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石婷
江苏省沭阳县耿圩初级中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是新时代、新课标对初中数学教学的新要求,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角色转变,也是数学教师面临的值得研究的课题。教师角色的转变,不是淡化教师的作用,而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初中数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教育学生、陶冶学生、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课堂上,有些教师往往是“一人课堂”,从上课讲到下课。学生们机械地听课、记笔记,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长期缺少互动性使得学生的学习变得机械、枯燥、沉闷、压抑,容易产生厌学的心理。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此时教师要考虑做好数学学习“引导者”的角色。
教师要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好引导,针对不同学生的数学基础,合理选择所教的内容。在对全体学生教学时,不能围绕尖子生转,反而更要注意那些发言极少的学生,给他们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探究中来。例如八年级数学上册“因式分解”这部分内容,课本设置为一课时,我们可以将其分成三至四课时,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以便为高年级的学习打下基础。教学时设计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让基础薄弱的学生回答,使他们拥有成就感,增加学习的信心。
《数学课程标准》为了适应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环境的教学需要,给出了基本的教学内容和教育资源,这必定是有限的,教师必须学会开发课程资源,才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作为转变教学方式一个方面,开发课程资源,要求教师摒弃传统的“抓纲务本”的教育理念。为此,数学教师应该注意:
第一,注重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引导学生走出课本,走出课堂,在现实情境中捕捉数量关系,善于搜集、处理信息,通过读报刊、看电视以及上网、去图书馆等方式去查阅资料、搜集信息,以此丰富课本、丰富课堂。学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对数学的感受是深刻的。当然,教师的作用也是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第二,注重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所谓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所谓生成性课程资源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在师生共同交往中产生的情境、问题等,如思维的碰撞、意见的分歧、情感的交融等。数学学习中所提倡的揭发多样化,思维多样性,就是力图实现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为课堂学习提供不同的可选择的课程资源,供同伴选择、分享。教学中充分利用好生成性的课程资源往往能使教学过程富于创造性和乐趣。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拥有权力,教学目标、内容、学习方法的设定都由教师负责,学生则处于完全被动的学习状态,学生的责任就是应试。而素质教育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所以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转变,使课堂教学在师生共同参与、平等互动中进行,激发和挖掘学生潜在的表现欲,使他们在互动中处于兴奋的状态,“润物细无声”地接受教育,实现快乐教学、快乐学习。另外,教师应注意学生个体与整体的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研究切实可行的教育方式,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使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初中数学《中心对称图形》这一节,可以以学生喜欢而又简单易学的小游戏开始:“甲乙两人做游戏,轮流往长方形桌面上平放大小相同的硬币,硬币不能重叠,谁能放下最后一枚而使对方没有空处可放,谁就获胜。怎样做才能一定获胜?”让学生思考,如果学生有想法,就让他们尝试说明;如果学生没有思路,教师则适时提出该问题与本课将要学习的知识的联系,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思考。
教师思想观念的更新。首先,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师要摆脱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其次,教师要认识到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和地位。能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课程改革中来。第三,教师要认识到:“数学素质教育”的提出,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需要。而“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提出,要求教师的教学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要真正理解:“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世纪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第四,教师要认识到在未来社会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比获取知识本身更重要,获取信息的方法比获取信息本身更关键。教师给学生的应该是方法库,工具库。教学模式应是:知识,素质,创新能力的三维教学模式。
教师在新程下要与新课程同行,要在新课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并将这种发展的成果用于新课程的建设。教师要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不需要从教育教学规律出发给自己的工作和作用定位,而且需要了解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新期待,进而形成新的教育教学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