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雨阳 李俊丽/陕西理工大学
小说《摆渡人》是苏格兰女作家克莱尔·麦克福尔最为著名的一部作品,该作品自出版以来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并一举摘得了五项世界文学大奖,治愈了世界各地千万颗心灵。
这是一部唯美的爱情小说,也是一部励志的成长小说。克莱尔·麦克福尔用温婉而又真挚的语言讲述了一个曲折离奇、震撼动人的故事:来自单亲家庭的女主人公迪伦在去探望久未谋面的父亲的火车上遭遇事故,不幸地成为了该列火车上唯一死亡的乘客。在通往灵魂口中所谓的“家”的荒原上,她遇到了改变她命运的人——摆渡人崔斯坦。崔斯坦带领着迪伦一路躲避荒原上的恶魔,拼命保护着迪伦的灵魂不受伤害,终于在历经千万道磨难后将迪伦送到了“家”,完成了他的使命,并重返荒原的另一端,摆渡下一个逝去的生命。而此时,迪伦与崔斯坦两颗纯净的心灵早已相互悸动。迪伦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和眼前的重重危险,毅然再次踏上荒原,独自勇敢面对荒原上她最害怕的恶魔,找到了崔斯坦,最终带着崔斯坦一同回到了人间。
克莱尔的想法是大胆的,甚至可以说是疯狂的。在她的笔下,意外身亡的小姑娘迪伦因为拥有着善良单纯而又大胆执着的心灵,最终在历经一段灵魂之旅后带着自己的爱人重返人世,经历了成长、获得了新生。从这种意义上说,《摆渡人》是一本典型的成长小说。成长小说常常展示的是年轻主人公经历了某种切肤之痛的事件之后,或改变了原有的世界观,或改变了自己的性格,或两者兼有这种改变使他摆脱了童年的天真,并最终把他引向了一个真实而复杂的成人世界。于迪伦而言正是如此。尽管脱离了肉体,她的灵魂依然在荒原上野蛮生长着、不断成熟着。除此之外,小说中还有许多打破常规的人物和情节设定,例如有着千万副面孔的摆渡人、变幻莫测的荒原怪兽等等。这些内容看似天马行空、随心所欲,可细细剖析又不难发现,它们环环紧扣、设计周密,都无一例外地折射出作者克莱尔对于爱、对于人性的深切的美好向往和企盼,也正是因为小说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主义内涵,这部作品被公认为是一本优秀的灵修读物。
小说开头便从女主人公迪伦的身世背景谈起。父母的离异导致了迪伦成长中爱的缺失:尽管与母亲琼生活在一起,但由于忙于生计,琼也并没有给予迪伦应有的体贴与关爱,还有学校死板的老师、愚昧的同学等等,这一切糟糕的境遇塑造了迪伦迷茫、压抑而又怯懦的性格。渴望爱与真情的她在多次考虑后,终于鼓起勇气踏上了看望父亲的火车,而意外事故的发生却将她再一次推入了黑暗的深渊。
迪伦是胆小的:当她从隧道里爬出却找不到任何人时她害怕极了;当她遇到摆渡人崔斯坦后,又开始担心这个奇怪的人带他走错路,或者说他担心崔斯坦根本不知道往哪里走;得知自己的死讯,迪伦平静地接受了,而面对眼前这片荒原上无数未知的危险,她的心里又打起了鼓……尽管有摆渡人崔斯坦的保护,迪伦的内心仍然充满了深深的恐惧,她怕眼前幽暗的山谷、血红的土地,也怕满是粘稠腐水的湖泊,更害怕的是——当她到达了她应该去的地方,就再也见不到崔斯坦了。崔斯坦在穿越荒原的路上不断地鼓励她、安慰她,一次又一次拼了命地把她的灵魂从恶魔手里救出来,这些在迪伦单纯善良的心里都记着,感激与爱一点点累积,却因为胆怯一直被她埋在心里。眼看就要到达荒原的尽头,迪伦太害怕失去崔斯坦了,她终于用尽毕生积累的勇气,向崔斯坦表达了自己的爱意,爱情的力量让迪伦慢慢地勇敢了起来。
