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寒 石
“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这是苏轼《于潜僧绿筠轩》里说的,将饮食起居与为人处世挂钩,成千古佳话。我本俗人,自然不比苏居士清雅脱俗,相对于竹,我关心笋更多一点。
大地暗藏机关,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暮春,去踩竹林子,脚总是抬得小心翼翼,落得犹犹疑疑,总担心踩着不该踩的,仿佛脚下有暗器。事实上,竹林里确有不少伤脚“暗器”——竹被砍伐后留下的锐利竹茬——不小心踩上了,确实很伤脚。但是,我要说的并非竹茬,而是笋,刚刚从大地露出尖尖角的笋,雨后春笋的笋。
笋之美好,或曰可爱,除美食范畴,还在于其外貌。笋是竹之初,却以须示人,像一个俊美少年蓄了一把滑稽的山羊胡子。有的笋须笔尖紧凑,有的松散飘逸,因刚钻出地面,往往还披戴着泥皮、腐叶,以及晶亮的、映着斑斓晨光的露珠,看着既精神又萌逗。再大个的笋,最先冲破地表、见识世面往往是一撮尖须。
毛笋是笋族里的武士,披一身铁锈色盔甲,雄壮威武,却蓄一把嫩绿、剔透的须。“黄泥拱”的须是嫩绿里掺了更多的明黄,像一块露出地表的琥珀。不同品种小竹笋的须色各不相同。鳗笋的须红褐色,“白头拱”像刚从扬絮天归来,“黄壳朗”却蓄了把绿胡子,红巾笋让人想起古时某支义勇队伍头上的纱巾……
当一片竹林里一夜间忽啦啦冒出密麻麻一片这样蠢萌的笋尖儿,一瞬间你会感觉自己走错了地方,像是某个植物玩偶制作工场,抑或某个非典型游乐园。你感觉有股神秘力量一直在地下积聚,在某个合适时段突然一拨拨地爆发,让你无所逃遁。
笋的最初形象貌似脆弱的锐利,抑或坚硬的柔媚;似狼毫如剑锋,像刀刃又像蛾眉。它更像是支支静默的、架在地下的长箭,只待一声令下,突破地面的束缚,射向亘远的天空。
一株兀立旷野中的竹,酷似一支纤细摇曳的香,竹纤维的坚韧与根本的发达程度,让一株貌似纤弱的植株,在大地上得以安身立命。据说,一株竹地下根系分布范围比其高度为径的范围还要大。这是竹立世之本,也是竹强大的繁殖能力的保证。竹之根在地下散漫行走,把生命因子到处撒播。萌生的第二茬第三茬竹又一遍遍把这一遗传基因扩散开去。我们或许想象不到,我们看到的一片竹林甚或一片竹山、竹海,有很多竟源自一竿竹。我曾在一处圯废多年果园棚屋灶洞里发现一株笋。如果不是这株毛笋把那口底上有道很长豁缝的锅拱得侧翻过来,没人知道里面会有笋现身。
每次去竹林里,迈出去每一步,我都要悉心感受一下,脚底有没有收到源自地下的某种震颤感,或许正好也有一根竹鞭路过这里,隔着一层泥土与我交会。这是片鳗竹林。鳗笋青黛泛紫,红褐的须齐崭崭地紧攒着,像刚让理发师打理过,还上了发胶。我闭着眼睛,想象左前方应有几株笋出落似北斗状,右前偏右方有天女散花状的一片。后面也一样,后左方应似群星闪烁,后右方又似繁花满地。睁眼一看,果然。连续几天,一拨拨的笋潮水一样从地下泛上来,仿佛天天同一阵营,不见多也未见少,约好似的。
谁在热心操办这一个个约会呢?哪些笋哪些方位哪个阵营今天发,哪些笋哪些方位哪个阵营明天、后天或隔几天发?这都得有人谋划、统筹。假如笋真是枚枚张弓满弦的箭,谁又是那个最后发号司令者?想到这,我忽然觉得脚底发痒,此处不宜久留。春天的竹林里没有空闲地方容下一个空闲的人。
