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多元·融合
——第七届中国电影史年会、第四届南京电影论坛综述

2018-11-15 03:52
电影新作 2018年6期

耿 坤

由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和南京艺术学院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中国电影史年会、第四届南京电影论坛于2018年10月19日至22日在南京召开,这标志着中国电影史学年会以“十年”为界的民国电影研究已全部完成。

第七届中国电影史年会的主题为“一九四O年代的中国电影:战争风云、历史转折、多元形态”。本届年会报名人数超过230人,在提交的145篇论文中,最终盲审并筛选出80篇论文受邀参加分论坛,论文淘汰率近50%。开幕式当天,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美国等地的161位专家学者相聚南京,本届年会已成为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中国电影史年会。

为期三天的年会包括主论坛、分论坛、学术放映等环节。其中学术论坛从理论梳理、影人研究、产业观察、性别表达、文本研究、沦陷区电影等12个主题对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电影史展开全面而深入的讨论,全程均设点评和互动环节;学术放映单元,集体观摩了《博爱》《新生》《现代夫妻》等10部40年代的珍贵影片。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海戏剧学院石川教授的主持下,第四届南京电影论坛22日在南京艺术学院电影馆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史观与史料·范畴与方法——民国电影史研究的新趋势”,中国传媒大学胡克教授、北京电影学院钟大丰教授等十余位电影史学专家与会研讨。

一、观念探析:电影理论的回顾反思

20世纪40年代,中国的文化艺术在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语境中呈现出特殊的面貌。面对这一时代中国电影的复杂性,需要我们在理论指引下把握潜藏在复杂历史表象之下的历史脉络。在主论坛以及“理论梳理”“性别表达”等分论坛中,学者们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理论探讨新思路。

在主论坛发言中,民国电影研究所所长、北京电影学院陈山教授详尽论述了陈鲤庭在其电影美学专著《电影轨范》中对好莱坞影像美学东方立场上的阐释和发展,并指出当下的中国电影业正面临着一个新的时代飞跃,中国电影人更应在电影意识上重新回到影像本体上来,发展出不同于“第五代”时期的中国电影新美学。华东师范大学聂欣如教授通过分析经典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中第一人称视点影像,认为这部影片可以证明中国电影中影像程式的存在。香港演艺学院刘成汉教授通过探讨战后40年代末有声片的黄金时期,论述以上海电影为代表的中国电影的人文价值、历史与地位。上海大学的陈犀禾教授从东影电影创作中发现了新中国电影美学的雏形。西南大学虞吉教授以影片《小城之春》为例,论述了40年代的美学在银幕上的实践。

在“理论梳理”分论坛中,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李立和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博士彭静宜采用了艺术社会史方法,从学科跨界的知识角度将《流民图》与《一江春水向东流》放置在一起进行比较,聚焦到了艺术作品中的人和事,从艺术家心态、情感和艺术价值的悬置这三方面来进行分析。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安燕从文人传统分析了“文人电影”集中出现的现实语境及深层动因,阐释了其深刻的“政治留白”,肯定其富于超越面向的精神特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后田亦洲通过考证和分析《电影轨范》的版权信息、著作属性、文本构成与理论来源,尝试提出将电影翻译这一新兴维度纳入中国电影理论史研究之中,并由此建立中国电影理论翻译史之研究框架的构想。上海师范大学讲师郑炀将视角聚焦于“中华电影公司”,深入分析了日本在沦陷区的电影文化统治理论建构与实践。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郝瀚通过对战后中国进步电影中“劫收”话语的探寻,认为其对战后中国电影进步性的建构起了重要作用。

