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你》:当代女性的生存困境与人生迷茫

2018-11-15 03:52龚金平
电影新作 2018年6期
关键词:朱敏视点人生

龚金平

影片《找到你》(2018,导演吕乐)精心选择了三位来自不同阶层、处于相似人生境遇的母亲,向观众呈现了当代女性的命运如何因男权社会的偏见、职业生涯的焦灼、物质条件的困窘而变得异常艰辛沉重。就这一点而言,影片敢于直面社会现实,正面探讨当下女性的生存空间,体现了一种积极的创作态度和真诚的社会关怀。

而且,影片能够将一个“寻亲”的故事,运用悬疑、侦探等类型元素进行包装,带领观众抽丝剥茧般接近情节的真相,并层层深入地进入那些边缘阶层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内心苦痛,既极大地提升了影片的观赏性,又留下了丰富的情感回味和人生慨叹。

一、三位女性的互文关系

影片通过孙芳试图拐卖多多的案子以及李捷的工作内容,将三位女性在情节上产生关联,在情感上形成交集,进而通过她们的人生际遇与所有女性的处境形成一种互文性表达。

李捷是一位精明强势的律师,有着现代女性的独立意识和强悍的性格,她对于自己的人生选择有着难以掩饰的得意和优越感。这份工作让她有了规划人生的权利,让她在家庭破裂时有底气和能力去争夺女儿的抚养权,甚至因为职业的成就感而觉得人生完满。

朱敏结婚后辞职做了一位全职太太,但丈夫在她孕期出轨的事实让她精神崩溃,并在离婚时处于被动状态。因为,李捷认为朱敏在精神和物质上都无法担负起抚养孩子的重任。朱敏只能以开煤气自杀的决绝行为来表明一位母亲对于孩子的不舍。

孙芳作为这个城市里的外来务工人员,处于城市的底层和边缘,为了落户而屈就于无能、暴戾的丈夫,由此开启了生命的艰难模式。尤其孙芳生下了一个患有先天性胆道闭锁的孩子之后,这个家庭更加雪上加霜,看不到任何希望。

从处境来说,李捷的压力来自于兼顾工作与照顾孩子的疲于奔命,朱敏的痛苦来自于对家庭的付出因看不到经济收益而被忽略,孙芳则在困窘的现实面前绝望无助。简单来说,李捷的苦恼在于“时间和精力不够”,朱敏的痛苦在于“情感被背叛,付出被漠视”,孙芳的绝望源于“金钱的极度匮乏”。这三种苦楚,影片将它们分别置身于三位母亲身上,但其实是一种互文关系,每一位当代女性多多少少会遭遇其中的一种,甚至三种全部遍挨遍尝。

三位女性的人生破碎看起来有不同的形态,可又都与男人有关,都算是“遇人不淑”:李捷的丈夫田宁属于“妈宝男”,一辈子没什么主见,对他母亲言听计从,这大概是李捷要与他离婚的主要原因;朱敏的丈夫王总人品低劣,对婚姻不忠,却又对朱敏赶尽杀绝,毫无怜惜与体恤之情;孙芳的丈夫洪家宝一无是处,没有责任心,没有道德底线,凶猛暴戾,冷酷无情。

由此推导,影片体现出极为强烈的“女权色彩”:女性的痛苦以及人生的灰暗来自于男性的懦弱、无耻、无能。当然,影片中有一位还算有情有义的男性,就是行走在灰色地带,放高利贷、拉皮条、办证“无恶不作”的张博。张博虽然在法律上属于社会的“不法之徒”,但对于孙芳算得上是仁至义尽,甚至帮助孙芳一起毁尸灭迹、拐卖儿童。但这可能也是影片的一种反讽,即女性的温暖与慰藉只能从一位混混身上获得,却无法从那些表面光鲜,有家庭和子女的男人身上得到。这相当于将女性世界的孤独无助进一步推向无望的境地。

在三位母亲身上,我们看到一个相似的动机:找到/得到孩子。这个动机源自于本能的母性,源自于博大的母爱,有着令人动容的情感力量,但影片的高明之处在于没有一味讴歌母爱,变成《妈妈再爱我一次》(1988,中国台湾)式的煽情性作品,而是同时在三位母亲身上冷静地剖析她们的某种自我迷失:李捷为了给女儿提供丰厚的物质条件,忘我地工作,并一度摒弃基本的人情味和同情心,变得有些冷酷、刻薄;朱敏结婚后将家庭作为全部的人生价值所在,放弃了工作和自己的人生,离婚后又以执拗甚至极端的方式争取孩子的抚养权,这多少又将全部的人生意义寄托在孩子身上;孙芳在怀孕时可以为了孩子而忍受丈夫的毒打,在孩子罹患绝症时用近乎非理性的方式救治孩子。孩子死后,孙芳身上的偏执以更加令人错愕的方式发展,包括报复李捷,包括以自我判断认为李捷不配当一个母亲而将多多带走。

