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启发式为主的教学”的认识

2018-11-14 16:42:08董会明
长江丛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原则教学方法探究

董会明

所谓“启发式为主的教学”就是以启发式教学为主体,兼以探究式、讨论式和参与式教学的教学模式。它是教学方式的发展方向。

那么在实际教学当中怎样运用“启发式为主的教学”呢?具体实施启发式为主的教学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呢?

一、备课中遵循的原则

(1)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我们以往的教学很多时候都是面向一小部分所谓“尖子生”的,这样绝大部分同学在课堂上“无话可说”,造成了几个学生“一言堂”的局面。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分层设计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思考发言,争取让尖子生吃饱,让中等生吃好,让后进生吃了。(2)精通课程标准的原则。教师要经常学习《新课程标准》,要领会和掌握课标,增强驾驭教材的能力,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只有深刻领会课标精神,我们才能得更好,看得更远。(3)目标明确的原则。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让学生有所得,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在设计教学之前就要明确整节课的目标是什么。目标不宜过多。在完成知识技能目标的同时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这样学生就会学有所得,积少成多。(4)优化教学方法的原则。我们所说的“启发式为主的教学”不是说每节课必须都要用到这几种教学方法。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当中,情况千变万化,有时不可预设,我们要善于优化教学方法,要学会根据教学实际和课堂情况进行选择。我们可以选择一种教学方法为主,也可以选择两种或三种教学方法同时进行,甚至该讲授时就要讲授等等。总之,我们要学会灵活机动,切不可将教学模式化、僵化,否则,我们的研究就会停滞不前,起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陷入僵局。

二、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1)调动学生主动性的原则。(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动手,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原则。(3)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原则。这点尤为重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握课堂,增强课堂调控能力,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思想的闪光点,及时与自己的教学思路相结合甚至做出调整。(4)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究欲望的原则。开展启发式教学重在引导学生思维。能够引导学生思维受多种因素影响,不断吸引学生在课堂集中注意就成为了一节课成功的前提。一个个好的情境的创设,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思维,激发其学习热情,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促进个性发展。(5)开放课堂,发掘自主探究潜能的原则。在富有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中进行实验探究。这是教学的关键步骤,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拟定合理的研究计划,选择恰当的方法。同时,要求教师提供一定的实验条件或必要的资料,由学生自己动手去实验或者查阅,来寻求问题的答案,提出某些假设。这时,教师起到一个组织者的角色,指导、规范学生的探索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由单个学生自己完成,也可以由教师将学生分组来完成。要注意培养学生寻求合作的团队精神。经过探究过程,学生要把自己的实验过程或者查阅的资料进行总结梳理,得出自己的结论和解释。不同的学生或者团队可以就同一问题提出不同的解释或看法。他们要能够将自己的结论清楚地表达出来,大家共同探讨。(6)学生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的原则。(7)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主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的原则。(8)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活动能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调适的原则。(9)师生关系和谐融洽的原则。

三、课后需要遵循的原则

(1)留作业的原则:因材施教地留作业。要给不同层次的学生留不同层次的作业,不留反复练习过的枯燥的作业,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2)密切关注讨论的进程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引导的原则。(3)及时批改作业,及时反馈的原则。(4)反思教学得与失,总结经验。

四、评价原则

(1)公平公正的原则。(2)要充分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及时发现优点,特别是善于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的原则。(3)多方面、多角度评价学生的原则。我们提倡多角度评价学生,因为学生是有个性的个体,他们的思维活跃程度、接受知识的程度、语言表达的能力等各个方面都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评价的时候要注意不能搞“一刀切”,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评价。多从学生与众不同的方面进行表扬,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总之,课堂教学行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体,会有诸多不可预料的变数,而且学习活动主体(即学生)的思维火花和行为变化也是不可预设的。在课堂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学习活动设计为中心内容的教学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教师创造性的智慧劳动。 需要强调的是,教学准备和教学设计后实施的教学方案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课堂情景进行调整。导致调整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动态反应。因此,“教学过程”的设计重点在于教师引导学习活动,启发参与意识,教学设计方案毕竟是一个带有主观性的设计蓝图,教师要灵活机智地处理实施过程中的小细节而又不至于违背文本设计的初衷。对于专业成熟教师来说,教学设计还应该更高地考虑学生自主建构活动的“生成性”问题和教学技术的“灵动性”问题。这两个问题最能考验教师教学智慧和现场教学机智,是创造富有生命活力课堂的关键。

猜你喜欢
原则教学方法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中等数学(2021年11期)2021-02-12 05:11:46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42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快乐语文(2018年13期)2018-06-11 01:18:16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中等数学(2018年11期)2018-02-16 07:47:42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18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知识窗(2010年9期)2010-05-14 09:0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