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慢性病规范化管理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2018-11-14 11:15任志英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17期
关键词:社区糖尿病

任志英

摘要 目的:探讨社区慢性病管理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收治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社区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社区慢病规范化管理,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慢病规范化管理有利于缓解症状,改善糖脂代谢水平。

关键词 社区;慢病规范化管理;糖尿病;糖脂代谢指标

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是由胰岛素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引起的代谢紊乱综合征[1],典型症状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可引起全身并發症,因此必须提升血糖、血脂及代谢控制水平。慢性病社区规范化管理可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水平,从而达到良好的糖尿病防治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2017年6月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2],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38~60岁,平均43.4岁;观察组男20例,女30例;年龄39~ 61岁,平均44.1岁。全部患者无认知障碍,能进行语言沟通。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门诊管理方案,即指导患者用药,详细记录患者的用药品种和用法,检测血糖血脂,依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社区慢性病规范化管理方案,具体方法如下:①为选取的患者建立慢性病档案,记录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病史及用药情况。②定期进行随访每3个月进行面对面随机访问,进行评估和分析,根据结果调整治疗方案。③对患者的病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有效的监测。④进行健康大课堂讲座,发放健康资料,主要内容为糖尿病的病因、症状、用药常识、自我检测、饮食及运动指导沙量多餐,控制热量的摄入量,以有氧运动为主,3~5次/周,30~60 min/次,150 min/周)。⑤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受到疾病长期的困扰,很多患者出现焦虑症状,因此医务工作者要耐心倾听,认真解释,消除患者不良治疗情绪,积极、乐观地面对疾病。

评价指标:分析社区慢性病规范化管理12个月后患者空腹血糖(FBP)、餐后2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猜你喜欢
社区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
社区统战与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