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 汪 政
倪苡是我和晓华在如皋师范做老师时教过的学生,那段师生岁月距今已经二十多年了。二十多年后师生再次相聚,倪苡告诉我们说她在写东西,我们也就随嘴说了句,“哦,发来看看。”果真发来了,还不止一篇,更不止一种,小说、散文、诗歌全有。打开一看,不禁有些小惊讶,有些小惊喜,也责怪自己,这些年与学生联系太少了。
倪苡超出了我们的想象。现在再把对她作品未读时的揣度说出来已经没有什么必要,反正,我们确实没有想到她的作品会写得这么好。“这么好”不是说她的作品有多么好,但是,那种气息,那种意味,以及细节的描写,节奏的掌控确实很像那么回事了。我和晓华不得不说,倪苡对文字可能是有些天生的敏感的。
自然好奇。这二十多年,这个小学语文老师走过了怎样的路?她都读了哪些书?又经历了怎样的文字之旅和文学探索?
我问倪苡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文学的?她说早在如皋师范上学时就在刊物上发过诗歌了,还拿给我看过。
我真的忘了。这个忘记使我对她的写作产生了误判。倪苡实际上已经有了二十多年的写作史。
一切皆有可能,一切又皆有因由。这是倪苡的故事,大概对所有在青春期开始文学启航的人都有启发吧?
至于倪苡的作品到底怎样?不妨先看这篇《来日方长》。我不能怎么夸奖它,但它的气息不错,路子也正。它题材平常,我不用问倪苡,都知道这个作品是有生活基础的,人物是有原型的。就在苏北小城如皋,又有多少的男女、家庭,在诸如此类的故事中挣扎?只不过各自的戏份不同罢了。倪苡是个热爱生活的人,至少到目前为止,她的作品都是来源于生活。这个短篇不长,长得也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但是如果仔细读进去还是挺有意思的。无论是空间场景和人物关系的设计、复线的叙事,以及一些小说元素和戏剧技巧的运用,的确让生活中的糟心事儿在纸上演得活色生香,人物形象也都能做到一个人一张脸。特别是男主人公丁良的万般煎熬与自作自受令人百味顿生而又无话可说。在我看来,能这样算是不容易了。当然,毛病也是明显的。能否让小人物的故事传达出更深广的人生况味?人物行为陡转能否自然些?有些铺垫?我甚至想,让倪苡将这篇东西再往前推进。她有无良策?
学生总是自己的好。我对倪苡是有信心的。一个人能坚持二十年,往后的路定会越走越敞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