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乡村旅游 助力脱贫攻坚

2018-11-14 05:43刘佳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贫困人口攻坚精准

刘佳

在一些具有一定旅游资源条件、区位优势,也有一定市场基础的贫困地区,通过开发旅游的方式来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叫做“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这是一种可以深入到家家户户,针对性帮助和扶持贫困群众脱贫攻坚的一种产业扶贫开发方式。扶贫是旅游发展的目标,而乡村旅游就是扶贫攻坚的一种方法和手段。扶贫攻坚的核心目标是乡村贫困人口的脱贫和发展,使乡村贫困人口在旅游发展中获益、获得发展机会。

一、乡村旅游与扶贫攻坚融合发展

在经济发展水平低的贫困地区,地区产业基础较为薄弱,所以急切需要寻求一种产业发展作为推力。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形成由城市向农村传输的自发而持续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可以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有力推动贫困地区发展。但是贫困地区的旅游想要自我开发比较困难,因受到人力、物力、财力等多种局限,所以其需要外援予以支持。在这时,政府的“扶”就可以作为这种外援力量,为贫困乡村旅游开发提供拉力。脱贫攻坚作为推力,乡村旅游作为拉力,两种力可以向同一方向形成合力,对加快贫困乡村旅游发展,帮助贫困人口脱贫大有好处。但是,想要乡村旅游与脱贫攻坚相互融合促进经济和旅游产业发展,不仅仅需要满足贫困与乡村两个要求,而且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旅游精准扶贫领域,贫困常常被认为是“贫”与“富”的矛盾综合体。在精准扶贫地区,一方面,贫困表现在经济欠发达,基础设施条件不完善,而另一方面,旅游资源丰富,市场区位条件的优越性也表现出来。也就是说,精准扶贫地区一方面存在收入、能力和权利上的贫困,另一方面在参与旅游发展方面又具有独特的优势。

二、乡村旅游与脱贫攻坚的正效应与困难性

(一)正效应

乡村困难地区资源丰富,原生态性强、品质高,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自然生态系统与地方特色文化受到极少的外来干扰,几乎完整地被保存下来。对乡村旅游产业进行精准扶贫有诸多好处,因为其生产经营等各方面的成本都比较低,并且扶贫效果明显,有很强的拉动作用,可以在拉动过程中创造诸多劳动岗位,从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扶贫攻坚如果能够精准针对旅游资源丰富地区,明确扶贫范围,精准到每家每户,对贫困人员的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进行帮扶,不仅可以帮助贫困人口“输血”,也能帮助他们“造血”。这里有几种方式可以帮助乡村旅游与脱贫攻坚相互融合:一是制定帮扶制度时要根据不同情况制定差异化的措施,要考虑到多种因素,从农户出发,结合贫困人口的发展意愿与技能水平、贫困人口的特点确定旅游产业发展类型;二是对贫困人口的劳动技能进行培养,并且为他们提供旅游产业就业机会,指导他们开办农家乐以及民宿等,并且严格检查卫生条件;三是生态搬迁安置贫困户,这样可以创造良好的交通生态环境;四是必要时为贫困人口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对一些极具发展潜力的旅游产业予以大力扶持,并且可以通过利用旅游合作社等方式带动人口致富。

(二)困难性

首先,乡村旅游和扶贫攻坚缺乏一定的联动性。乡村旅游和精准扶贫产业经过探索和发展融合成了新兴的产业形态。目前,许多地区并没有达成融合发展产业的共识,主要原因是没有明确的发展思路、足够的引导力度、到位的宣传和明确的分工责任。与此同时,有许多因素限制了乡村旅游与脱贫攻坚,比如投入资金、信息吸纳、人口素质、权利资本和发展机遇等,无一不是由于缺乏联动性而发展受阻。其次,规划可操作性低。在乡村旅游规划过程中,各个乡村的规划往往都是应付性地进行复合式规划,项目大同小异,没什么特色可言,千篇一律。没有了规划的适宜性、落地性、特色性,加之精准度也不是很高,所以最终导致乡村旅游规划价值并不大,也没有很大的意义。再次,旅游产品缺乏竞争力。许多乡村的旅游发展模式存在模仿行为,所以导致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模式过于单一,内涵单薄,形成特色产品和热心竞争力的可能性较低。虽然游客的根本需求在大多乡村旅游地得到了满足,但是游客的其他需求,如求异需求和时尚需求等却无法得到满足,因为大多数乡村旅游都做到了以资源为基础,但是却没有做到以市场为导向。最后,缺乏规范的服务管理。在诸多行业中,旅游行业是综合性的行业。旅游行业与扶贫产业互相融合,使旅游行业的跨行业性加大。与此同时,交通、医疗、餐饮等行业互相融合必然导致产生一系列的责任问题,如利益相争、责任相推,缺乏系统化的管理会使这些矛盾加大。加之法律法规的缺乏,所以管理更加混乱。规范与质量问题深深地制约着乡村旅游持续发展。

三、乡村旅游与扶贫攻坚融合发展对策

(一)深化融合发展共识,加强联动效应

各级政府、企业和村民应当深化共识,促进乡村旅游和扶贫攻坚的融合。各级政府应当营造浓厚的氛围,挨家挨户地进行扶贫政策的宣传,对当地人的贫困现状做一个了解,找到精准扶贫对象。与此同时,应该与相关旅游和文化部门形成联动效应,共同谋划旅游脱贫之路。

(二)正确规划

首先要做到科学规划,根据资金和资源特色等进行规划。其次,要明确规划的主题,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方略是坚持丰富文化内涵、突出区域的特色,创造城市人群关注的主题品牌。另外,规划要对今后的发展有指导意义。

(三)要突出自己的特色

打造乡村旅游品牌需要从品牌力和渠道两方面出发。主要走差异化战略,创新独特的形象以及独特的引爆点。通过各方面的差异打出优势,使对手望尘莫及。同时,可以大量吸引游客,形成良好的品牌口碑。加大推廣与营销,使营销渠道智慧化、艺术化。

(四)提升管理质量

建立健全乡村旅游扶贫攻坚管理体系,纳入农村扶贫开发法律管理体系,明确扶贫资金支持对象和范围,建立相关管理体系,强化人员培训,整合资源,使培训有计划性。

(五)创新机制

拓宽乡村旅游扶贫攻坚开发渠道,让村民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到开发之中。创新机制,设置专项资金,并打好各个行业部门资金与项目的组合拳。对一些贫困户进行精准扶贫,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等,加强后续管理指导工作。

四、结语

扶贫是旅游发展的目标,而乡村旅游就是扶贫攻坚的一种方法和手段。扶贫攻坚的核心目标是乡村贫困人口的脱贫和发展,并使其在旅游发展中获益、获得发展机会。两者互相深入,互相融合,有利于对乡村旅游业发展做出巨大变革,也有利于精准扶贫攻坚,使贫困人口得到就业岗位,使经济得到发展。当然,它们的融合还需要通过采用一定的方法,才能将二者发展得更完善。

(作者单位:延边州旅游发展委员会)

猜你喜欢
贫困人口攻坚精准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精准的打铁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精准扶贫二首
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
互助:“联动”方能攻坚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