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丹/扬州市邗江区公道小学
一直相信这句话:“教育就是尊重生命,以生命呵护生命。”教师是一个独特的职业,我们要学着尊重每一个孩子,他们都是完美的、独特的“一个”。孩子接触的最多的除了父母,就是教师,我们必须对他们负起相应的责任。学会用心,对老师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怎么用心,在什么地方用心,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以为在阅读中学做一位有温度、有宽度、有深度的教师。
“我决心使我的孩子们在一天中没有一分钟不从我的面部和我的嘴唇知道我的心是他们的,他们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他们的欢乐就是我的欢乐。我们一同哭泣,一同欢笑。” 这是大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所说的。有些在成人看来是不可理解的感情,在儿童看来却是非常自然的。老师就是需要这样的情感,需要与儿童一同哭泣,一同欢笑。在学习生活中,要时时刻刻关注他们的情感,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就是成功。
每一个人都希望别人多理解自己,其实儿童也是一样的,需要老师多多理解。但有时孩子的言行,站在老师的角度看,是很难理解的,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一下,就很容易理解了。“与儿童一样的思维”,当然不是说要把老师的思想降低到孩子的水平,而是说学会点“儿童思维”,将更有助于理解孩子,从而更有效地引导并教育孩子。我们把孩子们做的那些动机好效果坏的蠢事,称之为‘可爱的缺点’。”只有童心才能理解童心,只有童心才能理解儿童,理解他们可爱的缺点。拥有那么一点“儿童思维”,就很容易理解儿童,从他们的看似错误中发现他们的可爱,甚至是智慧之处。
童心,剖析开,纯朴、真诚、自然、率直都在其中。而这些正是小学老师应具备的品质。卢梭在《爱弥尔》中告诫教育者:“不要在教天真无邪的孩子分辨善恶的时候,自己就充当了引诱的魔鬼。”当第一次与孩子见面,老师就开始置身于几十位孩子的监督之中,哪怕表现出一点点矫饰、圆滑、世故、敷衍塞责、麻木不仁、玩世不恭……都逃不过孩子那一双双明净无邪的眼睛,并会在孩子纯洁的心灵中蒙上阴影。作为社会人,也许会有几副面孔,但面对那群无邪的儿童,只能有唯一的面孔:诚实!
六年前的自己,刚踏上工作岗位,坚定地认为:拥有一颗童心,才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老师。渐渐发现:一个童心未泯的老师,未必可以驾驭好自己的课堂。教学是一种艺术,它需要的不止是老师的温度,更是一种有张力的宽度。
基于新老师及班主任的实践困惑,笔者开始大量阅读相关书籍。李镇西的《我这样做班主任》虽然略有年代特征,但管理的精华依然毫不失色;《窗边的小豆豆》中“巴学园”的管理模式,不乏理念精华的传达;《夏山学校》虽背景不同,但“激活”的思想在今天的班级管理甚至比教学中仍熠熠夺目;《左手责任,右手爱》毫无保留地分享了陈海宁老师很多操作性极强的举措;叶圣陶先生《我怎样当老师》中既有质朴教育情怀的表达,也不乏具体方法的渗透;《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则逆向提供了管理和教学方法;《教育,为了遇见更美好的世界》,没有什么深刻的大道理,只有一个个真实的小故事。一个会给孩子大大拥抱的老师、一个会带着孩子为逝去的小鸟安息的老师、一个会控制并调整自己情绪的老师、一个会运用“小计谋”的老师,比方法更重要的是爱。
看名师光彩夺目的讲堂,常常有种石破天惊的感慨:原来课堂可以这样!精准的目标挖掘、新颖的学习视角、巧妙的环节设置、大气的语文视野。读《听孙双金老师讲语文》中《站着读苏格拉底——<最大的麦穗>教学实录及评析》一文时,竟然有种脑洞大开的惊喜;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老人与海>课堂实录》一文时,顿时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有课堂实录,便于感性模仿;有课后评析,便于理性认知。于年轻的老师而言,真好!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深度阅读需要经过深度思考,才能把书本上的内容融化为自己的思想,在阅读中增加思想的深度。阅读是与思考相随的。 读书是花朵,思索才是果实。读书,是要借书上的记载寻出一条求知之路, 并不是让书本来管束我们的思想。就拿作文教学来说,三四学段,两年的时间里达成什么目标,怎么达成,《课标》只有寥寥数字,具体实施却要老师细细体会。阅读吴忠豪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指要——写话.习作》可能从“模糊一片”到“渐渐清晰”。作后讲评,管建刚老师独有一套,《我的作文训练系统》很多方法真的有效,借鉴他的方法,用于自己的课堂,由“心灵力”训练衍生出“五分钟小片段”,孩子们乐此不疲!
“将生命当作生命去敬畏,让儿童回归儿童本真,让教育去正确担当教育,才是动人而震撼的。”所有的一切,只为那一天——不为句读之间,吐纳芳华,只盼孩子们可以微笑着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全根,赵静.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2]方卫平,王昆建.儿童文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