在“性别表达”分论坛中,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秦喜清从《相见恨晚》到《不了情》和《小城之春》分析战后情愁与女性叙事,他站在世界电影发展的角度将三部电影放在一起观察它们的共性与特性,认为它们在题材、类型上的变化与发展为把握战后女性电影的总体特征提供了一条路径。香港浸会大学副教授卢伟力通过费穆的《小城之春》(1948),李萍倩的《春雷》(1949)和《一代妖姬》(1950),旁及桑弧的《太太万岁》(1947)和《不了情》(1947)、卢敦的《此恨绵绵无绝期》(1948),探讨现代中国女性主体意识的衍生和发展的问题。天津师范大学讲师年悦认为对于李红与当时的其他女演员来说,身体已经不再是自己的身体,它以银幕形象呈现在电影中,被电影这一媒介物化,成为被观看和凝视的欲望客体。与此同时,他们也被广播、报纸等当时新兴的各类大众传媒有选择地建构着银幕之外的社会身份。赣南师范大学讲师刘丽芸认为陈云裳是由“孤岛”上海电影大王张善琨一手打造的“电影皇后”;作为古代女杰与时髦女郎的矛盾体,以“花木兰”著称的陈云裳有效地将彼时“孤岛”的政治使命与大众文化整合一体,肩负起“孤岛”上海民族主义抗战的文化重任,成为“孤岛”上海的明星形象及社会文化符号;而《木兰从军》在不同的政治区域被不同文化解读,使得“花木兰”的身体有了多重性。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李建华通过考察40年代上海孤岛女明星日常生活并认为在上海孤岛时期特殊的局势下,40年代电影女明星追求的是非常时期个人身家性命的稳妥,也就是生存层面的考量。女明星的奢侈享受生活与当时的好莱坞明星别无二致,这反映出的恰恰是孤岛文化逃避现实、醉生梦死的社会心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生钟瀚声通过对《新闺怨》与《遥远的爱》两部影片进行比较研究,分析这两部被官方电影史给予完全相反评价的作品,是如何从知识分子的视角出发,表现出现代女性意识的不同侧面。

二、重回现场:区域格局的特别关注

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使中国电影与中国社会一同步入非常时期。战争中的40年代,中国影坛重新分化和组合,电影创作和生产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格局特征。在“满映与华映”“沦陷区电影”“大后方电影”等分论坛中,专家学者们的交流探讨让我们重回现场,迅速成为本届年会的热点话题。

在“满映与华映”分论坛中,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黄德泉基于现存的《泰东日报》对“满映”进行了一次近距离的观察。辽宁师范大学副教授庄君认为李香兰主演的《我的夜莺》影片内外的身份谜团、故乡离散、战局迷雾与40年代二战末期时代症候交相呼应,且有着多重互动、叠加与重构。西安外国语大学副教授徐雅宁以李香兰主演的“大陆三部曲”及《迎春花》为中心分析后殖民主义视域下“满映”娱民片中的女性形象及情爱模式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杜宜浩博士对《沙鸯之钟》和《花莲港》进行比较研究,试图理清特殊历史时期电影作为“文化策略”的运行机制。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生张琪以《华北映画》中刊载的电影评论类文章为中心,考量沦陷时期的华北电影业。

在“沦陷区电影”分论坛中,北京大学博士洪知永通过影片《春江遗恨》考察中日双方互相背离的“借古喻今”,尝试提出重新解读文本的可能性。上海电影博物馆总监王腾飞认为“疯狂”与“新生”是上海沦陷时期频繁出现于各种媒体的两个重要词汇,他将“疯狂”与“新生”引入对战时上海电影的分析,使电影与整个沦陷社会产生对话和碰撞。东京大学博士朱芸绮力图钩沉相关史料与记录,厘清日本三大电影公司与“中华”及“华影”的合作经过,考察中日影人的处境与心境。北京大学博士胡亮宇试图从战时东亚现代性话语、日本和中国的主体位置、历史资源的现代挪用等方面,重新打开《春江遗恨》断裂的叙述空间,探讨沦陷时期电影文本生产的复杂性和文化的混杂性,思考这种混杂性在中国早期电影史中的脉络与位置。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郝蕊博士以《红楼梦》为中心考察40年代战时“华影”的制片处境与巨片策略。自由撰稿人高桥政阳先生分享了中华电影最后一位日本人的回忆录。日本国立德岛大学教授邵迎建论及原始的申报与访谈、话剧、电影间的关系。