后来我想明白一件事,大地或许真有机关,那些春天里的笋就是他的暗器。谁触碰了大地的机关?无疑是春风、春雨,和温煦的春光了。
伏暑时节,食欲像身体一样萎靡,一碗咸齑鞭笋汤适逢其时,那鲜香酸爽的口感,让人忘了世间还有海味山珍。
咸齑是雪菜咸齑,鞭笋可以是毛竹的,也可以是其他小竹笋。咸齑的醇香与鞭笋的清鲜是绝配。当咸齑遇上鞭笋,咸齑的黄褐映鞭笋的玉白,汤呈隐隐的琥珀色,淡雅而不失明媚。咸齑不复有咸菜的艰涩咸苦,同时给鞭笋缥缈在云端的鲜牵了根线,变得稳笃,踏实。天太热,于我而言,一顿饭,一碗咸齑鞭笋汤就很解决问题,不复求其他“下饭”,端碗扒饭,端碗饮汤,汤匙都可以省略。有时干脆来个汤泡饭,吃着更畅快、过瘾。
鞭是竹之本,鞭笋即竹鞭的萌芽阶段。这就决定了鞭笋的行走方式与春笋方向性不同:后者总是努力向上,以突破地表、耸立天际、成为一竿标杆性的竹为目标;鞭笋生来就是为竹族生存繁衍而存在,一开始就与之分道扬镳,选择在地下横向蔓长,一生在黑暗中摸索、行走。
一株竹扎根于某处,我们看到的竹于岁月风雨中肃穆静止,或偃卧摇曳,动是相对的,不动是绝对的。不动则根生,根生始繁衍。根的横向滋长、蔓生,保证竹之生存与拓展。一株竹种植后,最先萌发的是鞭(笋),鞭在地下横行,之后鞭复萌笋,笋又萌鞭,如此循环往复,一株竹最终繁衍成一个竹园、一片竹海。
鞭笋是竹夏秋季的产物。每年春后,新篁成林,浅翠轻嫩,润人眼目,貌似竹子生长旺盛,其实此时竹已成型,停止生长,却是竹鞭的狂欢季。一支支鞭笋,以各自的源点为出发点,以箭的姿态和气势,进行着一场场无人喝彩的竞走秀或马拉松。它们埋头在地下行走或奔跑,本能的方位感确定它的行进线路或方向。它们把自己武装成一柄柄锋利匕首或犁铧,在地下拓展、进击,没有什么能阻挡。当然,鞭笋也不是不会变通,不似蛮牛一犁耕到头,撞上南墙照样拐弯、调头。我于竹林间一块岩石下见识过一条竹鞭堆叠而成的河流。一茬茬竹鞭在地下遇上岩基,于是纷纷向两边闪躲、拐弯,形成两个旋涡,原先平整的地面因此隆起,山洪把表土层层冲刷、剥离,最终呈现两个裸露的竹鞭交织而成的巨大旋涡。
没人知晓一株鞭笋一生要走的路程,也很少人清楚鞭笋的行走方向和来路。宋朝释赞宁《笋谱》云:“凡植竹,正月、二月引根鞭,必西南而行,负阴就阳也。谚曰‘东家种竹,西家理地’,谓其滋蔓而来生也。其居东北隅者,老竹也。”意思是说,竹正月至二月用竹鞭引种最好。竹有喜阳背阴的习性,所以种植时要选择地的东北隅,之后竹就自然会向西南方向发展。居东北角的都是老竹。这说法大致不差,“必西南而行”想必也是竹鞭前行方向。只是,在一片稠密的竹林里,东西南北都是竹,密密麻麻的竹鞭在地下横行、堆叠、纠结,它们自己可能已迷失方向,方位感已毫无意义。
鞭笋生来是个夜行客,见不得光。一旦鞭笋露土、见光而不复回土地里,就意味着其使命的终结。鞭笋总是在土地浅表层穿行,与土地保持一种默契的平行关系,就像鱼漂水面上。很少见到鞭笋冒头或露尖。偶或鱼浮头似的露一下,很快又一头扎进土里,恢复原来的身段。
我们去南尖峰游玩。那里的山很陡,奇峰兀起,坡岗上只覆盖了一层薄薄的尘土,树都长不好,矮矬稀落,营养不良。唯有竹,打眼都是起伏绵延、汹涌澎湃的竹海。对那里的竹子来说,土就像被子,竹鞭们就在那层薄被下忙碌,穿行、爬山越岭、上坡下岗,走得小小心心、战战兢兢,却锋芒不露,感觉所有竹鞭都是披着条土被在地下奔走。多么不易。纵然如此,竹们最终把一面面覆有土层的山坡占领、染绿。在它们的围堵下,别的植物只好缴械投诚,只留下一片竹的江湖。
