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超/淮北师范大学
高等职业教育,简称高职。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从上世纪末起非师范、非医学、非公安类的专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应逐步规范校名后缀为“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而师范、医学、公安类的专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则应规范校名后缀为“高等专科学校”。 “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为高职院校的特有校名后缀,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习惯及培养高质量的高职学生就成为当今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
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是由习惯的性质以及所受培养所决定的,表现在三个方面:
学习习惯有利于学习策略的形成,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益的重要条件。
从学生心理发展过程来看,是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发生深刻的影响。
1、学习者个人因素
一个人的学习好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小时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受用终身。小时候能做到按时上学,按时做作业,按时课后复习,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会持之以恒。相反,从小就拖沓,不能按时上学,按时做作业,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也会养成不良习惯。大专生大多是由于高中未能上好的学校接受好的教育或者高中三年内没有养成好学习的习惯,导致未能进入本科院校继续学习生造,造成高职类院校录取的学生普遍没有很好的学习习惯。
2、外部环境因素
外部环境主要因素包括家庭和学校。家庭因素对习惯养成影响因素大致包含四个方面:第一,家长事事包揽。很多家长认为让孩子自己做点事,就会影响和耽误学习。因此事事由父母包办,不注重锻炼孩子自身的独立性。
两组ATG5基因rs6568431多态性位点的等位基因型频率以及基因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多态性位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学校的督导评价
学校要组织督导评价小组,将学习习惯的培养评价纳入督导评价。形成学校、班主任、教师、学生四级督导评价体系。学校以学期为单位,学期末进行考查,确定学习习惯养成的效果,积极做好记录,进行长期追踪调查。
4、校要进行奖惩措施
(1)对学习习惯表现好的同学,在学期末可以给与“优秀学习习惯之星”的称号,以资鼓励,让其他同学以优秀学习习惯的同学为榜样。
(2)对学习习惯表现良好或者变现差的同学,老师要积极与这部分同学交流,帮助他们分析自身的不足,给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慢慢养成良好的习惯。
根据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学习动机是发动和维持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它对学习具有启动、维持及定向作用。高职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必然也受着这一原理的支配。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良好的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起促进作用。因此,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教师的教学成效以及学生的成功来说是非常重要。
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动机是指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外部动机是指人们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不在活动之内,而在活动之外。
1、影响学习动机的内部因素
认知心理学观认为,影响学习动机的内部因素包括学生的自身需要与目标机构、成就与年龄特征、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个别差异、学生的志向水平和价值观、学生的焦虑程度。对于高职生而言,影响他们学习动机的内部因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定位低,缺乏学习目标。
高职是大学中最低的学历,虽然也叫高等教育,但他们专科的学历会让他们感觉到自卑,毕竟没有考上本科院校学习,自我定位比较低,自己觉得能力各方面不如本科院校的学生,所以也没有很好的学习目标,自己也对自己放松,很多学生觉得混毕业就行了,这些限制了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的发挥。
(2)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渺茫,没有自己的规划。
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很多单位、公司都是看学历,学历是第一敲门砖。高职生由于自己的学历低,本身带有自卑感,觉得自己总是比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差很多,做什么都不如别人。找不到自己身上的优势,久而久之,对自己的未来也是觉得希望渺茫,也不想规划自己的人生,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
(3)学习兴趣不浓,上课学习质量不高。
由于好多高职生是由于高中学习就不是很好,所以未能考上本科院校,这几年国家的高职分数最低分降到180分,所以,收的学生质量也不高,好多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上课玩手机,下课打游戏看小说,这种恶性循环导致学生学习没有质量,自暴自弃,无心学习。
2、影响学习动机的外部因素
学习动机的外部因素,受他人的社会情感影响 (关爱、尊重、鼓励) 以及外部环境的刺激(家庭、学校、社会等)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于高职生,影响其学习动机的外部因素可以归纳为几个因素:
(1)来自家庭的影响。很多学生上高职,首先由于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好,又在父母的压力之下选择了高职院校,于是,学生勉强远离家乡求学,以往在高学中三年的紧张学习生活让踏入大学校门的高职生萌生了放松的想法。父母也因为孩子上了高职算是成年人,关注的焦点大部分是孩子的生活而不是学习。
(2)来自社会的影响。社会环境对高职生影响也非常直接。主要体现在就业政策、就业形势等方面。中国是人口密集型国家。选人用人大多一学历划分。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直截了当地说:“教育无非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道德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北大教授康健认为,“习惯养成本身是属于教育,不是属于管理的,也不是属于处罚的。”教育家洛克在很早以前也就说过:“事实上一切教育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培养人的良好习惯。”
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不良,目前大学生课外活动的丰富多彩,同时学生热衷于社会实践实习,导致学生课外阅读率普遍偏低,甚至有下降的趋势;访问也发现不少学生只重视课堂上的认真听讲、课后完成作业,而忽视了课前预习和课外阅读等课外学习习惯的养成。其原因比较多,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意识到预习和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是学习的第一步,更是学生成功的起点。
“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积。”环境因素对一个人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高职大学生具有潜在的学习能力和热情,学生群体一旦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学生会处处感受到认真学文化、讲科学、求知识的强烈氛围,就会产生人心思学的巨大吸引力和好学有为的驱动力,会对个人潜在的学习能力和热情产生正向激发,使学生的习惯受到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很快地开始养成。
针对高职学生学习习惯差、学习动机普遍不强的状况,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其背后的原因,不能仅仅以过去的观点认为是高职学生由于学习差,所以不爱学习所导致的。我们要针对研究发现的不同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对应措施,切实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动机,努力培养一名优秀的高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