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工程学院
大学隐性德育教育是指通过营造一定的校园认知环境,使学生接受潜移默化的德育熏陶,实现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隐性德育的载体,能够通过多元化的文化活动对学生形成思想启迪。所以高校应当设计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进而增强学生的认同感。
大学校园是主流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观传播的重要阵地,积极开展德育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所在。特别是在经济转型之际,社会范围内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容易给学生造成思想上的腐蚀,德育教育的深入实施对学生增强明辨是非能力、避免陷入思想上的误区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传统的显性德育教育相对直接,单纯采取说教式的教育,学生往往不易接受,甚至产生抵触心理。所以隐性德育工作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1]。
隐性德育具有潜在性和渗透性的特点,更利于贴近学生的内心需求,使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共鸣。隐性德育倡导学生对校园活动的广泛参与,通过深入到实践当中,塑造思想品格,在活动中吸收道德知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德育教育内容的扩展以及教育效果的升华。这种间接式的德育教育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内容体验,在耳濡目染之中净化心灵,提升品德修养。
第一,思想启迪。思想层面的引导和启迪表现在对学生爱国主义、理想信念以及思想观念的作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科技日新月异,生产生活领域都发生了巨大改变,由此也导致消极思想观念的传播。校园文化建设通过隐性德育教育,可以给予学生积极的文化熏陶,增强学生的精神力量。
第二,价值引导。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其价值观、人生观的塑造对学生今后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价值观具体表现为价值取向以及具体的价值判断标准。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多元化的活动组织,可以对学生形成深刻的启发,为学生树立价值观的典范,规范其价值取向,陶冶其道德情感,凝聚其意志品质。
第三,行为规范。德育教育不仅在于对学生思想精神层面的引导和规范,同时还体现在学生的行为上。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可以采取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吸引学生的广泛参与,从中为学生树立模范榜样,激发学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帮助学生更好地规范自身的言行,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人格塑造。
为推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隐性德育的功能,今后大学应加强隐性德育资源整合,设计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创建多元的互动交流平台。
第一,加强隐性德育资源整合。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有着丰富的隐性德育资源,包括图书馆、展览馆、音乐厅、报告厅、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都是隐性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完善基础设的同时,大学应当进一步明确隐性德育教育的目标,以现有设施为基础,加大科技创新以及社会实践相关活动的资金投入,充分发挥文化载体的激励和引导作用,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开阔学生视野,从而使隐性德育资源与教学活动实现更有效的对接,促进教学活动的延伸。
第二,设计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文化活动是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宝贵的实践体验,对学生获得教育启迪、深化道德认知、塑造品格修养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大学应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设计符合学生兴趣和需求的文化活动,例如科技创新展览、主题文化节、社会公益实践、行业观摩、文化长廊搭建、专题讲座等活动不仅能弥补日常教学中的不足,还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增强审美能力,规范行为,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第三,创建多元的互动交流平台。大学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离不开互动交流的支持,隐性德育的实施更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表达心声。因此,大学应当努力构建文化互动交流的平台,通过网络环境塑造与心理咨询引导等途径,帮助学生解决心中的疑惑,树立积极的心态。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微博、微信的使用更是成为一种常态。大学要善于发挥微博、微信平台的舆论引导作用,及时根据学生的思想动态、社会的最新情况,给予深入的解读和分析。另外,大学应当设立专门的心理辅导与咨询中心,不断为学生提供服务支持,鼓励学生敞开心扉,在交流中增进学生的信心,培养学生的乐观进取精神[2]。
隐性德育的形式不仅易于为学生所接受,而且学生从中获得的知识和感受更为深刻,对学生心理疏导、人格塑造、行为指引的作用尤为显著。因此,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当充分重视其隐性德育功能,积极整合资源,组织活动,搭建载体,做到以人为本,更好地培育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