这三位母亲除了要与男性世界对抗之外,也要与自我的某种局限和偏执对抗,这正是影片能够在煽情的力量之外引人思考和共鸣的地方。因此,影片《找到你》的片名实际上还包含了一层意思,就是三位母亲如何走出自我迷失,以更加平和的姿态对待自我,对待人生,即找到那个最初的你。

二、影片的叙述视点与叙事艺术

影片的叙述视点有着灵活的转移与跳跃,从而有效地丰富了影片的情节内涵和故事的展现空间。这种叙述手法与多线并进式的交叉结构有所不同,影片的野心并不在于展现多条情节线索的并行发展、交替剪辑,而是为了保持一定的情节悬念和人物神秘性而选择了多个视点对单一信息(孙芳)的不断补充与丰富。

影片在李捷身上用的是全知视点,但对她的信息披露也是克制而有层次的。如开头,影片用上帝视角看着李捷在地下通道里仓皇地奔走,手忙脚乱地翻找垃圾桶,并绝望地呼喊着“多多”的名字。虽然这时观众对剧情一无所知,但也能大致猜出这是一位母亲在找自己的孩子。随后,影片继续跟随李捷来到派出所,通过人物的言行一点点拼凑出李捷的职业、婚姻状态、个人性格。

李捷充当的是叙事链条上串联人的角色,她既是影片的主人公,又代替了摄影机的眼睛,观众必须紧跟她的步伐进入情节的峰回路转,并经由她的活动轨迹一步步拓展叙事空间,并连接起多条看似断裂的情节线索。

对于影片的另一位主人公孙芳,由于她的身份、阶层的特殊性,她的经历、境遇和内心其实不为人所知,甚至也没有人愿意知道。或者说,孙芳是被遗忘和遮蔽的群体,她的生活隐藏在都市的某个角落,需要特别的机缘去挖掘和探询。因此,影片在披露孙芳的信息时充分调动了多个叙述视点,通过片断性、阶段性的多人讲述,为观众一点点地组织起孙芳的全部人生轨迹。

孙芳带着孩子失踪之后,李捷打开孙芳的行李,找到了一张快递单,通过上面的地址找到了快递的接收人林晓露。林晓露曾是孙芳在KTV上班时的同事,我们经由林晓露之口,知道了孙芳异常缺钱的事实,以及孙芳与张博的畸恋。之后,林晓露又带着李捷去找孙芳的一个老乡徐兰。徐兰被李捷的无助激发了怜悯之心,向她讲述了孙芳不幸的婚姻,以及孩子治疗无望的惨状。最后,被警方抓捕的张博又补充了孙芳失手杀死丈夫,以及她准备拐卖多多以补上张博的债务缺口等信息。至此,孙芳的人生脉络大致清晰,她的内心状态也得到了较为充分的揭示。我们不仅看到了孙芳的悲惨人生,也了解了她的性格特点,甚至看到了她在自我认知和道德观念上的局限之后,也看到了她作为一位母亲对女儿那种朴素而深沉的爱。

可见,影片在叙述视点的处理上颇费心思,观众由全知视点知道了李捷的人生状况,又通过李捷去接触他人,由他人的讲述拼出孙芳的人生版图。这不仅保证了影片的悬念感,营造了孙芳的神秘感,更体现了特定的主题意图:我们对于孙芳这一群体异常冷漠与疏远,我们伤害她们时可能毫无知觉,只有她们伤害了我们时才会有了解她们的契机与冲动。

通过这种限制视点如接力般讲述孙芳人生的方法,影片不仅带给观众持续的震撼,慢慢地进入孙芳那近乎暗无天日的人生处境,还通过讲述者的评论使孙芳的形象更为立体和丰富,同时也让观众有机会去接近这个城市里生活在被人遗忘的角落里的群体。例如,林晓露作为一位长久浸淫在风月场所的陪酒小姐,有着干练泼辣的作风,脸上又露出玩世不恭、世故圆滑的神情。那么,林晓露们又有怎样的成长经历、人生遭遇和未来命运?我们愿意去了解她们吗?她们会和我们的生活产生遭逢吗?还有徐兰,作为出来务工人员中较为幸运的一员,开了一家早餐铺,生了一个儿子,生活看似安稳而平静,那么她的生活又有哪些不为人所知的伤痛和憧憬?

