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鹏
高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语文知识才具有学习的价值,能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语文知识才具有学习的必要性。社会生活实践中信息的记录、实践活动的需求,与高中语文知识息息相关,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文字的能力,有助于促进文化的传承,有助于提高汉语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对于传承历史、沿袭文化、开拓创新有着显著的效果。
实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在传统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全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相应地改革课堂内容,建立一个能结合学校的环境建设与实践相关的学习氛围。要实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在传统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全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相应地改革课堂内容,建立一个能结合学校的环境建设与实践相关的学习氛围。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就是综合运用语文学科知识的活动。由老师引领,学生实践学习。注重学生体会和身心需求,方式多样。《语文课程标准》提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在课外进行语文学习的各种实践方式,它既指传统意义上的听、说、读、写,也指参观访问、办报办刊、演课本剧、开故事会等,还包括课外语文兴趣小组的活动以及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图书馆等进行的语文学习等。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确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新观念,形成实践标准进行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其中,课堂上借助生活化的情景创设让高中语文教学综合实践回归到现实生活,实践要切合实际操作性;借助演讲竞赛等手段提高高中学生在语文实际活动中的应用水平;课堂语文教学中采用实物道具有助于学生对生活实践有直观认识,激发学生的兴趣,确保实践活动的有效进行;高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法中采用话剧形式、辩论赛等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探索语文综合实践的主动性。由此可见,语文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课堂上创设有效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的兴趣。
需要重新树立高中生“能力培养”的教学观,进一步帮助学生跳出书本知识的制约,侧重于语文综合能力的应用考察;开发学校教师、学生注重学生平时学习语文的过程,而不是注重学期末的考试成绩。
在实践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高中生学习语文的乐趣,教学环境的创建并非是一刀切,而是根据学生的年龄段,创设不同年龄段的感兴趣的生活实践内容,因为学生所在的年级不同,其认识事物的能力不同,因此,教师在创建积极的教学环境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创建不同的生活化场景,才能实现创建实践活动场景的目的,并凭借实践场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高中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中,要树立自己正确的学生观,避免受到应试教育的困扰;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也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师生观,缓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借助于综合实践教学活动为学生搭建宽松、平等的受教育环境,从而有助于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在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做到以上要求的主要方法在于,一是需要教师尊重高中生的人格。高中生具有独立的人格,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尊重和理解学生,采用对学生成长有利的实践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在高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中,需要提倡该教学模式,建议改革语文教学评价方式以及考核体系,避免语文教学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方式。通过改革考核体系,从通过期中、期末考试总结本学期学生学习语文的情况,向多样化考核体系转变,以学习过程中阶段性的考试记录作为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从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变。在教材领域中,教科书在选择文章中注重文章美感,体现出教材的文化内涵,在激发学生努力热爱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避免教材复杂性,以突出重点的教材作为高中生学习的范例,从而注重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有助于语文素养整体提高。在对教材内容进行删减、开发、补充中,需要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努力研究制作可参考的教材,以便于提高学生的能动性,结合要求更新发展与实践相关的语文教材内容,通过关注现实生活变化在学校开创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以确立适应时代需求的课程标准。
综上所述,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的相关建议,首要在于改变观念,树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语文教学中的目标,树立“能力培养”的语文教学观;其次改革高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删减、开发、补充,整合语文与各学科的关系;第三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对活动内容进行串行化编排,结合观察、设计、实验等方法开展活动;第四注重课堂内、外知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相衔接。第五通过创建积极的教学环境,提高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语文学习乐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第六结合家庭、社区,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并建立现代人文背景下的教学评价方式和考核方式以进一步优化学生评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