在“大后方电影”分论坛中,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研究馆员丁小文通过对40年代的西藏电影史料的收集、评述,对中国电影史的体系构建提供一些层面上的史料及研究设想。北京电影学院助理研究员李九如认为战时的电影教育实践本身,一直在“抗战建国”的需要和现实条件的局促(以及电影教育理论的指导)之下艰难发展,并反身哺育了战时的电影教育理论。湖南科技学院讲师欧阳家庆以国泰大戏院为例研究了抗日战争时期重庆电影院的经营策略。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刘丽莎对战时重庆抗战电影批评进行了研究。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刁颖对中国战时大后方卡通作品的历史效应进行了研究。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戴小晴认为《中国电影》以其专业深入的学术探讨,丰富多元的电影评介,激烈冲突的路线争论成为陪都抗战时期电影理论期刊的代表。

三、多元视角:述史方式的突破更新

20世纪40年代,中华民族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迎来了胜利和解放,就社会变迁和文化格局而言,中国电影史上没有哪个时代比这一时期更为复杂,某种意义上来说,它需要更多元的视角和更新的研究方法。在主论坛和“电影与社会”“电影方志”“产业观察”等分论坛上,我们欣喜地看到年轻学者正多视角、多维度地展开电影史研究,加深了对历史现象的理解,使得重写电影史更有意义。

在主论坛发言中,南京艺术学院助理研究员张丹通过贺孟斧之逝这一公共事件,回顾贺孟斧电影与戏剧编导、舞美设计、影剧文献翻译等活动轨迹,展现其裹挟于动荡历史中的艺术理想。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李镇着眼于20世纪40年代曾两度出现的拍摄“自费电影”的热潮,认为其萌发和激励了一部分电影人的创作个性,也让人们意识到,电影不仅仅是公共娱乐产品或媒介,也可以成为个人志趣和历史书写的工具,更可能关系到未来电影的某些可能。

在“电影与社会”分论坛中,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林吉安试从电影检查、电影税收和票价管理三个方面,分析战后中国电影在官方与民间、政治与商业、媒体与观众等多方力量相互博弈下的生存状态。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易菲对1945—1949年电影明星背后的时尚服饰进行了解读,认为她们的服饰、发型、妆容等推动着大众的审美意识,影响并推进了近代上海时尚文化生活的发展。上海戏剧学院博士张璐璐通过分析40年代两部具有争议性的作品《假凤虚凰》与《人海妖魔》,探讨了电影的虚构文本与现实空间所处的滑移状态。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生樊昊通过梳理《假凤虚凰》理发师风波事件的始末,探讨事件的背后可能具有的社会心理学等方面的原因。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张语洋通过对桑弧导演在40年代所导演创作的《不了情》《太太万岁》和《哀乐中年》三部影片的研究,从城市文化、人物形象、精神肌理、叙事修辞等4个方面勾陈40年代服饰与历史文化。

在“电影方志”分论坛中,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后苑笑颜以民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南京大华电影院为代表,分析了该影院在40年代的特殊历史社会环境下的命运变迁、映演机制和空间形态。鲁东大学讲师孙鹏以“福禄寿事件”为中心考察抗战后青岛市电影戏剧商业同业公会的成立与运作。大阪市立大学博士赵晟以山东省立教育电影院为例论述了战后济南电影院的接收与经营。鲁东大学讲师位晓宁通过对青岛电影“敌产”接收与处置情况的梳理,还原战后青岛时局一隅,窥探战后国民政府在地方的接收状况。天津市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兴昀详细分析和梳理了抗战胜利后天津市戏曲电影业同业工会为维护行业权益做出的多方努力,但始终难以挽回颓势。上海戏剧学院博士陶旻瀚着眼于战后南京地区影院市场,认为垄断南京电影市场的影院托拉斯的出现,一方面让南京的电影市场在战后得以快速地“复原”;另一方面这样快速“复原”的代价,也使南京电影市场无法得到更好、更多样化的发展。

