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外融合”体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
——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为例

2018-11-14 08:33童慧儿
浙江体育科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课外体育锻炼显著性

童慧儿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体育教学部,浙江 杭州 310018)

体育教学改革是整个高校体育工作改革的中心环节,它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健康人才的重任,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生体育意识薄弱,健身能力缺乏,被动参与体育,个性发展受到很大程度限制;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传统学校体育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体育课内与课外的脱离,致使高校体育教学缺乏整体性与连续性,尤其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处于无序状态,对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健身能力的养成受到严重影响。

根据最新学生体质健康报告指出:目前,中小学生柔韧、速度、耐力、力量等身体素质以呈现稳中向好的趋势,但大学生身体素质还是呈现缓慢下降趋势,尤其是耐力、速度和力量等身体素质下降明显[1],甚至出现跑步猝死事件,更有些学校以安全为由取消运动会长跑项目,这些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为深化高校体育改革,实施终身体育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与,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本文力图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构建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高校课内外融合的体育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学生生活方式的改变,促进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形成,从而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强化高校体育的时代性、社会性、针对性、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杭州电子科技大学1 364位2016级参加体育课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818人,女生546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阅读有关运动训练学、管理学、教育学等领域书籍,在中国知网查阅近十几年有关“体育教学”、“课内外融合”、“学生体质健康”、“体育教学”等文献资料,为研究做好准备。

1.2.2 专家访谈法。根据研究需要,对高校体育教学部负责人、一线教师一共28人进行访谈,主要针对“课内外融合”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实施方案、过程出现的问题等方面。通过访谈取得相关资料,为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1.2.3 实验研究法。抽随机选取杭州电子科技大学1 364位2016级参加体育选项课学生,通过实施一学期“课内外融合”的教学作为施加因素,活动持续约为十二周左右时间,并且在实验前、后由专项教师分别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指标进行评价。测试指标包括身高、体重、50m、1min仰卧起坐引体向上、800m/1 000m、立定跳远、肺活量。测试时间分别为2017年9月和2017年12月。

1.2.4 数理统计法。所有数据经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结果用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aired-t Test)对干预前后的各相关指标变化进行比较分析,显著性水平为P<0.05,非常显著性水平为P<0.01。

2 “课内外融合”体育教学模式构建

2.1 “课内外融合”体育教学模式构建的依据

2.1.1 落实国家教育部文件要求。2002 年教育部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2]。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又提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2016年,国务院办办公厅发《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中再一次强调:“强化课外体育锻炼。健全学生体育锻炼制度,学校要将学生在校内开展的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列入作息时间安排,与体育教学内容相衔接,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落到实处。高等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这一系列文件和政策的实施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指明方向,也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2.1.2 高校体育的协同育人理论。协同育人理论是基于协同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理论基础形成的。它指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在组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教育者合理配置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全方位合作、互补、协同,使受教育者综合素质得以提高的教育活动[3]。“协同育人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4]。所以,体育教学中整合所有体育教育资源,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使体育教学中的两个重要部分课堂教学和课外锻炼有机协同、互补、同步,营造自由、宽松、生动的体育教学氛围,使学生的身体、心理、智力、能力、人际关系等方面得到全面、自由和充分地发展,同时为学生个性发展、创新能力的发展创造条件。

2. 2 “课内外融合”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

“课内外融合”体育教学模式以“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高校体育教学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多样性。为激发学生体育参与的积极性,把高校课堂与课外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习体育兴趣,掌握运动技能、发展特长,逐渐培养高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使学生终身受益。

2.3 “课内外融合”体育教学模式教学范畴体系

课堂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有机融合为一体是课内外融合体育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通过评价的引导作用,把课外体育块纳入到体育课程体系中,使体育课程形成课内与课外融合的体育教学(见表1),从而实现体育教学最终目标。

2.3.1 课堂体育教学。课堂体育教学内容,基本上是多年来的常规教学内容,以传授学生基本技、战术,理论,身体素质锻炼方法为主,对学生的技、战术、身体专项和基本素质进行评价,以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参与课外体育锻炼。运用合作学习法、探究式学习法、网络自主学习法等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对课内学生按运动素质、技能进行分层。

表1 课内外融合教学范畴

2.3.2 课外体育活动。学生运动技能、体育锻炼意识、以及体质健康水平由量变到质变,仅仅单靠每周一次的课堂教学根本无法达到,而是需要经常性课外体育锻炼才能实现。因此,把课堂教学和课外锻炼相融合,引导学生把课堂掌握的基本技能,转移到课外自主锻炼,逐渐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培养体育锻炼习惯。为此,“课内外融合”体育教学模式课外体育活动主要包括下面两个部分。

2.3.2.1 课外阳光长跑。自2010年起,杭州电子科技实施阳光长跑活动,已经把长跑作为一种常态化机制,以形成特色。运用管理学、教育学、体育学,自创具有网格化、扁平化管理,自创兼顾性别、耐力和身体形态差异的分类分层运动强度调控的课外阳光长跑智能化管理系统,以保证阳光长跑数据获得的有效性,从而指导学生科学健身,使锻炼成效最大化,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意识、能力和习惯。长跑活动每学期持续时间12周,且每次长跑女生距离为至少1 500m,平均速度不至少1.6m/s,男生距离为至少2 000m,平外均速度不至少1.8m/s,未达距离或速度者,均不计次数。跑步结束后,学生可以在平台上查询自己的长跑数据。