某个暑日,我去菜市场,啥也没买,只扛了一捆鞭笋回来,连壳贮在冰箱里。午餐鞭笋放咸齑汤,晚餐咸齑鞭笋汤放放,只多切几瓣番茄下去,皆大欢喜。
冬笋是小阳春时节降生的,这点竹爸竹妈心里有数。
怀冬笋的竹是毛竹,亦称楠竹,是竹族里绝对的大个子,最高可达二三十米;其粗壮亦颇可观,早先一般帆船的桅杆,用的普遍是毛竹,可见其壮实程度。不过毛竹更让我惊叹的是其强盛的繁殖能力。
路遇一丛竹,一片竹,或者一坡竹,绿油青黛,风起云涌,生机无限,这都是看得见的。看不见,或者说你想不到的,是这样一个茂盛的、荡漾的竹子阵营,其“出处”或许仅仅是一竿竹,那竿竹是它们共同的祖宗。我这样说或许还不太明事。我讲一件事,我老家村后山上,最早并无毛竹。大约上世纪七十年代,村里一位老人赶市日回来,途中捡到一竿一人高、大拇指粗的带须竹秧,就把那竿竹秧种在山脚自留地里。种便种了,孤零零一竿竹,不死不活,又不占地方,就任其竖着。不曾想,几年后的某个春日,老汉的自留地里突然冒出数十个乌溜溜的笋尖脑袋,齐刷刷几乎把老人的自留地均匀占满。老人被惊着了,舍不得拔,任其长着。又几年,已成林的竹子大军掉头向坡上进发:以年为单位,一年一个样,一年一年地扩展、扩大自己地盘。如今,老家村后那座山,已被称为毛竹山,整座山被波浪一样的竹林覆盖,不见树木。
毛竹为何具有如此强盛的繁殖能力?这就说到笋了。跟别的竹不同,毛竹一年四季只干一件事,就是繁殖、出笋。笋是竹幼芽,这无需多言。春有春笋,夏有鞭笋,秋萌冬笋,冬时冬笋在土里蓄势待发。这就难怪毛竹近乎蛮横的繁殖力了。说是冬笋,其实冬笋是“秋天里发生的事”,是竹爸竹妈这个秋季的“结晶”。竹属无性繁殖,通过地下竹鞭发芽膨大成笋,长而成竹。
入冬后,冬笋已膨大到一定程度,但尚未出土露峥嵘,此乃笋之幸,竹之幸,更是人之幸。试想,以冬笋之水嫩,自是经不起冰雪寒流的侵袭,避免成天然速冻笋之殇,此所谓笋之幸;冬笋土地里蛰伏过冬后,一阵春雨一阵暖,成第一拨“雨后春笋”,此所谓竹之幸。冬笋躲在深厚土层下,没沦为大自然的速冻笋,成就我们人类一味绝美的寒冬美味,岂不是人之幸?
冬笋色如白玉,质地脆嫩,口味纯正,鲜美无比,是当仁不让的山珍。冬笋切片,被厨艺界赋予一个可爱的名字——玉兰片,可见其江湖地位。冬笋之美还在于,它可炒、爆、溜,也可烧、烤、煮,甚至不抗拒与其他任何食材配伍。色泽上,配青红黄黑则更白嫩醒目,与白色则浑然一体,不分彼此;口感上,无论老的韧的坚的,无论烧煮时间长短,都不夺其脆嫩天质。口味上,重味的匀和,无味的增鲜,异味的祛杂解腥……是厨艺界标志性的“白鲜美”。更神的是,用鲜冬笋为材料制作的菜,高手通常不用任何调味料:在冬笋的鲜美口感面前,任何调味品都显得苍白无力;不止如此,还可能破坏了冬笋纯天然的鲜洁口味。
想起早年一次掘冬笋之旅。朋友安排我们一家子去他老家掘冬笋。稚儿雄心勃勃,拖着柄比人高的镢头,嚷嚷哪里有笋,笋在哪里。朋友指引我们,瞅准一地方,几镢下去,一株手腕大肥嫩的黄泥冬笋从土里蹦出来。
儿子恍然:难怪找不到,原来冬笋宝宝在赖被窝啊!确实,冬天里,赖被窝的未必都是坏宝宝,赖被窝的冬笋就是好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