在“产业观察”分论坛中,北京大学博士普泽南通过分析1946-1948年间的中国电影贸易观察贸易政策与外汇政策的撕扯。厦门大学博士刘晓臣通过中电三厂的制片运营策略来分析意识形态基底与商业自觉。南京大学硕士朱超亚论述了解放初期(1949-1951)上海私营电影制片业的产业生存。南阳理工学院讲师王玉良论述了战后好莱坞电影在上海的发行(1945-1950)。广西艺术学院副教授焦仕刚对战后上海电影发展面临的政治困境和经济困境进行丰富的微观化和数据化历史探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刘磊对金星公司做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考察,探究金星公司成立的历史原貌、所带有的明星遗风、金星公司的创作活动及其影片所蕴涵的文化价值取向。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蔡春芳从战后中国视角出发,探析中、英报道者各自对本国电影投射的不同欲望与想象,并通过重新审视这一视角,尝试显影出欲望和想象背后,英美电影之争的其他面向。

四、深度阐释:影史钩沉的多面涉及

挖掘、掌握和运用新史料,是近年来推进电影史研究的重要方法,在主论坛以及“文本研究”“影人研究”“费穆及其作品”“影史钩沉”等分论坛中,专家学者们从多个切面钩沉早期中国电影史,也是史论思维的开拓与延伸。

在主论坛发言中,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墨通过研究郑君里编导的大型抗战宣传影片《民族万岁》,探讨《民族万岁》是不是纪录片;其次讨论其源头,即没有完成的《西北特辑》;进而讨论民族主题影片的两难之境。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刈间文俊对“非常时期电影文本分析的可能性”提出“以片为本”的建议,并论及马徐维邦的鬼怪片。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钟大丰从“漂泊”到“恋家”谈起,讲述了战后电影的都市认同。北京大学教授李道新则认为,年谱是中国独有的述史体裁和治学方法,他试图从年谱学与影人年谱的角度探索进入中国电影史研究的方法。北海道大学教授应雄列举了费穆和布列松的例子,试图以新的视点来探讨“影像”和“语言”的关系、“电影”和“文学”的关系;同时回溯了费穆作品的美学特点,并对早在40年代的中国电影里已经触及了这个核心问题、这一历史事实作出再认识。南京艺术学院副教授秦翼从各类资料中找寻并拼合出自全面抗战前后至日寇完全占领上海期间电影界真实面临并逐步升级的胶片危机,并分析“危机”直至今日的延续,剖析这一民族电影业、制造业乃至国家政治的深沉伤痛。南京艺术学院讲师季晓宇试图通过考察方沛霖在战后的商业片创作动向,深入探究40年代中后期的发展困境与方向转变,以此对于这段时期的中国电影史叙述重新做出描绘和呈现。

在“文本研究”分论坛中,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副教授吴国坤从电影《乱世佳人》到《一江春水向东流》探讨战后中国电影的通俗性。上海师范大学讲师张隽隽在通俗文化的发展脉络中,提炼出《秋海棠》的故事在跨媒介传播过程中不变的内核,并在晚清以降的文化网络中挖掘这一故事内核的时代内涵,并分析了1943年的电影版《秋海棠》在保持故事内核不变的情况下,融合了媒介形式,创造了丰富且多层次的意义空间。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助教马纶鹏认为《松花江上》所代表的一系列电影中的北方风味是整个华语电影中独特而唯一的。西南大学博士石纯认为40年代的“文艺片”《家》《春》《秋》,奠定了后来四版影片的文艺片基调。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研究员庞博由“现代贤妻”的建构论述了《太太万岁》中的断裂。重庆师范大学副研究员黄勇军论述了电影小说在40年代的勃兴与衰落。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盛梦阳从影片《木兰从军》探讨了上海影人的政治环境。