在林晓露、徐兰、张博讲述孙芳的情况时,影片也不断通过李捷的闪回来回忆与孙芳在一起的点滴。但是,这些闪回对于孙芳的认识全部浮于表面或者有极大的误解。例如,李捷从自我的刻板观念出发,认为孙芳笨拙、木讷,偶尔也觉得孙芳憨厚、淳朴。这些认识不仅不全面深入,而且有着不愿深入了解的一种冷漠与偏见。

影片的核心情节并不是找到多多,而是观众跟随李捷深入了解孙芳。这个了解的过程,由李捷的视点和其他人的视点共同完成,这个完成的过程既是从局部到整体,从表面到内在的拓展,也镌刻着李捷复杂的心路历程:反思自己对于多多的疏忽,对于孙芳真实境遇的漠视,甚至感念于孙芳身上体现出比她更为无私的母爱。

当然,由于限制视点的选择,观众必须由其他人的眼睛去挖掘孙芳的人生历程和内心真相,这样看起来有一个“图穷匕见”的展开过程,但实际上也导致我们对于孙芳的许多理解可能永远处于一种隔膜的状态。例如,孙芳为何会将珠珠的死亡归因于李捷占领了病床?孙芳接近多多究竟是为了补偿她未曾好好体验的母性还是为了拐卖多多?孙芳后来为何又放弃了卖掉多多?孙芳带着多多去海岛的心理动机是什么?假如李捷没有找到孙芳,孙芳接下来的打算是什么?孙芳认为李捷不配做一个母亲,她怎么看待李捷的打拼也是母爱的一种体现?这些复杂的心理嬗变,由于视点的距离而永远无从得知,这不仅导致孙芳其人显得苍白,也导致剧情设置上显得不真实,有着编剧随意操纵人物的痕迹。

更重要的是,由于孙芳过于“邪恶”,会影响观众对她的“认同”。因为,观众可以原谅一个在绝境中显得偏执的主人公,但难以移情于一个道德观念冷酷的“恶人”。因为,孙芳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说都没有理由将珠珠的死亡怪罪于李捷,更没有理由将还钱的希望寄托在贩卖多多身上。

三、影片的色调与剪辑

影片在色调上整体偏绿色,且多以阴郁幽深的绿色为主,少数几个场景里有饱和的绿色。

影片内景居多,这既符合影片作为都市题材的定位,也适合在内景中展开更为强烈的戏剧冲突。因为,内景里景别比较小,无法营造通过大远景才能实现的抒情意味,只能通过人物的动作和细腻的表情来表现人物内心的起伏,并通过人物之间的互动表现人物关系的深层内涵。

影片的内景包括这样几类:家庭、法庭、医院、派出所、地下通道、车内等。在这些场景里,影片大多贯穿了绿色的主色调,尤其在地下通道和医院里,幽幽的绿色传达出一种不祥的气息,人物的脸也因绿光的笼罩而显得幽深、呆滞和诡异。这种色调的处理,较为准确地营造了一种冷漠疏离的氛围,以及一种因缺乏沟通而呈现的情感空洞。即使是在李捷家里,看似装修精致,但在杂乱中也不时突出绿色,如绿色的果汁,绿色的浴巾,绿色的盆栽,甚至孙芳最初出现时穿的绿色衬衫。正因为时刻强调绿色,影片中的世界显得异常冰冷,缺乏那种因暖色调弥漫而呈现的舒展惬意。

在外景,如居民小区、户外等地,影片刻意强调了饱和的绿色,这是由大量的绿色植物所传达的盎然生机。当然,这种生机似乎与影片的情感基调不符,也与影片所要营造的冰冷氛围相悖,但这些饱和绿色出现时,确实是人物的困境出现转机之时,或者是危机尚未降临时的平常时刻。

在孙芳怀孕,以及李捷与孙芳、多多去海滩游玩等少数几个场景中,影片还出现了大量的暖色调,生活似乎充满阳光和希望。只是,这些场景的存在要么是因为人物还对未来抱有不切实际的希望,要么是人物尚未意识到危险靠近时的自我感觉良好。

李捷找回多多之后,在法庭上自我反省时,影片仍然保留了惨淡的绿色。绿色在李捷的周围飘浮着幽幽的冷峻气息,这使影片对于女性命运的思考并没有因多多的安然无恙而陷入盲目的乐观之中,也使李捷没有因为心态的豁达而觉得世界一片光明,而是在故事的结局仍然透露一丝忧郁和理性。

