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感悟

2018-11-14 19:43■/
长江丛刊 2018年18期
关键词:内化品德行为习惯

■/

公主岭市岭南小学

小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解放学生思想、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阶段,而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教育教学所包含的一门重要课程,随着新课改的贯彻落实,为了满足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根据当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实际情况,要结合不同学生在性格、思维、学习能力等方面的明显差异,优化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方案设计,以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技术为中介,让学生内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现实意义

(一)依托内容优化,激发学生的共鸣

品德与社会教学是构建学生心灵世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品德与社会教学所涉及教学内容的优化,需要教师在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和素质的同时,深入研究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相关材料,挖掘社会生活中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具有积极作用的素材,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优化创新,精心设计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案,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水平的提高极为有利。基于角色扮演对小学生的极大吸引力,结合对不同学生性格特征与学习能力等各方面的全面分析,让学生自由组合以教材为基础,对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教材中表象鲜明的课文进行完整表演,通过分析课文中不同人物的性格等,鼓励学生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教材内容与社会经验相结合,对教材中的文字进行具象化表演,增强学生从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获得感悟,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针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材中“我想要我能要”这一章节的教学,教师结合自己的社会生活经验,以“我想要我能要”章节的内容为基础,编排课本剧,将教室模拟成商店,根据文章中不同人物的性格及相关要求,由学生分别扮演爸爸、妈妈与星星等文中角色,利用课本剧表演激发学生的共鸣,让双方借助适宜的方法说服对方,促使学生从课本剧表演中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在表演结束后的讲评阶段,将教师点评和学生互评进行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思考在遇到相似情形时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促使学生的思想道德认知向行为内化,以便达到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目的。

(二)依托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情境教学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实施,对增强学生体验,引导学生以品德知识内化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当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普遍偏重于理论的情况,教师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转变,深化新课程标准,利用情境教学法开展品德与社会教学,以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的设计为依据,以教学内容优化为基础,以多媒体与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为手段,科学创设一些道德认知冲突的教学情境,利用情境创设引发学生思考,促使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此外,基于教学情境的创设,以及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优化创新,小学教师要以品德与社会的生活化教学为目的,结合教学内容和社会生活现象,设计具有积极意义的辩论题,组织学生在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开展辩论赛,在充分考虑不同学生思维能力与性格等各方面的基础上,将学生分为正方和辩方,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大胆想象,从而实现对学生辨识能力、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培养。

(三)依托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知行合一是明理与内化行为的紧密联系,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强调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小学阶段思品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规范学生行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课堂教学主要适应于理论教学,教导学生社会生活中的相关常识和事理,在引导学生行为方面的作用不佳。利用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明理后向行为方面的内化,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实现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知行合一”,促进小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识向行为的内化,是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变革方向,推动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生活化教学。素质教育背景下,基于从性格、心理、行为等方面对小学生进行全面培养的目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要遵循教学素材来源于社会生活,也必将回归现实生活的原则,将生活化资源导入品德与社会教学,将教材内容与社会经验进行有机结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大力引入生活元素,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明理后能够将所学的知识更快向行为内化。同时,基于榜样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建设与习惯培养的重要作用。

三、结语

品德与社会教学在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与辨识能力等各方面的培养和提高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求教师与学生提高对思品课的认知,以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为依托,结合社会实践,激发学生共鸣,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全面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从而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雷明铁.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走进学生心灵的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2017(12).

[2]郑桂春.让历史走进学生的心灵——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历史题材的有效教学[J].教育艺术,2015(12).

[3]闫文丽.如何让《品德与社会》教学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走进学生的心灵[J].小作家选刊,2017(11).

猜你喜欢
内化品德行为习惯
红色旅游地文化氛围生产与旅游者价值观内化关系研究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武文宝:品德传承三晋文化 精心酿造善美智爱
农村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探究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从知识内化视角看翻转课堂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