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行、共享、共进

2018-11-14 13:20冯兵向艳秋
考试周刊 2018年98期
关键词:共享

冯兵 向艳秋

摘 要:如何有效地培养初中学生的历史素养,是新时期对历史老师的要求,本文从巧用情景,让历史的家国情怀更自然、深刻;跳出教材、走进历史,让历史时空更加清晰、近人;巧用诗词,让历史解释更加文雅、贴切;多放权,让学生自由思考与表达,让历史照进未来等几个方面作了初中历史素养培养的实践性思考。

关键词:躬行;共享;共进

“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你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这是英国著名政治家温斯顿·丘吉尔的一句名言。这句话异常精辟地点出了历史对于人类的史鉴和烛照功能。而让学生看到历史、感悟历史并在历史中汲取营养,属于历史学科素养的范畴。历史学科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是历史课程要求和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突出重点与抓手。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进行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是初中历史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时下有的初中历史课堂的内容和深度堪比高中课堂,史料颇多、论证颇深,个人觉得未必是好现象。在平时授课的过程中,我常通过历史故事的讲解与演绎、历史情境的模拟与穿越等方式来完成历史的课程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共同探求、一起感知和汲取历史学科的素养。下面呈现几个具体的案例:

一、 巧用情景,与历史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让历史的家国情怀更自然、深刻

陈寅恪先生曾有“理解之同情”之说。14年抗战是每个中国人都必须铭记的大事情,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伤痛和记忆。抗战已经过去70多年,如何在短短的一节课中让学生对这一段历史了解得更透彻,让学生在这一段历史中体会胜利的来之不易。我在抗战的宏大叙事中选取了三组普通的人物,以他们的书信为线索,展示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的母爱、父爱、同袍之爱。三封抗战家书分别是赵一曼给儿子的遗信、王者成寄给儿子王建堂的“死字旗”、张自忠给部队的遗言。虽然文字不多,但每一封家书都是沉甸甸的。我先给学生介绍了赵一曼、张自忠和王氏父子的事迹,然后让女生读“赵一曼给儿子的信”、男生读“死字旗”的内容、最后全班同学齐读“张自忠给部队的遗言”。当三封信读完,学生们脸上有了泪痕,很多女生小声地啜泣着,一些男生眼圈红红的,泪水已在打转。此时无声胜有声。无需过多的语言阐述、无需花哨的技巧装饰,学生依赖之同情、同情之感动、感动之奋起。在这样的氛围和过程中萌生的爱国情怀、奋发的斗志不正是历史学科素养里面的家国情怀吗?

二、 跳出教材、走进历史,让历史时空更加清晰、近人

在给初二学生讲“改革开放”一课时,我让学生自己动手触摸历史、感知历史。我把该课确立为两个环节:一是知识梳理环节,二是触摸感知环节。先完成的是知识梳理环节。师生一起梳理了改革开放的原因、过程、内容等,把改革开放各个时间结点一一厘清,制成了“改革开放”知识简表。触摸感知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所谓的触摸、感知,实际上就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自己身边与改革开放有关的人物、事迹等,形成属于自己的改革开放小制作并在课堂上给同学们讲解和分享。

学生们的想象力是无穷的。就表现形式而言,有漫画式、简图式、照片式、纯文字式、照片加文字式等;就主题而言,有的找的是改革开放以来玩具的演变、有的找的是自己家里家具的变化、有的找的是家里交通工具的变化、有的把爸爸的发型进行了对比……

通过学习学生们不仅看到了教科书上的“改革开放”,还透过30多年的历史触摸到了真实的“改革开放”。从学生们的表情我切实地感受到,在这种触摸、感知历史的过程中对他们心灵的触动是多么的必要。而這种触动后的感发,正是历史学科素养的要义。

三、 巧用诗词,让历史解释更加文雅、贴切

在讲“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时,笔者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作为过渡。王谢家族是魏晋时期著名的大家族,这句诗既体现了九品中正制的衰落,又体现了科举制的兴起;既体现了九品中正制讲究门第高低的弊端,又凸显了科举制不讲门第而凭才能入官的优势。而学生接受起来也觉得很有意思,因为他们对这句诗比较熟悉。在讲到科举制的积极作用时,引用“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用“朝”和“暮”的鲜明对比,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和记忆。在讲到明经科和进士科的时候,引用了“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让学生体味进士科的难考,又引用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凸显古代读书人进士及第以后的狂喜。在平时的教学中,这样巧用一些诗词,能让学生在理解时更容易一些,且语文文雅,富于诗意,对初中学生来说是可行之策。

四、 多放权,让学生自由思考与表达,让历史照进未来

历史教学要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与评判中”通过教学,学生能对历史事件进行正确地评价,得出正确又独到的认识,是每个历史教师都想达到的状态,也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层要求。长期的初中历史教学告诉我,课堂上多放权,多让学生自由地思考、自由地发表他们的见解是不错的方法。

比如学习“唐与吐蕃的关系”一目时,教材配有一张松赞干布的图像。学生在观察图的时候发现一个细节:松赞干布的帽子顶上还有一个小的人头像。学生乐了,又有了疑问:这个头为什么要放在这里?它代表什么意思?我示意学生可以前后讨论也可以独立思考再自主发言,教室里马上响起了争论声、笑声。他们的发言虽然词句比较稚嫩,但不乏智慧和精彩。部分摘录如下:

生1:我觉得那个头代表的是他自己。把自己的头像放在头顶这个最高最关键的位置以示荣耀。

生2:我觉得是代表宗教。因为那个小头像看起来像弥勒佛。而文成公主入藏时把佛教典籍带到吐蕃去了。所以可能是代表佛教,说明松赞干布信仰佛教了。(该观点引起了很多同学的共鸣,也引发了同学们更多的讨论)

生3:就像西周时候的九鼎一样,是权力的象征。只有松赞干布一个人帽子上有这个小头,象征着他的权力和地位在当时的吐蕃也是独一无二的,是最高的。

于漪说“教育从来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生命展开的过程,它永远面向未来,不会结束。”这堂课已经过去两年了,回想起来仍在昨天。学生的脸上写满了自由思辨的喜悦,那就是一场小型的思维盛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作者简介:

冯兵,重庆市,重庆市黔江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向艳秋,重庆市,重庆市黔江中学。

猜你喜欢
共享
对应用大数据完善检验监管的思考
从“共享”新闻到“共绘”图景:如何解答新课题
招商引资档案管理与信息资源共享探析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的教育共享初探
谈云计算与信息资源共享管理
褪色的“共享”
挂羊头卖狗肉的“共享”营销
图书馆与出版企业数字资源共享的环境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