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琦:踏遍千山寻锰矿

2018-11-15 08:11杨刚
当代贵州 2018年40期
关键词:大塘周琦矿床

文_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 杨刚

周琦(左一)在松桃大塘坡锰矿点指导找矿。(贵州省地矿局供图)

“团队在找矿实践中,新发现武陵山巨型锰矿成矿带,并在这一成矿带先后新发现亚洲最大、世界第五的4个世界级隐伏超大型锰矿床和1个特大型富锰矿床。新增备案锰矿石资源量达6.6亿吨,超过了2011年我国锰矿保有资源量的总和,使贵州的锰矿资源储量跃居亚洲第一位,实现了我国锰矿地质找矿历史性的突破,改变了世界超大型锰矿床主要分布在南半球的格局。”作为团队的领军人物,周琦感到很自豪——近40年来,他一直走在“寻锰”的路上。

1978年,14岁的周琦以石阡县中考总分第一的成绩被原地质部昆明地质学校录取,入读地质调查及找矿专业。

毕业后,在一位业内资深前辈的引领下,周琦接触到了锰矿。“锰矿是铁矿、铝矿之后排位第三的大宗金属,是国家战略紧缺矿产,在电池、磁性新材料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谈起锰的应用,周琦滔滔不绝。

“无锰不成钢”,不管是建房修路架桥,还是高端装备制造,锰都是关键资源之一。但受国外关键技术的限制,我国锰矿找矿一直没有重大突破,资源量长期总量不足且品位较低,每年使用的锰矿资源超过60%依赖国外进口。2015年,全国锰矿的对外依存度达69%,高于同期石油、天然气。

“一开始工作遇到的就是锰矿,我真的很幸运。那时的单身宿舍外墙上悬挂着‘为祖国多找矿、找大矿、找富矿’的标语,从那时起,这几个字不光成了我工作的核心任务,也成为我作为地质人的毕生追求。”在前辈的带领下,周琦很快就掌握了在武陵山地区特别是大塘坡地区寻找锰矿的标志,但爱思考的他也发现,“矿坑揭露的锰矿体中,有很多奇怪的现象说不清楚”。

“1982年,带着这些疑问,我通过成人高考进入成都地质学院学习。2000年,考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接着,2004年考上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博士研究生。我的毕业论文,都是关于锰矿的。找矿其实和看病差不多,医生面对的是患者,我们面对的则是整个地球。先是初步‘诊断’,观察地表特征、分析地质结构,判断成矿的可能性;然后就要采样,做系列‘检查’;确定了矿床的位置,再‘穿刺’,把矿找出来。”周琦说。

实际上,找矿工作并非周琦说的这样简单。“无论寒暑,做项目八九个月窝在山坳里是常有的事,扛着设备和样品满山跑。有时一天下来,肩上和后背上的皮肤都被晒起皮了。”不管是在校学习还是在地质工作一线,周琦每年都坚持去大塘坡一带做勘查研究。

上世纪40年代,国外专家提出了传统的锰矿成矿理论——海相沉积型锰矿床的成矿模式。该理论认为,锰矿一般是在盆地边缘或者是在海边成矿,其成因是远古锰矿经过长期的风化、剥蚀、运动等,最终在海边或盆地边缘沉积。随着学习和实践的不断深入,他认识到,传统理论没有错,但它并不符合我国华南、贵州地区的锰矿成矿特征。

“我国地质构造条件复杂,与南非、澳大利亚等锰矿存在远古地盾中不同,经过数亿年的板块运动,我国锰矿已经被新生地层覆盖,不管是矿床分布区域,还是成矿方式都与风化、剥蚀、搬运形成的锰矿不同,按照传统理论找矿自然会有偏差。”周琦说。

“锰矿古天然气渗漏沉积成矿系统与成矿模式”是周琦在多年实践研究中提出来的一套新理论。这一理论及其衍生的找矿方法,突破了传统找矿理论的局限,成功应用到贵州、重庆、湖南等地的锰矿勘查中,深部锰矿找矿硕果累累。特别是松桃普觉、道坨、桃子坪、高地等4个世界级隐伏超大型锰矿床和1个特大型富锰矿床的相继发现,为锰矿地质找矿拨开云雾。

现任贵州省地矿局党委委员、总工程师的周琦,在“寻锰”等地质领域一系列突破性的贡献,早已荣誉等身:周光召科技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土资源部科技领军人才……2017年,他还荣获我国地质科学领域的最高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对于获得的这些成绩和荣誉,年逾五旬的周琦一直认为是自己幸运,他说:“这是我的事业,也是我的兴趣,为祖国多找矿、找大矿、找富矿,就是我们地质人的使命。”

猜你喜欢
大塘周琦矿床
后脱贫时期民族村寨规划发展探索
锦绣“云城”春未央
周琦的成长充满烦恼
周琦:他的成长遍布烦恼和“网络暴力”
周琦NBA首得分
香港宏施慈善基金一行到大塘镇慰问五保老人
云南省铜矿床类型分析及找矿问题探究
浅析获各琦1号矿床深边部找矿思路及工作方法
广西桃花金矿找矿标志及找矿靶区研究
提高农村池塘养殖效益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