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师职业倦怠感起源于很多不同的原因,而且会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从国内多起学生袭击教师的行为出发,研究教师的职业倦怠感与学生心理的关系。通过研究探讨教师职业倦怠感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找出解决的办法,共同促进师生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职业倦怠感;学生心理;教师心理;影响
一、 引言
近年来,国内不同的地区发生了多起学生袭击教师的恶性事件。以下把这种行为简称为“袭师”行为。“袭师”行为发生横跨中小学,甚至发生在大学。“留守儿童入校劫杀老师”“四年级男生不交作业暴打女老师致其入院”“初中班主任两次遭学生和其家属的辱骂殴打”……最近发生的一起“袭师”事件是在2017年11月12日,在湖南省沅江市,47岁的中学班主任鲍方在办公室被16岁的罗军刺26刀,在被送往医院的路上,鲍方不治身亡。据统计,在被袭击的教师当中,多数是已经入职多年的教师。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按照经验来教,肯定没有错。由于工作的繁忙等等的原因,教师们往往不会留意也不会发现职业倦怠感已经产生,并且正在威胁着师生的心理健康。“袭师”行为也就是最好的证明。
二、 教师职业倦怠感的表现
(一) 教师职业倦怠感的定义
针对中小学教师这一职业而言,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付工作的一种应激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胡洪强,刘丽书,陈旭远,2015)。还有引用最为广泛的是Maslach和Jackson的定义,即事业倦怠是指“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成就感低落的症状”(吕沁,凌辉,2014)。
(二) 教师职业倦怠感的表现。
北京师范大学的许燕教授认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人们对教师奉献精神的颂词,但换一个角度看,也是对教师心理倦怠状态的生动描述。当一位教师产生心理倦怠时,会表现出如下表象:1. 生理耗竭;2. 认知枯竭;3. 情绪衰竭;4. 价值枯竭;5. 去人性化;6. 攻击性行为。
三、 教师职业倦怠感对学生的影响
每一种教师职业倦怠感的表现类型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影响。
(一) 当教师出现生理耗竭和认知枯竭的表现时。从上文解释中可以发现,生理耗竭的表现似乎只是影响到教师本身。但是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有的学者还把教师当作是课堂的主角。教师持续精神不济,会影响教师在课堂的表现,比如教师的教态、精神等等。而有认知枯竭表现的教师,则会直接影响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比如,教师的教学方法,备课是否充分等等。教师的所有这些课堂表现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课堂表现,这样学生的学习认知能力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的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绩。
(二) 当教师出现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的表现时。这个是对学生影响最严重的两个方面。教师如果有情绪衰竭,那么就会表现出对学生缺乏同情感和支持;有去人性化的表现的教师,会肆意贬损学生,疏远学生,冷嘲热讽。学生的学习的动力和认知能力很多都是来自教师的鼓励和关心。很多教师表现得最明显的行为是,会额外关注成绩好的学生,会无意间忽略成绩较差的学生。如果教师没有及时发现自己的职业倦怠感带来的这样的行为表现,又没有及时干涉,那么学生也会从心里排斥这位老师,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学生会偏科。而更严重的结果就是,如果教师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言语行为,经常用冷嘲热讽的语气和学生交流,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很有可能会发展到厌恶,甚至会出现“袭师”行为。
四、 适当的干预以促进师生心理健康发展
教师的职业倦怠感不分年龄也不分地域,但是它给学生带来的影响都是相同的。升学压力、教学改革压力、学校的不合理的管理制度等,教师本身的婚姻问题、年龄问题等等都是教师职业倦怠感的起因。因此,为了促进师生关系,建构和谐安全的校园和教学环境,社会和教师都应该采取一定措施来干涉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比如,针对教师本人,可以适当地进行个体干预。个体干预的主要方法有:放松训练、认知压力管理、时间管理、社交训練、压力管理和态度改变等。观念的改变要求个体更清楚自己的能力和机会,避免不恰当的期望积极的应对策略和归因方式。努力使自己成为内控型的人,把原因归结为个体可以控制的因素。除此之外,合理的饮食和锻炼也是很重要的。社会和学校等组织也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比如削减过度工作时间、降低工作负荷、明确工作任务、积极沟通与反馈、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来防止和缓解职业倦怠。
帮助教师消除职业倦怠感有助于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从而可以健全师生关系,避免一些不该发生的“袭师”行为。
参考文献:
[1]胡洪强,刘丽书,陈旭远.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感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哲学史会科学版),2015(3).
[2]吕邹沁,凌辉.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9).1344-1355
[3]廖传景,胡瑜,朱倩云.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职业倦怠感与社会支持的实证研究[J].教师教育学报,2015(4).
[4]吕丽芬.教师职业倦怠行为表象症状、形式、危害[J].
[5]Hossein Jenaabadi,Bahareh Azizi Nejad,Fatemeh Saeidi Mahmoud Abadi,Rezvan Haghi,Maryam Hojatinasab.Relationship of Workaholism with Stress and Job Burnout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J].Health,2016,08(01).
[6]Jun-Jie Li.A study on university teachers job stress-from the aspect of job involvement[J].Journal of Interdisciplinary Mathematics,2018,21(2).
作者简介:
李雅丽,广东省江门市,广东南方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