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荣艳
江苏省沭阳县龙庙初级中学
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弊端之一是课堂提问过于频繁却没有衡量标准,一些老师把对数学问题对学生的提问的问题多少作为一个课堂学习活动精彩的标尺进行定性,但是忽略了极为重要的教学重点难点的理解,让课堂变成了一个问答课。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反映自己得不到老师的照顾,没有给自己更多的机会去回答问题,让自己俨然成为了一个听众。怎样让初中课堂变得更加有有效率呢?
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能够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有利于启动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谐的课堂氛围,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各方面的意识,也可以为教师进行课堂提问创作良好的情境。另一方面,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说出自己的见解,从而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新课标的要求,一切以学生为主,营造良好的提问情境,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加地突出,在学习方面的习惯更加地良好,一些创新型的教学方法随之而来,并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因此,数学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创新型的教学方法,如,设置问题情境,对学生的主动提问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有一个十分轻松、和谐的提问环境,进而促使学生更有提问的兴致。例如,在学习“函数及其图象”时,教师可以先设计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通过超出想象的结果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和欲望。之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个数学问题,让学生对这一数学题目进行思考与探究,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将自己在自主探究与分析中的疑问大胆地说出来。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使学生有一个正确的提问方向,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函数及其图像。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的问题要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设置问题。问题的难度要适中,既不能太容易,让学生不思考就得出答案,也不能太难,让学生找不到思考问题的途径。要根据学生的 “最近发展区”,让学生经过思考、交流后得到问题的答案。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能够对问题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印象也会更加深刻,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如在学习“二次函数及其图像”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一次函数图像的特点,如何更快速的确定函数的最值等问题,可以根据典型的例题,进行层次性的提问。(1)作出 y=x2,y=ax2,y=ax2+b 的图像。(2)根据三个图像,观察系数a和c对图像走向的影响。(3)观察三个图像的对称轴、开口方向、顶点如何变化。通过类似层次性的提问,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让学生在启发中不断学习,同时也利于学生掌握类似问题的规律,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灵魂,缺少启发性的提问是无意义的提问。因此,师所设计问题要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教师要把新的知识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让学生不但了解是“什么”,且能发现“为什么”。教师通过这些有序的启发提问,给学生提出了思考探索的方向,使课堂教学更加顺利,更有效。
当遇到难度较大的问题时,教师应当降低思维的难度。比如在方程解析和数列教学的时候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到深,层层递进,有层次,有节奏,前后衔接,相互呼应和逐步深化,这样才能使学生围绕“总问题”,逐步深入地开展探究活动。
学生往往会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尤其是在数学学科,他们往往热衷于大题、难题,疏忽对小题的思考与研究。为此,教师要适时地从小题研究入手,并进行拓展性的“问题”设计,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取得“小中见大,揭示规律”的教育效果,这就是“问题”设计的深刻性。
初中数学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与低,课堂导入环节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优质的教学导语如同磁铁一般,可以瞬间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强烈求知欲等。因此,为了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需要利用提问进行课堂导入。利用提问法进行课堂导入,主要是指针对教学内容,提出一个或者多个学习问题引发学生学习思考。在实际使用提问法进行课堂导入过程中,教师需要全面把握知识的衔接性,在保证知识衔接性的基础上,精心设置学习问题。需要注意的是,课堂导入问题必须要是学生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已有的学习基础,但是其问题又是学生无法表述完整全面的内容,合理掌握学习难度,在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基础上,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教师在教学《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提问法”导入课程教学,如:“假设你手中有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但是如果任意摆放能重合吗?该怎样做它们才能重合呢?”借助这一教学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需要注意的是“教无定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必刻意使用“提问法”。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创设温馨、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尽可能避免固定化的教学活动。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这一课时,教师需要有意识的教学学生相关数学技巧,为学生提供一些数学条件,引导其自主提出学习问题,围绕学习问题激发学生数学思维,帮助学生逐渐掌握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的方法,并借助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比例尺,由点的坐标变化,科学判断点的平移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