2.3.2.2 课外网络约课活动。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约课系统,学生通过学号登录课外约课系统,可以在系统里实现自主选择课外锻炼时间、内容,课后也可以在系统查询自己的课程参与统计情况。约课活动内容包括所有课堂选项课项目,引导学生把课堂教学内容向课外延伸,它采用教师指导与学生管理相结合管理模式。学生根据自己闲暇时间和兴趣爱好,打破原有班级、年级,参与到课外活动中。通过网络课外约课活动不仅使学生在运动技能得到实践和提高,而且也促进学生间的交流、拓展人际交流。因为约课平台往往吸引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参加到活动中,他们都有相同的爱好,共同体验体育活动的真正乐趣,使课外体育活动氛围浓厚,提高学生体育参与的积极性。约课活动持续10周左右,要求每周至少参加1~2次,一次活动时间约40min,每次学生参加活动情况都进行相应记录且在系统显示。

2.4 “课内外融合”体育教学模式评价模式

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锻炼,强化激励与发展功能,建立多维度课内外融合的教学评价,将学生课外体育参与纳入考评体系,把阳光长跑、课外约课与课堂体育相结合,从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率与表现情况等多维度评价学生的体育成绩,从而提高学生课外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表2 “课内外融合”体育教学模式评价模式

3 “课内外融合”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实践

3.1 “课内外融合”体育教学模式干预前后学生BMI指数变化

从表3可见,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课内外融合”体育教学模式干预,男、女学生的BMI(体重(kg)/身高(m)2)指数均值有明显的下降,且t检验显示都为非常显著性差异(P值<0.01)。

表3 “课内外融合”体育教学模式干预

注:**表示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表示显著性差异,P<0.05;下表同

3.2 “课内外融合”体育教学模式干预前后学生身体机能、素质指标变化

从表4可看出,经过一个学期的“课内外融合”体育教学模式干预男生耐力素质、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50m、引体向上指标均值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t检验为均显著性差异。

表5显示,经过一个学期的“课内外融合”体育教学模式干预女生的各项指标均值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耐力素质、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仰卧起坐、50m跑指标t检验为均非常显著性差异;肺活量指标成绩虽有提高,但未见显著性差异变化。

表4 “课内外融合”体育教学模式干预前后男生身体机能、素质指标变化表

表5 “课内外融合”体育教学模式干预对女生身体机能、素质指标变化表

3.3 “课内外融合”体育教学模式干预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分析

表3-5综合可见,一学期的“课内外融合”体育教学模式干预后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且产生显著性差异变化,除女生肺活量指标外。分析其原因,从运动生理学角度看,学生参加一次阳光长跑或者课外约课活动,从准备到结束,整个过程在30~40min左右,属于有氧运动。经常从事有氧运动的人,身体内血清甘油三酯含量会下降45%左右,运动中体内射血量增加62%以上,身体的脂肪明显减少[5],改善学生身体形态和身体成分。因此,通过一个学期的“课内外融合”体育教学模式干预后,学生脂肪含量下降,体重值下降,而大学阶段身高基本停止增长,导致学生BMI指数下降。同时,学生在多次课外体育锻炼中,身体逐渐进入工作状态,肌肉以及韧带不断地在奔跑中被拉伸、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肌肉力量、肌肉柔韧性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另一方面,课内外融合教学模式下,把体质健康测试指标中的50米、仰卧起坐引体向上、800m/1 000m纳入到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中,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参加锻炼,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课内外融合”体育教学模式既拓展了体育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丰富学校体育文化生活,也满足不同学生多种身心需要,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谐发展,符合现代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4.1. 2 “课内外融合”体育教学模式把为了真正实现课内外相结合,充分发挥评价的目标导向作用,将学生课堂学习、课外锻炼参与活动率和表现情况等方面全纳入到体育课程考评体系中,全面激发学生体育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慢慢由强制性变为自愿性参加体育锻炼,推进了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

4.1.3 “课内外融合”体育教学模式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有一定的促进效果,测试指标: BMI指数、耐力素质、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50m跑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提高,且显著性差异变化。

4.2 建议

4.2.1 创造良好条件,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与意识。学生如果拥有良好的体育意识,便会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我要练”远比被动地“要我练”锻炼效果好。

4.2.2 整合校园各种优质体育资源,提高体育资源的综合利用和高效配置。“课内外融合”体育教学模式对体育资源的要求较高,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合理利用资源,开展各种多元化体育活动,形成本校特色。注重校园体育文化营造与建设,形成良好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运用多种方式鼓励或吸引学生参与阳光体育活动,让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寝室、走向操场”。

4.2.3 课外约课系统作为课外教学软环境的一种尝试,在互联网时代具有很好的适应性。作为一种衔接课内、外教学载体,充分发挥互联网+体育竞赛的功能,把竞赛与教学结合,从而吸引更为众多的学生参加各种体育竞赛,也可以将学生可量化的体育锻炼纳入体育课程“过程性评价”,这将有利于促进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

猜你喜欢
课外体育锻炼显著性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小满课外班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统计学表达的要求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图像序列的显著性目标区域检测方法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关于论文统计学分析结果描述的规范:多组数据的单因素分析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