通过多多的“失而复得”,影片在李捷心中完成了“弧光”的勾勒,她开始懂得女性处境的艰难,开始意识到一位母亲的责任重大以及女性在生儿育女过程中的自我成长。正如李捷的旁白所说,“因为努力工作,我才有了选择的权利。因为有了孩子,我才了解了生命的意义,才有勇气去面对生活的残酷。”这是影片的优点,通过三位处于与孩子分离状态的母亲,让观众看到了一位母亲对于孩子无私的爱,看到一位母亲如何为了孩子而变得坚强、勇敢,甚至偏执、疯狂。

遗憾的是,在朱敏和孙芳身上,影片过分强调她们身上悲情的一面,却没有表现她们得到或失去孩子时完成的自我成长,完成的对于人生、对于女性命运的重新认识。即使是李捷,她最后能理解朱敏的偏执还算合乎情理,但要她完成对于“生命的意义”的理解,对于“生孩子是自私的行为”的理解,恐怕有点牵强。而且,影片通过人物旁白完成意义的表达,其实是为了掩盖情节本身无法传递类似主题的被动补救。

因为视点太多,对影片的剪辑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当然,影片可以在视点的转换中自如地切换镜头,带领观众进入不同视点所讲述的内容,但由于影片中还有大量李捷的闪回。这些闪回与他人的回顾性叙述就会形成一种交织的状态。更何况,影片在表现李捷这条线索时,不想按照线性的方式表现她发现孩子丢失之后的恐慌与崩溃,而是不断地采用回溯性叙述,补充前史和相关资料,使影片的叙述线索呈现一种驳杂缠绕的状态,偶尔会出现剪辑的生硬和过渡的不自然。

例如,影片从李捷按照张博的虚假指令去垃圾桶里找多多开始,然后回到派出所继续报案,之后补充“一天前”的故事,再完整地呈现出“一天前”李捷的工作状态之后,又闪回李捷初次见到孙芳的情景,再通过监控回到“两个半月前”孙芳制造多多摔伤事故的场景。这种情节的安排多少有点散乱,影片应该提供一条明确的时间线,以便观众可以追随情节的发展流程。而且,在这种情节一边向前发展,一边又花大量时间往前回溯的叙事文本中,必须让观众能够准确地梳理情节线索,又能找到时空切换的逻辑点,才能使观影过程流畅自然。

尤其是李捷与警察到医院之后,影片需要让李捷想起在这里曾经与孙芳有过的交集;影片需要为人物找到合适的刺激物以便形成合理的剪辑点;但是,影片在这个段落的处理上显得比较刻意,观众很难自然地跟随人物完成情绪过渡和时空切换。其时,李捷来到医院,只想找田宁要孙芳的资料,但影片毫无防备地让李捷猛地回头,来到了珠珠曾经住院的病房,由一位病友来介绍孙芳的温柔和节俭,以及因交不起住院费被赶出去的惨状。这场戏不仅存在剪辑上的不流畅之感,对于刻画孙芳形象也没有实质性的帮助,不过是重复了观众已知的孙芳性格。

结语

相较于韩国版的《消失的女人》(2018),《找到你》在主要人物的行动逻辑的处理上更具合理性和可信性(孙芳带走孩子既是为了报复,也是想摆脱现实困境),但影片为了追求情节的反转与悬念的精巧,也不免留下太多刻意的桥段(如张博对孙芳的深情)。而且,影片在三位母亲之间试图建立的主题呼应关系,其实有时是比较牵强的,有时又因煽情化的处理而放逐了更为客观中立的理性判断。

但是,《找到你》仍然是一部有诚意的作品,它在一个侦探片的外壳中带领观众对三位女性命运遭际进行冷静审视,从而不仅关注女性处境的艰难:“这个时代对女人要求很高,如果你选择成为一个职场女性,会有人说你不顾家庭是个糟糕的妈妈。如果你选择成为一个全职妈妈,又会有人会觉得,生儿育女是女人应尽的本分,不算是一个职业。”同时也让观众反思当代女性如何明确自我人生定位,完成自我价值的选择,如何平和地面对人生的苦难和伤痛。

从这个意义上说,片名“找到你”,既是指情节意义上的找到多多,或者李捷找到孙芳的真实身份,孙芳找到害死她女儿的“罪魁祸首”李捷,更是指三位女性如何找到自己的人生平衡与内心平静。尤其是李捷,她需要找回那个有人情味的自己,孙芳需要找回那个质朴温柔的自己,朱敏则需要找回那个有自我人生价值的自己。

猜你喜欢
朱敏视点人生
幼儿园游戏课程审议的实践与思考
微视点
化工安全问题评价思路阐述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环境视点
伟人父亲朱德和女儿的故事
独一无二的你
寻找新的视点
斜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