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燕/延安大学
虽然中学教师们已经重视听力教学了,听力理解能力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也得到了很多的中学老师的认可。并且许多中学也专门开设了英语听力课,但是很多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上听力课就是反复听录影机播放英语对话,然后找答案,学习听力中的语法和生词。然后课余时间,又是反复进行听力学习。但是效果并不好,听力学习对学生来说依然很困难,久而久之,反而会让学生们厌烦学习听力。更严重的是会让一部分学生逐渐放弃学习。有些学生甚至在听力课自动屏蔽,产生了听不听都一样,还不如不听的心理。用什么办法才能改善这一现状?争取更多的得到听力部分的分数?老师们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这俨然已经成为当下英语听力教学中噬待解决的问题。
图式就是存在于记忆中的认知结构或知识结构。每个人头脑中都存在大量的对外在事物的结构性认识,即图式。图式是对我们生活中的事物的大量个别事例的抽象,图式总结了这些事物的重要特征。
图式的概念最早来自19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他把图式(schema)看成是“原发想象力”(productive imagination)的一种特定形式或规则。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在 20 年代考察了图式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
现代图式理论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出现,是认知心理学家用来解释心理过程的理论。周静(2011)觉得图式理论是知识理论。所有的知识都是以 Schemata的形式构建的,Schemata是一个被模式化的知识单元。
图式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人们在理解新事物时,需要将新事物与已知的概念,过去的经验和背景知识联系起来。然而,学习者对新事物的理解和解释依赖于他们心中的现有模式。 如果输入的信息与模式相匹配,学习者对新事物的理解将会更加容易。
罗天(2000)说,学生没有完全掌握听力内容,原因有下面三点。
(1)学生思维中没有符合材料的图式;(2)学生思维中虽然有符合的图式,但是不会从听到的内容中找出关键词激发出图式;(3)学生觉得自己明白了听力内容,但是他们觉得的并不是出题人想要让学生理解的,学生思维中的图式和听力内容里的图式并不一样。
罗天说,听力理解必须基于图式层次和变量之间相对固定的约束。当听力材料内容复杂,节奏快时,听众往往难以应付。这时,记忆与理解相互补充的功能变得更加重要。没有了架构的记忆就不能理解,赶紧忘记理解,会影响到后面的理解。因此,听众应该理解和运用模式来编辑,总结和重建记忆信息,使信息形成有机统一。
基于图示理论的原理及学生的听力障碍,在听力过程中,如果学生对某一听力材料已经建立图式,教师则应引导学生对其建立和听力问题相关的图式。若学生对某一听力材料完全没有图式的建构,在听前教师需对该材料内容进行整理,向学生输入适量的有关信息,帮助学生建立相关图式,这样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就会有针对性地听,不至于完全迷茫。
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1、2题。
1、How does the woman like western fast food?
A. She hates it.
B. She likes it very much.
С. She doesn’nt have it often.
此题学生可能出现的障碍是学生对 western fast food 没有建立已有的足够的图式,对该内容不熟悉,甚至对于偏于地区的学生来说,可能是第一次听这样的词汇,因此,教师在听之前可就该内容向学生做以简单说明与阐述,可以让同学分享,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听前图式建立,这样将克服学生对该题的恐惧,从而帮助顺利获取该题的有用信息。
2、What attitude does the man have towards Сhinese fast food?
A.Interested
B.Сontented
С. Doubtful
此题相对于上一题而言,学生对Сhinese fast food 已建立已有图式,了解什么是中国式快餐,也有很多同学在平时就会吃中国式快餐,所以学生可能会根据自己脑海中已有的图式进行理解,从而导致偏离本题方向。因此教师可适当地引导,或者通过听力材料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所理解的内容与本题的差别,从而解决学生的疑惑,使得学生在类似题型上作出客观的判断。
综上所述,在学生英语语音,词汇及语法知识的基础上,适当利用图式理论,在听前对听力材料所涉及的内容或文化背景进行适当的梳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听力内容,从而提高听力的效率。当然,听力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对学生的语音,词汇及语法知识有一定要求,更对学生理解,处理材料有要求,同时也考察学生的听力能力。在平时的听力教学中,还需要广大英语教师继续探索,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
参考文献:
[1]罗天.图式理伦与英语听才理解[J].成都师专学报,2000(1):62~67.
[2]周静.浅论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听力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