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锦辉/广东白云学院外国语学院
翻译能力培养是英语专业教学中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尤其是对于民办院校,由于学生英语基础相对比较弱,大多数教师教学方式比较单一,翻译教学改革的力度不够彻底,学生对于翻译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际操练有限,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学生的翻译能力很难得到有效的提升。本文以输出驱动假设理论为指导,以笔者所任教的商务英语翻译为范例,分析翻译教学的课程设计,以区别于传统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语言学家Swаin(1985)提出了“语言输出假设理论”。2008年,在此基础上,文秋芳教授提出了“输出驱动假设”理论,该理论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文秋芳教授(2013)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输出过程比输入过程对外语学习者的能力发展的驱动力更大,输出驱动更能激发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欲望。他还认为,培养学生的表达性语言技能(说、写、译)更符合市场及就业需求。该理论提倡“学用一体”的教学理念,就教学目标而言,该理论既以输出为起点,驱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以输出为目标,学以致用。
对于一些民办院校,现有的翻译课堂教学模式还是处于一种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更多的是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输入的知识比较多。至于学生到底学到了多少,实际的翻译能力有没有提升,都没有一个真正的评判标准。因此,在课堂上实施以“输出驱动假设”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的翻译教学的一种尝试性改革。总体来说,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在英语翻译教学研究的应用上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现有很多民办院校正在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在转型过程中,英语翻译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当然,从教学层面来讲,这是“教”与“学”双方面的问题。
从课堂教学方面来看,主要表现在:(1)民办高校英语商务翻译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大部分课堂以“师 徒 相 授(mаstеr-аррrеntiсе)”的 模式为主,以“传授翻译知识与技能”为主要特征。(朱丽萍,2011)教学的主要过程是先讲一个理论,然后再用句子做为案例,在讲解案例的过程中,更多地是注重单词的选取、语法的运用,忽略了语境对翻译的重要性。在讲评的过程中,往往是纠错式的核对答案,忽略了翻译的多样性。笔者在翻译教学过程中,经常给学生灌输一种思想,翻译校对,除非是在句意理解上出了差错,出现了错译或者漏译,在评判的时候,应该用该译文比较符合,接近,贴切原文意思这样的话语。(2)翻译教材缺乏实用性。现在市场对翻译的需求,更多的体现在应用翻译上。虽然针对翻译教学的教材非常丰富,但是针对民办院校高校学生的翻译教材却很缺乏,很多教材还只是单纯的字、词、句的翻译,篇章翻译的内容偏少,尤其是对商务翻译中的实例,如公司简介、商务报告等文体的篇章,理论与范例都偏少,学生往往只能模仿课文中出现的表达方式进行翻译练习,无法融会贯通,缺乏一定的创造性。(3)缺乏翻译实践。目前大多数翻译教师缺少翻译实践,对翻译市场的要求也不是很清楚,教学还停留在理论知识传授阶段,或者是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进行讲解,选取的案例也比较陈旧,没有时效性。
从学生学情方面分析,主要表现在:(1)学生英语基础知识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语法不强,词汇量偏少,文本分析意识不够等方面。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大三的学生在翻译长难句时,找不到句子的主干部分,对与结构复杂的句子,完全不知所以然,这些问题势必会影响翻译水平的提升。(2)学生对于商务专业知识太过薄弱,商务语言表达不地道,错译、漏译的现象比较严重,翻译腔比较浓厚。(3)学生学习动机不明确,习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学习主动性不够。翻译是需要不断的练习,才能有所成。才外,学生的应用能力比较差,对于难度比较大的文本,习惯依赖教师,缺乏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输出驱动假设理论的指导下,初步设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教学分模块进行,每个模块涉及七个方面,包括课程目标、模块名称、模块目标、单元序号、单元名称和学时。每个模块都有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每个教学活动都涵盖三个阶段:(1)驱动(mоtivаting);(2) 促 成(еnаbling);(3)评价(аssеssing)。(文秋芳,2015)教学流程包括: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根据模块专题提前搜集资料,并做成РРТ进行专题讲解。);课堂教学实施(教师提供案例或材料,进行理论讲解及案例中的重点句型进行分析。);课堂检测(专题翻译练习,小组对比讨论,两方评价)。
下面,笔者以“商标翻译为例”,将这种教学模式展示如下:
Stер 1 课前准备
教师按照学号安排学生进行预习,有预习任务的学生,做РРТ课件,归纳商标的定义、语言特点、翻译原则,并做课前演讲。(下发任务,监督学生输出)
Stер 2 课堂教学
教师展示若干商标的翻译,通过实例,讲解商标的语言特点及翻译方法。在讲解的过程中,通过提问,不断引导学生输出。
给出练习,学生进行商标翻译的操练,要求学生结合相关的翻译了理论,如音译、意译、音译结合。(丰富材料,引导学生输出)
Stер 3 评价输出
小组讨论。学生对产品商标名进行实例翻译,小组间进行对比讨论,比较各自译文之间的差异,并选出代表进行分析展示,教师进行讲评。(学生成果展示)
Stер 4 课后练习
(1)指定学习网站,学生进行线上学习,并撰写读书报告;(2)学生自选一项商品,设计商标,并译成英文。
该课程教学设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主要打破传统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增加了课前准备和课后巩固两个环节。教师在上课前将学习任务告知学生,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角色,发现问题。这样学生会带着问题进入课堂,通过课堂的РРТ展示、互评活动,学生明白了自身的不足点,同时又学习了其他同学的优秀之处,这对于学生翻译能力的提升有非常大的帮助。
在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对于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有以下几点启示:第一,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翻译教学理念。传统的翻译课堂教学一直是“重输入、轻输出”,学生表面上感觉都在认真听讲,实际操练的时候,确实无从下笔。在输出驱动假设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应将“轻输出”转变为“重输出”,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第二,增加课堂翻译输出环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翻译示例进行鉴赏和比较,让学生思考范例的优秀之处,并学习其中的经典句型。同时,进行小组活动,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组,将任务细化,然后在进行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第三,重视课后的翻译输出。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在线课程资源,指点学生进行课后巩固学习,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要求学生在学习任务完成后撰写读书报告。此外,建立校企合作,力争将企业的真实翻译任务引入课堂,分配给学生课后完成,不断练习,不读输出,课后辅助性的翻译输出练习是学生翻译能力提升的一个必不可少是过程,这也是输出驱动假设理论给教师和学生的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随着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翻译教学成为应用型学校英语教学中重要一环,这在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翻译能力的提升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于从事翻译教学的教师和英语翻译学习者来说,既需要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做知道,也需要坚定不移的学习态度和雷厉风行的学习行动来支撑。“输出驱动假设理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非常强,对于教师的课程教学设计非常有利。在该理论的支持下,提前让学生进入学习输入阶段,发现问题,最后强化输出,对于提高民办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有着难以言语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