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语言具有两种特性,一种是精确性,另一种是模糊性。在文学作品中,所使用的语言更多的具有模糊性。任何文学作品的欣赏中,都需要靠思维将作品形象起来,而形象思维通常都是在模糊思维上建立的。文学欣赏的过程是读者对于作者思维方式的延续,由此看来,模糊语言是文学作品的灵魂。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文学欣赏中模糊语言的语用功效,以此来探讨模糊语言对于审美的作用。
对于模糊语言的研究,起源于对语言模糊性的探讨。在所有的自然语言中,模糊性是其基本的属性之一。在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中,有些词语的意思表达的不够明确,没有较强的边界感,因此,在对词语进行理解的过程中,出现了模糊的现象。出现这样现象的语言就叫做模糊语言。模糊语言在人类的认知中是一把双刃剑,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起到了消极的作用。在模糊语言的应用中,应当避免其发生消极作用,巧妙的运用模糊语言,使其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
在文学作品的欣赏中,模糊语言是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有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人类生活中不能没有模糊语言,不可能处处用精确的语言代替模糊的语言,模糊观念要比清晰观念更具有表现力。”事物之间的变化状态,要想用清晰的边界来划分清楚是很难的。因此,若想将事物之间的变换形态表现出来,就要在此处合理的运用模糊语言。模糊语言起源于日常生活中的通俗用语。在这种语言中,包含着大量的词汇以及短语。正因为如此,模糊语言在应用的过程中,被赋予了精确的含义。故在文学作品的欣赏中,适当应用模糊语言能更好的将思想表达出来,使语言更加的生动,形象。
例如:《穆斯林的葬礼》中,有一段对梁冰玉的心理描写,“她不知道自己是在伦敦还是在北平?是活着还是死了?她的手下意识的抓住奥利弗的腕子,抓的紧紧的,仿佛是跌入深渊的人死命抓住一根树枝……”
“不知道自己活着还是死了”运用了模糊语言的描写方法,正是这种没有边界感的语言,把梁冰玉“因为爱毁灭了自己的爱”的痛苦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给人以无限遐想,仿佛这种痛苦不仅是写在纸上,而是延续性的在读者的心灵之间蔓延。“仿佛跌入深渊之人死命抓住一根树枝”此处将梁冰玉想要摆脱这种痛苦但却面临着重重困境的感情突出的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由此可以看出,文学语言的逻辑性与其它领域的逻辑性不同。其不是根据客观规律来定义逻辑思维的概念,而是在思想的传达上以及意境上推崇准确。从而,将语言的准确性和模糊性连接起来,产生准确而生动的艺术效果。
在生活中,我们的身边通常存在着不可用言语表达的美好事物。但是,我们可采用不同的技巧,将这些事物传神的表达出来,做到将妙不可言的事物变得妙儿可言。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通常可以用模糊语言的方式来将其表达出来,借助模糊语言的广泛含义,使自己所说的语言具有弹性,八面玲珑,无懈可击。看似表达不清楚,实则将想要表达的内容灵活的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这种特性,使模糊语言的应用更具有灵活性。
不仅是在生活中,即便是在文学作品的欣赏中也是如此。模糊语言的中心表达内容较为清晰,但是,其边界又不是很强,这是因为这种特性,可以使其与相邻部分的概念互相融合,交织在一起,使其具有较大的伸缩幅度。因此,通常情况下,一些文学作品的作者充分的应用了模糊语言的这种特性,将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灵活的呈现在了读者的面前。模糊语言的应用,并不会把文学作品表达的难以理解。而恰好相反,模糊语言的应用,要求使用者结合一定的语境,采取灵活的应多措施,将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准确无误的表达出来。
文学作品是一种反应生活现实的文体,在社会生活中,所有的事物都是复杂的,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交流。事物是动态的,每时每刻都会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换。在时代的发展中,人的思维也在不断的变化,而事物的动态变化与人思想的动态变化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以跳跃反复的方式相连接。通常情况下,我们称这种复杂的变换衔接方式为没有时空边沿的连接。因此,文学作品借助模糊语言的表达方式,将这种时间与空间的交错塑造成不同的形象表达出来。以反映客观、真实的生活。由此看来,模糊性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个显著的特征。通常情况下,文学作品的作者都会在自己的文章中巧妙的,灵活的运用模糊语言,将事物尽量描写的清晰,并且通俗易懂。来显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内心世界所要表达的内容。
模糊语言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文学语言的美感。在大多数的文学作品中,都运用了文学语言的表达方式。采用模糊语言的表达方式,可以为文学作品创设出一种意境上的美,达到了“意在言外,情在辞外。”的效果。模糊语言这种表达方式,既放大了文学作品的美感,又为作者提供了美的感受。从美学的角度来分析模糊语言,所要表达的语言越模糊,语句中所隐含的信息量越大,就越能突显出文学作品的美感。使文学作品更具有内涵,使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将作品中所隐藏的
内涵根据自己的意识进行无限的延伸。从而,体会出其中不同效果的意境。模糊语言的“不确定性”为文学作品创造出美感,体现了一种诗意的美。
唐代诗人白居易,是一位与杜甫齐名的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氏长庆集》里收录的两千多首诗,大部分都是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和民生疾苦的作品,这与他“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的文学创作主张是有着紧密联系的。可是他的这首《花非花》,却将模糊语言运用的别具一格。“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整首作品语言模糊,给人一种扑朔迷离的感觉,甚至难以让人理解。但是,仔细品味其中的内涵,我们还是能体会到其中的一种虚无缥缈的美,达到了言有尽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这首诗在白居易的诗中,大致可以归到感伤歌行一类里,诗中有鲜明的形象,但又显得特别朦胧,一切都在似是非是的悬念中。就在这似是非是中我们看到了诗人的难言之隐,诗中描写的对象,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不能显露与世人,只能用模糊语言表达。白居易在诗中并没有直接表达思慕怀念之情,从头到尾只是通过比喻这种修辞手法,含蓄的表现因思慕而寻觅又寻而不得的情感过程。这种情感并没有因为语言的模糊性而让读者无法把握,反而让我们在含蓄朦胧中引起探求的兴趣,也让我们理解了诗人爱恋、思慕、寻觅、惆怅的感情。这首诗就与诗人其他诗歌有着显著不同,朦胧优美的形象引人入胜。
模糊语言在文学作品中,是一种常见的渲染手段,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任务,例如:《三国演义》中,有一句这样描写,“子龙见妇人身穿缟素,有倾国倾城之色。”在此句中“倾国倾城”便是一个模糊词语。“倾国倾城”是用来形容女子美貌的词语,但是,谁也不知道“倾国倾城”代表的是一个怎样的程度。在文学作品中应用这个词,将妇人的美貌表现的活灵活现,给人以无限遐想。
诗词也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有一些诗词中也应用了模糊语句的描写方法,使诗句有一种朦胧美的意境。
例如:李煜的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句词描绘的是亡国之恨,“一江春水”就是一个模糊语句,将李煜亡国的愁苦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也表达出了李煜从君王降到布衣的真实感情。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存在美,而模糊语言具有感性和理性的双重效果,因此,使语言更赋有美感。在文学作品中,一些模糊语言的使用,使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更加的形象,更加的得体。语言的表达是有限的,而人的思维是无限的。模糊语言为读者提供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散发出其独特的审美。
参考文献:
[1]孙冬梅.文学欣赏中模糊语言的语用功效[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69~170.
[2]毛洁.从接受美学视角看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翻译[D].西安:西北大学,2010.
[3]康响英,刘宝岩.模糊语言在文学欣赏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探索,2006(7):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