其他灵魂到了“家”都欣喜地期盼着与已故的亲友相聚,而迪伦踏进新世界的大门后却是万分悲痛的,崔斯坦骗了她。迪伦爱崔斯坦,她知道崔斯坦也是这样的爱着她,迪伦无法忍受对崔斯坦的思念与永别,随之做出了一个任何灵魂都不曾想过、也不敢去想的决定——“我要回去,回到荒原上去,找到崔斯坦,和他在一起”。迪伦知道这有多难,也知道这趟归途可能让她仅有的灵魂也灰飞烟灭,可她不怕,为了和崔斯坦在一起,她可以牺牲一切。当再次回到让她差点送了命的黝黑发臭的湖边,来时的遭遇的一切历历在目,她曾害怕过这些黑暗凶险的东西,可为了见到崔斯坦,她必须再走一遭。没有了崔斯坦的保护,迪伦显现出了与她年龄不符的沉着与坚定,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与崔斯坦再一次相遇了。可迪伦满足的不仅于此,她要带崔斯坦走,穿过荒原、穿过隧道,把崔斯坦带到人间。崔斯坦的从未想过自己能够摆脱摆渡人的命运,他也不想信他能够摆脱,可这些都不能阻挡迪伦要将崔斯坦代离荒原的决心。迪伦的内心也是紧张的,害怕的,可她一定要去试一试。“嗨,原来你在这里”,迪伦的勇气与执着终于带给了她最好的结局。
回头看一看这段历程,我们不难发现爱与人性的光芒在迪伦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迪伦从一个不谙世事、怯懦懵懂的小姑娘变为了敢爱敢恨、勇敢执着的女性形象,不仅是身心的成熟,更多的表现为灵魂的成长。现实生活中的迪伦拥有着不完美的亲情和友情,反感也好、无奈也罢,在她看来生活就是这样,命运对她不那么友好,她不敢去改变,也无力改变。而意外的来临让她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也让她领会到想要追求爱情就必须要抛开她的胆小和懦弱——这种成长是打破一切禁锢的爱与人性的回归。她用人性的纯真善良与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反“摆渡”了他的摆渡人——崔斯坦,她的摆渡是渡人,亦是渡己,让自己勇于直面真心,迎接爱情;同时,她也用生命与灵魂的不懈追寻告诉我们:禁锢我们的从来都不是有形的枷锁或隔门,而是来自心底的怯懦、对未知世界的恐惧与担忧。
若要感受小说中的人性美,作者对于男主人公崔斯坦形象的描写与塑造也是不可不提的。崔斯坦——一个灵魂的摆渡人,他明白冥界的规律,引领了上万个灵魂穿过这险象环生的荒原。有趣的是,他看起来只有十五六岁,和迪伦年龄相仿。原来,为了护送逝去的人平安穿过荒原,摆渡人会变成灵魂最为信赖的模样。崔斯坦从一开始的单纯、热心慢慢变得麻木、冷漠,他只把这当做是他的工作,这工作枯燥无味,也从未想过能够逃脱。因此,无论他所摆渡的灵魂在生前发生了什么都与他无关,他只是负责送他们到达应到的地方,仅此而已。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着,直到他遇到了一个特别的灵魂——迪伦,这个女孩的出现让他重新找回了最初的爱与人性的温暖。迪伦不同于其他灵魂,她关心崔斯坦,她会心疼崔斯坦为了保护她受伤,她把他当做一个“人”来看。这一切让看透世事、波澜不惊的崔斯坦萌生了爱慕之情。
爱情的滋生是他始料未及的意外,这让他享受着爱情的幸福与温暖,同时也令他充满矛盾与自责。他深爱着迪伦,却怕因为这份跨越生死的爱恋让迪伦遭受磨难,善良的崔斯坦忍痛选择放手。而当得知迪伦独自重返荒原时,他是气愤的,对迪伦的语气甚至是充满了指责,他的指责是为了迪伦的安危而紧张,饱含了他对迪伦无私伟大且不求回报的爱。
而这样一个摆渡人形象的设定与我们惯常的思维是大相径庭的。说起死亡,脑海里的画面总是黑暗的、可怕的,例如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鬼差——黑白无常,再例如古希腊神话中的冥王——哈得斯,这些形象都是负责带领死人的灵魂通往冥界的,在世人眼中他们冷酷无情;而作者塑造的摆渡人——崔斯坦的形象是如此令人信赖、耐心温柔,他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充满着人情味。因而从读者的角度感受这部小说,更多的是被崔斯坦和迪伦真挚的爱情深深打动,而非一直沉浸在死亡、黑暗的阴郁气氛里。因此,即使是关于生死的故事,《摆渡人》这本小说读起来依然让人觉得温暖、感动与振奋,是一部讴歌爱与人性的励志读物。
