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贤胜 陈灵米 陈楚霖
本文在构建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介绍了GMS旅游发展条件,深入剖析GMS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政策法律不完善、发展资金受限、产品供给欠佳、缺乏品牌,营销传统以及旅游体验感差等,提出“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居民支持、机制保障”的总体发展思路,进一步深化GMS旅游一体化建设。
素有“东方多瑙河”之称的澜沧江—湄公河,自北向南在地理上勾画出大湄公河次区域(GMS)轮廓。GMS各国山水相连、人文相通,一衣带水,成为发展区域旅游重要先天条件。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纵深推进,构筑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成为共识,为GMS旅游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然而,目前次区域旅游业仍停留在初级阶段,发展方式粗放,问题丛生,亟待解决。本文就相关问题,提出解决思路,以期为GMS旅游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一、发展概况
1992年,亚洲开发银行发起成立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Greater Mekong Subregion Economic Cooperation,简称GMS),成员包括中、柬、老、缅、泰和越6国。旅游合作是GMS总体机制下的重要内容。此后,成员国在历次经济合作会议、旅游论坛等基础上,不断深化合作,特别是“三纵两横”经济走廊的建设和开通“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极大改善了GMS旅游基础设施,并于2004年共同制定了《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目前,在《2016澜湄国家旅游城市合作备忘录》中提出了积极推动旅游项目合作,构建区域联动旅游模式,标志着GMS旅游发展步入新阶段。
二、发展条件
(一)自然地缘因素
1.地缘优势。大湄公河次区域位于沟通中国大陆、东南亚和南亚等国家的心脏地带,澜沧江—湄公河又顺流而下,贯穿始终,成为联结流域各国天然纽带,为沿线各国发展国际旅游提供先天条件。
2.自然资源丰富。首先,次区域内地貌类型丰富,冰川、火山以及喀斯特地貌等一应具有。其次,地形起伏大,垂直地带性明显,自然景观变化万千。再者,水域风光迤逦,云南洱海和柬埔寨洞里萨湖远近闻名。另外,GMS成员国多为沿海国家,优美的热带海滨足以形成一张靓丽的旅游名片。
(二)社会人文因素
1.社会稳定。和平与发展始终是时代主题。次区域内各国不断加强政治沟通,随着泰、越、老、缅和柬各方关系的正常化,半岛局势趋于和平安宁,为发展旅游业创造了稳定环境。
2.多彩人文。次区域民族众多,各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和民族风情,同时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如中国傣族新年泼水节、缅甸缅族的结夏节、越南越族的唱哈节等各具特色。同时这里还是稻作文化、茶文化、青铜文化的起源地,以及宗教传播(主要为佛教)发展的重要地区。
3.遗迹众多。次区域内现存大量世界文化遗产,如丽江古城,古都琅勃拉邦。被誉为“万塔之邦”的缅甸,以仰光大金塔最具代表性。越南胡志明市现存的法式建筑,可谓是一抹靓丽的异域风光。
三、问题分析
(一)政策法律不完善,宏观约束乏力
1.政策缺乏约束力。次区域各国共同制定的协定、宣言、行动计划和谅解备忘录等一般以原则性为主,不够细化,虽充分尊重各国国情,但是也导致了政策的具体指引性不强,缺乏普遍约束力。
2.法律框架存在差异。次区域各国社会制度不一,旅游相关法律框架也有很大的差别,并未形成统一的旅游法律标准。同时,对容易产生纠纷的各方关系缺乏引导和规范,甚至在一些旅游业务方面存在无法可依的情况。
3.组织机构零散,多种机制并存。一方面,在深化旅游合作中,次区域各国虽建立了相应协调机构,如GMS旅游协调办公室(MCTO)以及相应的工作组,但结构松散,所以合作成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员国政府意愿。另一方面,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域外东盟各国,日本和印度的介入,使得各方关系更为错综复杂。
(二)发展资金受限,企业参与度不高
1.融资渠道狭窄。首先,亚行系GMS的发起者、协调者和主要筹资方。目前GMS的项目融资很大程度上依靠亚行,旅游项目也不例外。其次是由各国政府的旅游专项开发资金进行补充。然而,这些融资渠道却远远难以满足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特别是对大型旅游设施建设乏力。相比欧洲旅游市场,次区域未能通过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进行有效融资。
2.企业角色弱化。企业本应是市场活动的参与主体,然而目前GMS旅游企业普遍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导致很多旅游项目流于形式。一方面,缺乏营造企业参与投资交流的良好平台,信息不对称下制约了项目发展。另一方面,旅游基础设施的滞后,抑制了企业旅游开发的积极性,也让许多旅游服务发展举步维艰。
(三)产品供给欠佳
1.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首先,GMS交通便捷性差。公路因缺乏定时维护和保养,多处路段已破损,制约着客货运高效流通。其次,铁路建设时间跨度大,时而停滞,如中泰铁路。由于泰方政权频繁更迭,中泰铁路项目一度被搁置。水运方面,“湄公河惨案”让人对金三角水运安全存在质疑。航空方面,各国间中转次数较多,缺少直达班次。另一方面,旅游配套设施也不尽完善。如GMS景区大部分通讯设备滞后,急需构建完善的信息网络。
