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现阶段,社会各界对于大学生的素质问题较为关注,而且社会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而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自身的心理素养、艺术素养,并且能够促进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发展。而大学思政教学是帮助学生明辨是非,进行思想熏陶的主要场所,因而了解大学思政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落实情况以及人文素质教育在思政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有重要的意义。因而本文将立足于我国大学思政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落实现状,具体阐述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思政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期能够有助于人文素质教育在思政教学中的有效落实。
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较为广泛,其主要指的是通过对人们进行多方面多学科的教育(包括心理学、美学、法学、哲学等),促进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并有效的促进人们的审美意趣、心理健康水平、基本政治素养的提高。虽然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注重人文素养教育在思政教学中的落实与发展,但是现阶段我国大学思政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的落实与发展仍处于一个起步阶段,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国大学教育当中仍然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学生的人文素养的要求不高,因而也间接地忽视了人文教育,尤其是思政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落实。由于学校出于学生升学率以及就业率的考虑,往往会将学生的专业课程的开展放于学校管理的首位,而素质教育相对处于一个较为弱势的地位。但是这种轻人文素质教育,重专业技能教育的观念,很容易造成学生自身发展的一些问题。首先,这种培养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可能会导致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出现心理承受能力弱,适应能力不强,进而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其次,这种培养方式下成长的学生的基本人文素养较为缺乏,有可能对其以后的发展不利。
第二,学生对于思政教学的主观认识不足,大部分学生往往将其作为一门不重要的课程。认为在思政课堂中可以不必像专业课程那样用心,还有很多学生认为思政教学就是走个形式,对自己个体的发展没有任何促进作用,这种认识也在制约着人文素质教育在思政教学中的落实。
第三,由于学生思政课程的开设不多,教师比例也相对较少,因而教师队伍建设中可能出现缺少具备高人文素养的思政教师,而这种教师人才的缺乏也会导致学生的投入度与积极性,这也会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落实产生一定的限制作用。
现阶段我国人文素质教育在思政教学中的应用落实程度较低,为了进一步加强思政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落实,提高学生对其的重视程度,有效的促进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则需要加强学生以及思政教师乃至于学校管理人员对于人文素养教育在思政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下面将具体介绍人文素质教育在思政教学中的作用:
大学作为知识传播的集散地,天然就拥有这良好且重组的人文资源,包括传统文化、思想观念、科学技术等方面。如果在思政课堂中教师能够秉持着素质教育的理念,重视大学自身所具备的人文资源,并巧妙地利用这些原本就天然存在的人文资源来进行相应的研讨探究从而形成奇特又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引导学生正确了解自己,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并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健全人格,不断完善自我。在此基础上,能够有效的改善思政教学的课堂氛围,加强学生对思政教学的兴趣。
在思想政治教学课本中所涵盖的知识面非常广阔,涉及到历史、政治、名族传统习俗、自然、宗教、经济、人与社会的关系、道德观念以及环境保护观念等多面的知识,而人文素质教育则有助于将思想政治教材中原有的人文知识更好的传递给学生,拓展学生对于人与自然、社会文化的多方面的知识,而这种知识的获取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乃至于从多个方面寻找最优的问题解决途径。
由于每所大学都有自己所特有的人文素质教育资源,比如自己所独有的校训校风、自己所特有的建筑风格以及校园氛围,这些特有的人文素质教育资源极大的丰富了思政课堂的内容并且有助于思政课堂的建设,在促进学生生活的丰富性的基础上有效的提高思政课堂的时效性。
思政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有助于思政课堂教学氛围的改变,有助于思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课堂建设并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学生从多方面看待问题的能力,因而需要加强大学思政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邓娜.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理论观察,2014(07).
[2]孙力.在大学思政课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