小说的构架其实很简单,就是发生在两个人之间的爱情故事,并没有其他的主要人物,之所以能够发生曲折离奇的故事,都源自于他们所处的特殊环境——荒原。回顾世界文学的历史长河,“荒原”这一意象并不陌生。T.S.艾略特在上个世纪初就创作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长诗——《荒原》,他用一颗破碎的心描绘了一个破碎的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社会信仰崩溃、道德沦丧、精神堕落、人欲横流,这是社会的荒原,也折射着艾略特心灵的荒原。此后,“荒原”这一意象便成为经典并反复出现在各种文学作品中,用来讽刺一代人或一段历史的精神病态和精神危机。似乎阴冷悲观的气氛是“荒原”这一意象与生俱来的,而在《摆渡人》中,荒原的形象却是鲜活的、充满人性的。
荒原与回归的命运之旅、折射心绪与情感的孤独镜像是《摆渡人》这部小说值得挖掘和深思的亮点。在连接生死的荒原上有着无数的妖魔鬼怪并不稀奇,可神奇的是,这篇荒原并非是既定的场景,它包含着主人公的主观想象与情感波动,折射着人物的心绪,荒原上的阴晴雨雪、沟壑道坎都由被摆渡的灵魂的心境而决定。来到这里的灵魂往往总是因为死亡痛苦不已,荒原上的环境也就随之变得极其恶劣、寸步难行。迪伦是个特殊的灵魂,她不像其他灵魂一样自私狭隘,一路只自己的死亡而过度忧伤,反而时常因为担心崔斯坦的事而遭遇荒原的考验。荒原这个原本死气沉沉的意象在作者克莱尔的作品中也“活”了起来,听得懂每个灵魂的声音,读得懂每个灵魂的心灵,这样的描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增添了作品的感染力,又何尝不是一种“人性美”的体现呢?
《摆渡人》这部小说人物描写细腻动人、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人间真情、人性之美等等美好的德行被作者克莱尔巧妙地贯穿进作品的始末。简单、平实的语言中有史诗般震撼的心灵故事——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自我丢失、纠结的爱情、追梦的艰难,还有战胜一切后完美成长的震撼,净化了千万读者的心灵,也鼓舞着无数在现实生活中迷茫徘徊的人在人性的光辉下重新调整脚步,走向充满爱的新生活。
参考文献:
[1]邵倩.小说《摆渡人》主人公迪伦的灵魂成长主题探析[J].文学评论,2017(1):43.
[2][英]克莱尔·麦克福尔.摆渡人[M].付强,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5:274.
[3]徐思思.《摆渡人》的多重主题解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107.
[4]李慧.心灵荒原与社会荒原的契合——再读《荒原》[J].韶关大学学报,1999(6):93.
[5]余璐.灵魂之旅与荒原镜像——克莱尔·麦克福尔《摆渡人》评析[J].全民阅读,2017(288):92.
[6]杨永秀.谁是你生命长河中的摆渡人——克莱尔·麦克福尔《摆渡人》主人公成长历程分析[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1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