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洪蓉
绵阳中学英才学校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良好的教学策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归纳总结教学策略,去粗取精,进而确定最科学的教学策略。可以说,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方法是教学策略体系构建过程的基础,而完善的教学策略也是学生学习的前提。下面本文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简要分析英语课堂教学的具体策略。
在英语教学中,老师应注重对学生学习情感的培养,特别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信意识,克服其消极态度。教师要尊重学生,保护自尊,培养自信每个学生都是有自尊自信意识的,所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老师要针对不同层次、不同能力的学生提出相应的学习要求,并给与相应指导,发挥每个学生在英语学生上的优势及强项,树立其自信心。另外,避免给学生带来焦虑情绪,中学生正处于情感敏感时期,容易对周围的一些举动产生焦虑情绪。具体来说有这样几种情况:一是竞争。学生中间存在单纯的学习竞争是很正常的事情,但老师不能在课堂上过分强调竞争,毕竟优胜者只占少数,这样很容易让学生感到焦虑,特别是那些缺乏学习信心的学生;二是社会比较。这是指在班上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地公布学生考试成绩,排列成绩名次,张榜公布等;三是语言错误。英语学习中口语学习十分重要。许多学生由于自己的语言、发音等存在问题,就害怕出错,不愿开口练习。这时候,老师应该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避免学生产生焦虑情绪,从而影响对英语的学习热情。
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并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自信心,成为支撑其学习的关键。要学好英语这门语言,单纯借助课上时间是不够的,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激情,就需要利用课余时间创造条件。要为学生提供英语交流的空间环境,让学生感受到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魅力。
在课上时间,则需要挖掘教材内部的情感因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讲解Mother’sday一课的时候,老师可以将学生的作为作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对妈妈的哎,之后让学生们讨论在母亲节上需要做的事情,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好的掌握课文的内容。如有的学生在作文中写道:“You are the best mother in the world.You take good care of my daily life.When I amintrouble,you always encourageme,to get over the difficulties and cheer me up.学生在作文中充分表达了对母亲的爱,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借助学生的这份爱来创设情境,进行教学,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法揭示了语言的内在规律。对于学习者来说,一定的语法知识有助于更正确和更标准地使用语言。而对于外语学习来说,语法学习则是掌握一门语言的捷径。
英语对于学生们来说,有许多陌生的地方,如单词难记,句子结构不容易掌握。所以,在教学中,要腾出时间补上语法教学这一课。语法教学,也不能脱离语境——如能将语法知识融入语言材料中,通过阅读材料分析重点内容、强化难点等方法,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内容。选取的材料应有趣:与学生生活有关的小文章、诗词、对话等,都可以用。也可选取英美小说简易本中的东西,让学生读。网络上、报纸上许多与学生所学知识有关的材料也可以拿来用。应该注意教材上每单元的Grammar Focus,让学生明白句意,再出现一些例句,归纳词和句的用法。让学生象学古汉语那样,字词都一一去推敲。另外,让学生做点语法练习。这样做,有百益而无一害。语法教学在基础英语教学中不能缺少,方法应多样。学生通过贴近生活的感知、理解来学习和使用语法,而不是孤立的拿句子就事论事。
分层授课,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接受能力,提出相应的学习要求。比如对水平较低学生,要求他们掌握基础内容,所以老师要从基础知识着手进行授课;而对水平较高的学生,就要要求他们掌握较难的延展的内容,所以老师在上课时就要多传授一些课本以外的知识和技巧。分层练习、评价及管理,在布置练习或作业时,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层进行,尽可能地选择学生能力范围之内的任务。这样既不会给学生带来压力,又能达到锻炼的效果。评价和管理上同样如此,老师不能对水平较低的学生要求过高,应鼓励他们从做好基础学习出发,一步一步地往学习难度较大的内容靠近。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想提高教学质量,仅靠老师单方面的教学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相互学习。所以,学生要有学习的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树立学习信心,培养兴趣,使学生这个教学活动的主体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从而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学到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质量,真正构建起一个初中英语健康课堂。
[1]李燕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学周刊,2016(25):95-96.
[2]彭丽霞.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教师,2015,15(24):128-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