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意走出那道门(外一篇)

2018-11-15 03:39彭曙辉
辽河 2018年5期
关键词:大院孩子

彭曙辉

寒冬时节,在人们兴高采烈地过“圣诞节”那天,我走出了那道门。

耳畔依然回响着单位30多年同事套话连篇的退休欢送词。我习惯了自己曾多次为他人开会常用的“热泪欢送”那句话,回味着接替者那么多夸赞之语,记得在岗时没有领导和同志对自己这么高评价。这些话语似有“盖棺定论”的感觉。

走出那道门,意味着再走进来自己就成了客人、外人、闲人。门卫保安会让你止步、登记、盘问、验证合格才能进入。

站在那道门外,脚步迈不开。双脚似乎留恋穿越无数次的门而不愿轻易地离去,那时双脚的失落感比心的失落还强烈。那时的脚就成了自己跨越时空的代表。

离开那道门已是午时。回望大院,冬日暖阳,被树木遮住阳光的大路小道上走向那道门的人群中不会有自己一样心境的人,所以步伐轻松、随便。各类款式的鞋子踏着通往门的路,迸出许多杂乱的响动,这是从大院里经常能传出的声音。

走出那道门的人,大多是新面孔。这些年考入、调入、借入的具有高等学历的中青年人占据了大院内各部门和重要岗位,很多领导职位也渐渐被更新,一步一步地把老同志们转换出局。这个大院的新老接替很平静,很顺利,似乎没有人再去回忆或计较过去的过去。

目送身边走过的大院人,那道门便把自己和他们,把工作和清闲,把紧张和活泼,把约束和放松分得清楚。

走出那道门,人们的说话声调都有了变化。板着的腰弯曲了,挺着的胸脯泄瘪了,走到饭桌前想的是凉快、爽快、消气、去火的饭菜,把紧绷的神经伸展松弛下来,使自己变成完全自由自在的人。

那道门里八小时是警钟长鸣,发生的故事中记录着官场百态,人性百态,人生百态。

大院扶持了企盼成材的人终成了气候,造就了胸怀大志又无用武之地的人大展了宏图,也使一些单纯的文化人成了商业利益化的崇拜者,让娇子变成了棋子。还有的在权、色、利上迷失方向走上了歧途。

很多抱着理想和幻想的人走进那道门,骄傲地走在大院内,把宏伟的人生规划一步一步地大胆尝试和实践。有些人步子大,走得快,成功率也高。而有些人小脚慢步,谨小慎微地做事做人,这样的人不出大成绩也不会有大毛病,遗憾的是绊住了自己的脚步,错过了好多机会。

有些人则把自己调整的得体,脚踏实地历练自己,直至走上大院的英雄台和光荣榜。这就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那道门修缮了几次,每次都有自称明白人来指手画脚,但不管怎么大做文章,门依然在承受着沉重的闲言妄语。

那道门见证着进进出出大院的人,目送着一批批有志青年走进去和暮年壮士走出来,这里的自然精简不会因岗位空缺而贻误工作,耽误人才。

走出那道门何必惆怅。尽管一时失落,可这是每个人都需面对的经历,包括那些总绷着脸、斜挎皮兜、趾高气昂的年轻人。他们会看着大院慢慢地变老,陪着那道门把春夏秋冬送往迎来。

回望那道门,忽然感觉它高傲起来。没有门槛的通道似乎增加了一道土坎,里侧又增添了浅水池。池里浸着消毒水的棉垫,把踏进门的人双脚清洗得干净才能通过那道门走进幸福又幸运的大院。

看着那道门,自己的心跳得发慌。反复地问着自己还可能再走进那道门吗?按此时的心境,自己是不愿意走出那道门。

酒盒

半年前,楼上新搬来一住户,很长时间本单元十来户二三十人没怎么见过三楼这户人家的出入。

直到一个月前,我偶尔发现三楼那户人家阳台上有位六十多岁的大娘像忙碌着做饭,接着又一位有三十多岁的女人站在身边一会儿,而后离开再也没露面。

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从单元楼梯口出来一个十来岁的男孩,背着大书包走下台阶朝小区大门口走去,这是赶赴学校的小学生。

过了几天,社区同志来检查楼道卫生,表扬了楼上那户人家,门前干净,整个上下楼梯很洁净。在场的人才感觉这是个爱干净、爱劳动的人家,心中不免生了几分赞佩。

听社区同志说这家男主人在省城搞装修,手下有四五个人,他是又打工又当小老板,一年回不来几次,家里的媳妇、孩子和孩子他姥姥就成了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媳妇在一家饭店做保洁,挣得一点零钱供养给自己操劳家务的妈妈。

不知道她们过去住哪儿,现在能搬进这个比较高档小区又比较好的楼层已经令人羡慕了。听说是建筑商们相互顶账不花现钱住上的楼房,当然房价比正常的高不少。因为眼下凡顶账的都亏,好在能落下点东西,否则讨账是很难很险的事。这次是用了男主人在外劳作四年的工钱才换回丈母娘、媳妇、儿子享受城区楼房的待遇,了了十年前结婚时许下的愿望。丈母娘特乐呵,她不管什么几年工钱,看的是能住上宽敞明亮楼房的结果。

