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桦 余压芳
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大塘镇下辖12个村(公峨村、民联村、水沟村、新营村、里中村、平坡村、胜安村、新场村、洋方村、新光村、谷坝村、西关村)、1个居委会、1个社区(易地扶贫搬迁茶产业文化安置点),共169个村民组394个自然村寨;幅员面积28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2860亩;总人口6635户26731人,少数民族以苗族、布依族、毛南族为主,占全镇总人口的61%(其中苗族占32.47%);全镇国土资源幅员总面积289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52860亩。
大塘镇位于贵州省南缘中部,黔南州南部,平塘县西北部,地处于中亚热带岩溶喀斯特地区,云贵高原东南坡向广西丘陵的过渡地带上。东南与通州镇、新塘乡毗邻,东北与掌布乡相接,西北与惠水县摆金镇接壤。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86公里,距州府所在地都匀市144公里,距省会贵阳110公里。境内海拔700-1489米)。交通上来看,目前出入平塘县主要依靠贵新高速,而大塘镇境内现在暂无高速公路和国道,随着开通了县道944,大塘镇则可以依托余安高速顺势打通与外联络的通道,且还有一条惠水至都匀也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将与平塘掌布互通,由此大塘镇有望可以融入黔中经济区2小时交通圈内。从行政地理区位上来看,一是大塘镇处于贵阳经惠水、摆金、县道944、天眼景区这一区域产业走廊中,二是大塘镇要与天眼景区、掌布天书景区带来的客源市场联动。
大塘,古时又称西关。元代属大龙番应天府安抚司。明洪武五年属大龙番长官司,成化十年(1474)属和番府,隆庆二年(1568)改属贵阳府,万历十四年属贵阳府定番州。清乾隆四年(1739)后为大塘州驻地。民国3—25年为大塘县县治。民国25年10月,大塘县政府迁驻通州,改为大塘县第二区行政机关驻地。2014年平塘县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平湖镇、牙舟镇、克度镇、大塘镇、者密镇、四寨镇、摆茹镇、苗二河乡、甘寨乡、白龙乡、卡罗乡、谷硐乡、鼠场乡、新塘乡、西凉乡等15个乡(镇)建制,设置新的平 舟镇、牙舟镇、克度镇、大塘镇、者密镇、甲茶镇。新设置的大塘镇辖原大塘镇和新塘乡。
截止到2019年12月底,大塘镇全镇共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3695户达16585人,在“十三五”期间(2014年至2019年)共累计减少了贫困人口3588戶16309人,剩余贫困人口69户194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79%;12个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出列。2016年至2018年实现易地扶贫搬迁3344人,针对就业问题,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企业入驻安置区投资兴业,面向贫困户出租门面,鼓励村民自主创业实现经济增收。
“十三五”期间大塘镇一共引进14家企业和农业大户,产业主要包括:茶叶、金丝皇菊、长毛兔、食用菌、蔬菜、水稻等。产业采取了“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进行,实现产业就业脱贫,带动2000余户贫困户创收增收。
“十三五”期间,大塘镇镇政府大力落实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2014年至2019年12月底,累计完成通组路建设230公里、串户路建设76283.607平方米,庭院硬化1515户44302.7平方米,实现全镇通电通网及安全饮水全覆盖等目标。
虽然大塘镇无论从区位上、资源上都有较突出的优势,但是根据《平塘县县城总体规划(2014-2030)》等上位规划中可以得知,大塘镇作为极贫乡镇无论从自身产业发展还是全镇旅游发展长期都处于边缘的位置中。而今大塘镇下辖村寨全部得以脱贫出列,对全镇今后的规划发展需要重新思考与探索。目前有两大问题最为重要与关键:
一是在上位发展规划中,大塘镇是以茶产业与茶旅的方式加入该区域格局中,大塘镇如何在未来将资源整合发展乡村以及将本土产业相融合;大塘镇自然资源丰富,也保有深韵的文化资源,包含:理苗州遗址、大草原、天然性喀斯特溶洞、大坡头观景平台、苗族咕噜跳跃等。目前仅有茶旅是不足以支撑整个城镇的经济产业良性发展,且大塘镇属于高寒地区,暂无有应对冬季的产品研发(理苗州原城墙遗址;咕噜跳跃场地;大坡头观景台现状)。
二是后脱贫时期中如何应对村民再贫困的风险以及怎样持续改善村民人居环境、乡土文明等。后脱贫时期是指村民脱离绝对贫困,但是仍有相对贫困的状态,平塘县大塘镇村民去年刚刚实现全镇脱贫出列,但是本镇由于自身能动力还未开发完全,对于村民来说如何保持脱贫状态也是一个难题;对于乡村振兴而言除了村民的经济需要发展,村民的人居环境也是需要得以持续改善,他们自身的幸福感将与乡村发展同步进行。
乡村旅游与产业融合从资源出发,大塘镇的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以留有足够的空间可以规划发展,结合多种资源发挥村民的主观能动性从气候出发,大塘镇属于高寒地区,全年240天以上是雾气天,更需要考虑“旅游+产业”、“旅游+研究”、“旅游+学习”等模式,仅茶旅一条道路是不够的,应结合整个镇来考虑将资源整合;从地理区位出发,大塘镇的交通随着县道944的开通以及不久后余安高速的竣工,无论从省会贵阳市或者从平塘县天眼景区还是从掌步景区出发到达大塘镇都非常便利,大塘镇的可以将两大景区的游客带到本镇以可以作为两个景区的集散中心人流量相当可观。作者从以上的角度对大塘镇今后的规划道路进行探索:首先以大塘镇新镇区南北向作为中轴线串联上茶场、大坡头观景台、理苗州遗址、苗族咕噜跳月以及以康养生态为主的甲孟村;东边峰林区有溶洞探险、丛林探险等。;西边峰林作为远期储备计划发展(项目分布图)。在每个项目中融入属于每个村的民族特色:比如大塘镇特色苗族“泡糟酒”、或茶文化体验(摘茶、炒茶、品茶)或农耕文化体验等。
改善人居环境虽然在大塘镇以前居住于有自然灾害发生可能性的地区或危房(关上村旧房)90%的村民已搬移民搬迁至新城区,但是从安置区看配套上仅有基础的设施与生活服务商店,这就导致了安置区“人气”不足的一个重大因素。因此需要在新城区中创建更多就业机会;吸引镇中劳动力与智慧力留在本镇服务,政府在鼓励村民自主创业中适当提供大家更多优惠政策。在大塘镇部分村寨中人居环境方面仍然是较为薄弱,比如在作者调研过程中曾走访大塘镇新光村发现有部分村民家直接将洗漱、洗菜等污水直接外排至主干道上,或是在靠近农田房屋后面满布垃圾与杂草(新光村人居环境现状)。大塘镇在初步解决全镇贫困情况之下首先就是需要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在基础设施完善的前提下创建美丽乡村,将大塘镇民族文化融入村民生活中,比如为村民修缮或新建的房屋建筑风格以苗族或布依族等本村特有民族文化形式为主;邀请村民参与修缮街道装饰路面。另一方面,建立完善及良好的农村社会保障可以减少村民再贫困的风险,当年中国农民日益老化、弱化的现实,老年人变成贫困风险最高的群体,保障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就变成夯实农村脱贫状态的基石。
(编辑/侯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