,最为显著的便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训练的个体化问题。但根据德国学者对训练周期理论的跟踪研究,这些变化并没有改变该理论的核心内容。
近年来,我国的运动训练理论专家对训练周期理论进行了审视,并对其提出批判与质疑,其中以陈小平和张洪潭学者的研究结论最具代表性。
陈小平通过深入研究,主要得出了2点结论。首先,他认为,训练周期理论缺乏理论和实验的支持。其认为周期性理论提出的依据主要来自对部分体能项目教练员训练计划的分析和总结,是在缺乏严格控制的实验条件下提炼出来的。其次,他认为,“一般与专项训练”和“负荷量与强度”在不同训练时期的宏观定位和它们之间呈现的简单的负相关有对应关系,由于缺乏坚实的基础理论支持,没有充分考虑人体的生理“适应”原则,容易造成训练失误。他也从研究中得出了训练周期理论与目前的训练实践存在着冲突。(1)他认为,在多年训练过程中,一般与专项训练的比例不是保持不变的。也就是说,训练周期理论没有强调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等级运动员的区别对待,认为在高水平训练阶段也必须遵循一般与专项训练在不同训练阶段的固定比例原则。(2)机体对训练负荷的刺激具有选择性应答。在目前的运动训练实践中,以发展运动员的速度或快速力量为重点的训练,即使是在准备期也应强调训练的强度。由此,陈小平从理论上指出了马特维耶夫训练周期理论存在的问题。其一是指出训练周期理论已不适应赛制的发展;其二是该理论已不利于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
张洪潭先生的观点则更具“杀伤力”。他强调,在运动训练领域内,所谓的一般训练是不存在的,一切的训练内容、手段、方法及活动式样均须从专项特质出发去选择方可成立。
表1 训练大周期各时期的主要特征
图1 马特维耶夫周期训练理论年训练周期比例示意图(根据Lew,1974,150)
1988年,原苏联训练学学者博伊科和维尔霍山斯基对训练周期理论提出了质疑和挑战。在德国以施纳为代表的一些训练学学者不仅全面系统地翻译和介绍博伊科等苏联学者的学术论文和观点,而且也参加了对该理论的“围剿”。他们认为,周期训练理论从一开始就忽视了“比赛”这一训练目标,他们也断定该学说已不适宜指导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之后维尔霍山斯基提出了以机体的生物适应理论为基点的训练周期理论,即“单元”训练理论。该理论的核心内容有3点:(1)训练以专项化为核心;(2)“适应”是评价训练效果的唯一途径;(3)负荷集中效应的训练方法(也就是指在训练负荷上不再是负荷与强度的简单的负相关关系,而是负荷与强度在同一阶段同时增大或减少的方式)。这种训练理论更加突出了对项目特点和运动员个体情况的重视,认为比较适合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
1999年,普拉托诺夫撰文对马氏的周期训练理论进行了肯定。他认为不能全盘否定该理论的历史作用,而且现在不同观点的提出仅是对马氏理论的发展和延伸。由马汀编写的《训练学手册》中说到:博伊科和维尔霍山斯基的理论是周期理论的新趋势或新转变。而以施纳和哈雷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则在这场争论中保持中立或倾向马特维耶夫。他们认为,不能全然否定马氏的理论,对该理论确实存在不适应新的训练和比赛情况的问题,应当进行修正、补充和发展。
通过上述德国学者的态度描述,将德国训练学界目前对训练周期理论的观点综合陈述如下。
(1)马特维耶夫对这一理论的创建和发展所起的作用及该理论对运动训练实践曾经的指导作用不能否认;(2)关于马特维耶夫的争论焦点,仅限于优秀运动员训练范围,该理论对青少年后备力量训练的意义和作用并没有受到冲击;(3)大量的理论分析和训练实验的结果说明,传统的周期理论已不适应指导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与此同时,陈小平学者也指出对马氏理论的反驳与批判并不是对它的全面否定,而是对它的补充和发展。
通过对各文献的梳理总结,现对国内具代表性学者的研究和国外具代表性学者的观点陈述来阐述笔者的看法。
在陈小平学者的言论中说到:训练周期理论缺乏基础理论和实验的支持。但通过这么多年,因马氏训练周期理论而取得好的运动成绩,其实例不在少数。若非要用实验来证明它的作用,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运用其理论而获得的成绩都是实验的结果,这是不容忽视的。然后又演绎出“训练周期理论缺乏理论的支持,没有充分考虑到人体的生理‘适应’原则”。确实,训练周期理论最终作用于人,人是多变的,而不是统一的模式。不同的项目运用同一训练理论或许行得通,但不同的人运用统一的训练模式是有问题的。因此,对陈小平学者这一观点的支持毋庸置疑。再者,无论是国内学者还是国外的学者都提出:马特维耶夫训练周期理论已不适于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但说明该理论仍适用于非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低水平的运动员仍需要一般训练内容的安排。关于各学者认为“单元训练理论”是对马氏训练周期理论的补充与发展。笔者持有不同观点,说是发展,即由当初的单周期发展成为双周期、多周期的单元训练模式,这个可以表示赞同。但若说是补充,疑问油然而生,马氏训练周期理论的理论依据是对人体竞技状态周期阶段形成规律进行提炼而成,而单元训练理论则是以机体的生物适应理论为基点提出,两者无同一理论基础,怎可谈其是谁对谁的补充呢?最后,因马氏训练周期理论被认为不适宜指导高水平运动训练,而单元训练理论又是为高水平运动员训练而提出的,那么不同等级的运动员是否可以在青少年阶段的低水平运动员仍然使用马氏理论,进行系统性的练习,促进面的拓宽?高水平运动员则以单元训练理论为指导,进行专项化训练,达到点的提高,并有效按照各比赛日期的节奏安排训练计划。
准确定位马氏训练周期理论的价值和适用的领域,是客观学习和运用它的重要前提。虽然训练周期理论被质疑不适宜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但在竞技运动训练领域内,如果没有马特维耶夫训练周期理论的贡献,不仅在我国,在世界多个国家的运动训练成绩便不会前进一大步。而单元训练理论显然是在大周期训练理论中借鉴发展而来,且只服务于局部的运动训练。对于这2种理论的关系是否是补充,笔者认为已经给出了具有相当针对性的提问,其答案也不言而喻。同时,我们还应该认识到,虽然2种理论在竞技运动训练领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比赛的节奏逐渐加快,运动员如何适应高强度比赛节奏,还需要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