在“影人研究”分论坛中,重庆工商大学教授张华通过分析1946—1949白杨的银幕形象变化,发现白杨的银幕形象发生了“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巨大转变,探讨了其间因由。青岛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臧杰透过对方沛霖性格、趣味、抱负的分析与梳理,厘清方沛霖电影创作的内在肌理,以解决一些认知盲点,呈现一个更容易理解的方沛霖。三峡大学副教授林丽萍考察了张爱玲40年代在上海的电影活动,梳理了包括影评写作和编剧之路两个部分。西南石油大学讲师王诗秒从空间话语、主体性建构和走向现代性三个方面辩证地剖析了桑弧导演的电影存在论。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生张洪燕通过考察陈铿然战后的电影活动,认为其在战后较好地延续了导演的职业生涯,为商业电影导演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成功路径。南京艺术学院影视学院研究生徐沁逸以许幸之电影手稿《电影导演论》为研究对象,通过手稿研究探讨了40年代以国立社会教育学院为代表的电化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

在“费穆及其作品”分论坛中,西南大学副教授赵剑以儒家传统伦理为标准,分析了《小城之春》的伦理叙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副教授赵轩对40年代末《小城之春》相关评论重新爬梳,着力于描绘此期论者的批评理路,以期勾勒《小城之春》的最初轮廓。北京大学博士李诗语从电影《生死恨》的两篇电影小说谈起,再议《生死恨》中的空间塑造与情景关系。云南艺术学院讲师谢波认为费穆在《小城之春》中使用了大量的技巧进行戏剧性冲突的建构,同时运用景别、实处、剪辑节奏等方式消解戏剧性冲突,两种行为平行运作,由此形成了《小城之春》独特的美学风格。在文华及其特殊的体制和时间内,造就了该片的独特风格。南京晓庄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讲师朱萍探讨了40年代初期的费穆与“民华”,认为费穆、金信民、张翼三人为基点形成“编导——制片——表演”的稳固三角体系,让“民华”矗立于“孤岛”影坛。南京大学博士王一冰试图以费穆导演、梅兰芳主演的《生死恨》为主例,分析40年代中国戏曲电影美学风格实践的特征,揭示其间可能蕴含的失误或偏差,进而对40年代戏曲电影的美学实践达成较为客观和公允的评价。

在“影史钩沉”分论坛中,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赵卫防探讨了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香港国语电影的延续与创新,他通过对40年代香港国语电影进行分析,对沪港之间的电影联络做了总结。上海大学教授黄望莉以《新影坛》为分析对象探讨上海沦陷时期电影史学研究中的议题。清华大学副教授梁君健以国际传播语境下的大后方新闻纪录片《电影与播音》为基础进行了媒介史探究。云南师范大学副教授李淼以泰华《中原报》“星期电影”为例探讨了抗战时期泰国华人华侨的电影救国思想。福建师范大学讲师侯凯从影业接收、影片重映与影人流动等方面探讨了战后大陆电影对台湾电影的影响(1945-1949)。南京艺术学院博士樊妍秋论述了三、四十年代之交武侠电影的短暂复兴。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孙天晨通过分析郑君里编导并于1943年公映的《民族万岁》等社会纪录片,探讨民族志纪录片在发展中科学与诗性的问题、搬演与复原的问题及文化与政治之间的问题等三个关键议题。

在闭幕式上,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南京艺术学院民国电影研究所所长陈山对本届年会进行了学术总结。他高度赞赏中国电影史年会多年来秉承的专业性、学术性以及开拓精神,还特别指出本届年会有许多非常可喜和令人振奋的现象,比如年会受到了来自全社会的关注,仅一条新闻半天的点击量就超过85万;再比如年会青年学者比例更高达78%,其中近半数还是第一次参加中国电影史年会的新人,这说明中国电影史年会独特的运行机制保证了青年学者能够凭借学术成果脱颖而出。同时,他认为从电影史的研究水准上来说,初级任务已经完成,现在已经到了升级的地步,应该提出更多新的命题和研究方向,开拓新的领域;中国电影史必须要成为世界电影史的组成部分,研究中国电影必须要具有世界眼光。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光高度肯定了学者们的认真执著以及对电影事业的热爱,他指出本次年会在立场、角度、观点、方法、途径等方面都有所创新,电影史学研究也是史学学者们拨开历史浓雾的钥匙,学者们不仅在对历史方面进行研究,同时也是历史的书写者与创造者,本届年会大大推动了业内的学术交流,拓展了中国电影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