我们大概了解了这户人家的情况,有了些同情和说不出来的滋味。打工、留守、顶账、还愿、生存这些事情发生在一户人家还真有些不公平。其实,当下这类情况很多,不值得我们大惊小怪吧。

有一天,忽然发现这家门口放了一个红色盒子,是档次比较高档精致的酒盛具。现在什么东西外包装都很讲究,可能生产者、经销者都在注重外部形象。想起去年给老爸买两盒营养品,看电视上宣传得很诱人,就到指定商场买回,那包装规规整整的,有红有蓝还有金色,连品名都是名家题字,宣传语也很经典。我佩服这家生产者的良苦用心,先别说里面的少量东西值多钱,就凭这包装也值百八的。反过来想,经销商是卖产品还是卖包装?还是在宣传制作包装企业的光辉业绩呢?

不管怎样,现在的企业联手让消费者高高兴兴地接纳和受骗都是本事。都是为了发展,为了效益,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越来越挑剔的消费者也实属不容易。投入的精力、人力、财力都不小,怎么也得换回丰厚的利润吧。

面对一个红红的酒盒,自己好像神经出了问题,胡思乱想了很多,这户人家老、中、青三辈人还有喜欢喝高档酒的人?细细分析,可能性不大。老人们一生抚养孩子,还要照料孩子的孩子,省吃俭用,好吃的都让给孩子和孩子的孩子,从大娘的装束上看像是五六十年代农村妇女的形象。那背着书包上学的孩子穿的是校服,鞋子是普通的旅游鞋,现在的校服都是强制性的由自己花钱统一制作,穿着不合身也得将就。还有,没见过面的女主人,做低工资的保洁更不会穿着艳丽。

可以说一家人很简朴的,这样的家庭不会忍心花那么贵的钱来饮那么好的酒。从以上分析看,可以确认这家人不可能喝好酒留下酒盒放在门前炫耀。

那么,酒盒是故意的摆设?偶尔的忘却?也不能是过去地下党的什么联络暗号吧。

一连十几天,我特意走上楼去观察那酒盒,一直摆在那里,只是有时位置稍有移动。

有一天,我发现每天下午五点有位骑摩托车送奶的人拎着两袋鲜牛奶上楼,我顺势跟在后边,让我大吃一惊,那送奶人竟打开酒盒把两袋奶轻轻地放进去,然后盖好转身下楼,险些与我迎面相撞。

半个月的谜团今天轻松解开,那个高档的酒盒装的是营养保健的牛奶,害得我费了好多日无谓的遐想。

这户人家用这么简单的方式接收每天订购的牛奶,太有创意了。我挺后怕,因为在这之前我清扫楼道时险些当废物清走。普通人家的简单,就是想不到的简单,我越来越看好这户人家。

第二天,送奶人又准时来了,我走上前和他攀谈,每天给这户人家送两袋奶谁用呢?送奶人笑呵呵地说,老人和孩子。

是啊,老人需要健康保健,孩子需要营养成长,简单的牛奶就是这家唯一高档营养品了。

孩子他妈自称在饭店有吃有喝的不需要再补,我听送奶工这么一说到有些伤感了。

在饭店打工能吃得好吗?我见过的多了,他们基本上是一饭一菜加汤加咸菜,绝没有饭店提供高档的东西给打工的吃,大一点的饭店剩余饭菜如客人不打包,一概倒掉或留下等制作地沟油的人拉走。理由是,不知哪位客人有什么病,如服务员食用了剩菜得上传染病,那一月一次的健康体检会受影响,人员无法上岗。现在招服务员很难,虽然工资挺高,但打工人好高骛远也喜欢讨价还价了。这样说来,家里最苦的还是女主人。

一晃中秋节到了。我听到了这家屋里传来长时间没有过的笑声,很热闹。在阳台上终于看见了男主人的身影,这是个身材不高、面目黑红、很有精气神的健壮男人。这个家就是靠他的打拼,才从农村闯进城,从平房跨进楼房,赡养着老人,抚养了孩子,日子过得虽简单,但也挺有劲头。

我最大的发现是摆在他家门口的酒盒不见了,再看门口墙上挂着一个像儿童玩具似的小木箱,个头比酒盒大一点,估计里面放三四袋牛奶没问题。

直到现在,我也没真正面对过这家男女主人,只是阳台上的身影告诉我,这户人家一直过着平常的生活,那个精致的酒盒也告诉我,这户人家平常的生活也是有滋有味的。

猜你喜欢
大院孩子
“大院子弟”说“大院”
中国大院故事多
中国大院故事多
孩子的画
中国大院故事多
中国大院故事多
恒大院线未来3—5年将建影城335家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