2.旅游产品与服务欠佳。首先,次区域内旅游资源存在雷同现象,如泰、老、缅等国均以佛教景观为主,易造成游客视觉疲劳。其次是缺乏精品旅游路线。如越南下龙湾风景区,缅甸的万塔之城和柬埔寨的吴哥窟等都是著名景点,但是缺乏合理的路线串联。最后是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滞后。目前有关GMS的旅游网站多以介绍旅游资源、交通、住宿等概况为主,尚未建成统一共享的信息平台,电子商务“一条龙”服务缺失。
(四)缺乏品牌,营销传统
1.缺乏区域旅游品牌特色。由于地方性資源相对分割独立,GMS各国又缺乏有效整合,所以直接导致整体旅游特色缺失,并不能形成相应的旅游主题。丰富的风俗民情仅能碎片化被旅游者感知。特别是在一些国际性的旅游投资交流会上,未见GMS旅游专区,可见其作为整体旅游目的地未被广泛认同。
2.旅游营销手段传统。一方面,宣传促销力度不够,相关的GMS旅游网站模块陈旧,信息更新较慢,难以树立区域统一形象。另一方面,独特的卖点尚未被挖掘,旅游群体和需求不明确,导致同质化旅游观感,难以对旅游者产生长久的吸引力。
(五)旅游体验感差
1.签证繁冗。目前,由于GMS各国政策和法律不一,办理相关签证手续时长和花费也因国而异。据不完全统计,委托旅行社去集中办理签证和安排边检工作至少需要1个月时间。另外,各国签证费用不尽相同,极大增加了旅游交易成本,影响了潜在旅游者的旅游欲望。
2.缺乏旅游人才体系支撑。GMS各国语言迥异,目前熟悉多国语言的导游人数远远不能满足旅游市场发展的需求,导致出现了一定的语言屏障现象。同时,导游服务水平和质量也参差不齐。
3.货币兑换复杂。相比于在欧盟国家可以使用统一货币旅游,在GMS各地旅游显得复杂许多。由于GMS各国货币尚未统一,也未设立货币流通代理机构,所以游客游览需要经历频繁且复杂的货币兑换过程。同时,货币兑换也面临着汇率浮动风险,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旅游交易壁垒,阻碍了旅游消费。
四、对策与措施
(一)总体思路
要始终贯彻“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居民支持、机制保障”的总体发展思路,加快GMS旅游一体化建设,秉承“共饮一江水、合作心连心”宗旨,促进构建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
(二)政府主导,促进宏观环境一体化
1.构建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机制。一方面,建立健全次区域旅游专项法,强化法律对宏观旅游环境的约束力。同时,对旅游合作协定、行动计划等加以细化,用以指导具体事务。另一方面,强化GMS旅游发展协调机构职能,派驻国家旅游管理人员协同,编制相应项目进度报告,定期举办高层对话。
2.完善基础设施,形成高效交通网。继续推进泛亚铁路建设,依托“三纵两横”经济走廊完善公路交通网布局,充分利用湄公河“黄金水道”的水上航运,积极发展国际航线,减少航班中转,打造干线机场。
3.推动融资渠道多样化。出台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不断改善投融资环境,以GMS金融网络为平台,推进构建联合投资、统筹利用公私合作伙伴等多层次融资体系。
(三)企业参与,促进营销服务一体化
1.挖掘特色,细分市场。针对不同客源市场和旅游需求,细分市场群体,联合营销。企业以统一的品牌形象为基础,联合开拓市场,形成互为市场、互惠互利的合作新模式。
2.网络营销,构建信息平台。通过网络进行产品的宣传、包装等营销活动,完善旅游信息平台和咨询服务中心,加强与通讯运营商、银行、交通部门等的合作,开展旅游电子商务,努力向现代化旅游服务转型。
3.宣传推广常态化。革新宣传方式,制作GMS旅游宣传片、宣传手册等,提高整体知名度。主动把宣传融入经贸及相关文化活动中,向世界“发声”。其次,重视旅游营销渠道建设,在国际大型旅游活动中要求设立GMS旅游专区,推介旅游精品线路。
(四)居民支持,促进产品形象一体化
1.调动居民参与旅游活动积极性。旅游形象口碑很大程度上依靠居民参与形成。在产品形象提升中,应重视旅游的经济效益,提高居民生活水平,避免地方居民出现抵触心理,使其自觉以主人翁意识融入形象宣传行列,提供有地方特色的商品、食宿、导游及相关服务。
2.树立统一形象品牌。继续加强GMS各国的沟通合作,组织多场次区域旅游目的地主题活动,深入挖掘地方特色,归纳总结统一的形象口号,积极推介。同时建立多层次的旅游形象,从整体到目的地再到景点,在横向上注重品牌联动,在纵向上注重整合,使之成为精品形象,共同营造“湄公品牌”。
(五)机制保障,促进规划实施一体化
1.凝聚共识,规划统筹。为避免造成资源浪费、重复建设严重等问题,应抓紧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在《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发展战略》指导下,构建空间开发战略模式,凝聚社会共识,以湄公河为主要的旅游发展轴,开发旅游支线,打造典型精品核心区,形成联动发展的辐射型格局。
2.完善服务机制。一方面,简化出入境签证手续,适时增加免签证或落地签证的城市,逐步向“一国签证,多国通用”转化。另一方面,组建专门的旅游金融机构,逐步实现自由换汇,虽短时无望发行统一货币,但也可提高便利化程度。
3.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一方面,继续发挥云南旅游职业学院作为GMS国家旅游人才教育培训中心的作用,鼓励院校联合办学,培养区域性旅游人才;另一方面,各级培训机构应优化课程体系,重点对各国语言专业增加招生数量,加强旅游从业人员间的交流分享,为开展广泛的区域旅游合作积累人才资源。
4.完善安全机制。强化公安边防巡查和社会治安维稳,营造安全的旅游环境。制定严密的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状况下将各方损失降到最低。
五、结语
大湄公河次区域拥有著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将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就目前形势而言,要实现真正的区域旅游集约化发展,依旧困难重重,任重道远。
(作者单位:广西财经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