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玉
四川南充市南部县群龙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创造离不开积累,创造需要一个学习、准备、酝酿、迸发的过程。初中生由于年龄特征和知识面的限制,要想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一下就变得思维灵动、想象丰富、表述准确生动那是不可能的。创造性阅读如果没有必要的积累作基础,学生的分析与判断就往往是单一与肤浅的,学生的观点与表述也会苍白与模糊的,这何来创造性?创造性阅读就需要一个日积月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过程,需要“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的境界。
积极拓展阅读面、拓宽阅读渠道是学生积累知识、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手段。《课标》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0万字以上,除了语文课本提供的素材外,《课标》中规定的80篇 (段)要求初中生背诵的优秀诗文、推荐阅读的120篇(段)古诗文、现当代优秀诗文都是学生应当涉猎的读物,此外,教师还要积极鼓励学生阅读适合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包括政治、历史、文化和科普科幻等各类读物。“词源笔下三千牍,武库胸中十万兵”,学生在亲近自然、接触社会、人际交往中,积累真切的生活体验,就会像种子吸收了水分,创造力的萌动就不可压抑。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能力,就必须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题,多质疑,因为提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末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体现。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一个人具有创造潜力的重要标志。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更要善于启发学生对一些问题从不同角度去进行思考、质疑,然后提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如《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课文分析中认为胡屠户是个贪财如命,趋炎附势的小人,我在教学这一篇课文时,有位同学提出了一个不同的见解,胡屠户骂范进,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能简单地说从他对中举前的范进的态度上就说他是个小人。这个主张一提出,马上引起了争议,有的同学说,胡屠户这个人,从做为范进的岳父的角度来看,他是个好岳父,因为换谁在他这个角度,有了范进这么个只会死读书不会生活的女婿,都会责骂范进,这也是恨铁不成钢的表现。这时,又一伴同学提出了一个主张:胡屠户为什么不让范进也去做屠户,光骂他又有什么用?这时,又引起了一片争议。学生的创新思维完全被激活,他们提出了许多问题。此时,教师适时组织读议:“同学们,让我们再读课文,然后将你们所提的问题与当时的现实情况进行对照,看看怎样更准确地评价胡屠户!”经过讨论交流,学生充分认识到,在当时这种情况下,胡屠户由于深受到科举制度的毒害,中了举的范进在他眼里就是好的,有前途的,没中举的范进在他眼里就是不成器的,没有用的,同时也决定了他只能让范进在科举这一条道上走下去,而不能有其他的想法……这样通过学生自已质疑,自已解惑,不但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活跃了思维,激发了创新意识,培养了创造能力。
学生能发挥与众不同的想象就是创新,就是创造的雏形,而发散思维能力正是创新的基础,也是一切发现和发明的基石。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机会,精心选择一些发散点,培养学生创造想象的能力,如对有些充满诗情画意的古诗文,就可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画一幅能够表达出诗意的图画。例如,我在教学古诗《天净沙·秋思》时,学生就如何在画中表现“小桥流水人家”一句的诗意展开了讨论,各执一词,争执不已。有的认为应该在房子旁边画一座桥,再画一条小溪绕屋而过。有的认为小溪不应绕屋而过……所有这些争议对诗句的理解似无关联,怎么画都无所谓。但可贵的是,它能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能训练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有道是“接触者,不等于接受者”。学生接触课文了,并不见得就开始用整个心灵去感受、体验、领悟课文艺术形象了,再加上学生生活的时空与文中的时空差距,往往使学生与课文之间存在着“隔”,这种状况下,学生读课文好比隔着纱布划火柴,难以产生共鸣、难以产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就要把创造的权利和机会还给学生,充分提供学生展示创造能力的舞台让其锻炼、提高。譬如:
创设情景是指教师有意利用环境、情感、艺术等因素来调动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以协调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掘人的生理和心理潜能,它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拓展思维空间,使学生更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和创造活动中去。譬如我在教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单元《雪》、《雷电颂》、《海燕》等课文时,我在课前精心准备了北方的雪景、雷电与暴风雨、海燕与大海为主题的多媒体课件,在阅读教学中适时播放给学生欣赏,学生在声、光、电多种手段营造的氛围中情感被迅速激发,想象的翅膀也不断翩飞,学生的创造力也变得活跃而灵动起来。
学生创造能力需要激发和引导,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善于开展各种兴趣活动,以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因为有趣的阅读教学活动不仅能打破课堂教学的沉闷,而且可以启发学生心智,增进学生思考,在思维发展的同时激励学生再创造。例如在语文课前,我和学生通过共同选择与新课内容相关的歌曲,要求学生在听唱的过程中用心感受,并结合文章内容谈出自己的心得体会,从而加深、升华对课文思想感情的理解和认识。如我在教《愚公移山》这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感受《愚公移山》这首歌曲的旋律和意境,学生在欣赏中不由自主的产生了对愚公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播下了不为艰险勇于克服困难的思想种子,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来谈谈如何做当代的“新愚公”时,同学们的意见可谓异彩纷呈,创造的火花不断闪现。通过这些,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鼓励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品味语言是阅读的重要环节,对语言的品味,常常是通过朗读来体现的。但是,当前有些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时,往往过分地强调朗读的技巧性,从而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潜能。一位教师上 《坐井观天》一课时范读了青蛙回答小鸟的一句话:“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教师范读后还给这个句子加上了朗读重音和停顿的符号,让学生机械地练读。随后抽查几个同学,的确达到了“众口一调”的效果。正当教师窃喜之际,一位学生大胆地站了起来。也读了一遍,结果读得疙疙瘩瘩,类似口吃一般。教师甚为不快,问他为什么要这样读?该生回答说:“青蛙整日独自呆在井底,不与其它动物来往,不但见识少,而且连说话也不流畅了。”这个学生的理解不是很有“创意”吗?
著名的语言家吕叔湘先生认为学习语言的一般过程是模仿——变化——创造。就学生阅读的目的而言,主要是通过课文这个“例子”达到运用语言的目的,也就是达到了人们常说的抛课文之“玉”引学生之“玉”的效果。而在阅读的同时,穿插各种小练笔的活动正是达到上述目的的极好途径。例如在教授七年级上册《人生寓言》时,在引导学生读懂寓言后,花了近一节课时间和学生一起探明寓言的本质,然后鼓励学生写寓言。起初我还真担心学生完成不了,结果一看学生的作品,我大喜过望——独特的构思,大胆的想象,巧妙的对话,清晰的道理,连办公室的老师们都在啧啧称奇。接下来的一堂展示课让全班学生在寓言故事中徜徉,既愉悦身心,又学会写作,还增加了信心,我陶醉于其中。又如我们学完《雨说》这样的现代诗后,可以让学生把它改写成小散文;在学完《小石潭记》这样的小游记后,可以让学生把它改写成一篇导游词,老师如经常设置这样的小练笔,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丰富他们的语言,还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从而带领他们一步一步地走上创造之路。
创造性阅读是阅读活动的归宿,《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只要教师充分尊重和突出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拓展途径,改善教法,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是会不断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