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虎城 范世伟 王 敏
较为单一和机械民办本科高校管理手段的主要特征,首先学校大部分涉及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都是仿照和借鉴其他高校制定的可操作性不强;其次有些民办本科高校忽视学生的特点和情感,生硬地套用规章制度来管理学生;再次就是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优秀与否只看成绩。
学生管理部门作为民办本科高校学生管理的重点部门,承担着大多数的学生管理工作,而专业教师和一些其他部门的管理人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应有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随着网络信息的快速传播,学生能快速获取比课堂内容更为丰富更为全面的知识和专业信息,他们思想的开放性和心性的不稳定,使他们尚未对信息进行对错评判即全盘接收,导致信息的影响范围广、程度深,学生管理部门在获取信息的时间上已失去先机,学生管理工作者忽视网络新兴工具的作用。
大部分民办本科高校聘用本科生或优秀的留校生作为辅导员,使得辅导员队伍年轻化、不够专业化。而且缺乏管理经验,这样产生了许多管理问题。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年轻化、非专业化、缺乏管理经验等因素直接影响到民办本科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效果。
民办本科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管理工作,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形成了许多有效可行的学生管理制度,但仍存在一些制度将学生作为单一的整体进行限制性管理,同时90后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化”意识也较以往更加鲜明,极易形成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隔阂。过度强调统一管理而忽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导致民办本科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流于表面,学生管理工作者无法及时获得学生的需求和建议,以致学生难以真正接受学校的教育和管理。
以人为本的管理摒弃了传统管理模式中管理者搞“一言堂”、唱“独角戏”的现象,将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其在与其他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与自我体验。
民办本科高校的学生思维活跃,不易被周围传统事物约束。传统的学生管理强调学生遵守纪律、服从整体安排,磨灭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个性。因此,民办本科高校引入以人为本的管理是必要的,应该从现实需要出发,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学生为工作重心,让学生在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地认识自我,提高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
科技时代在要求人们具有创新精神和不断变化的思维的同时,满足了各类人不同的生活需求,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积极影响。在科技时代背景下,个人的主体意识得到强化,越来越多的人关心个人发展,注重获得尊重感和理解。传统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固定的,而科技时代需要的人才是个性化、多元化的。
民办本科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需要顺应时代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采取多方面举措大力推进“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民办本科高校要着重强调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建设,在提升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素质时注意变通方式方法。
就目前状况来看,很多高职高校录用有经验的学生从事管理工作,但是要注意对他们进行相关的培训,以提升他们的管理水平。如民办本科高校可以组织年轻的辅导员向有经验的辅导员学习的活动,也可以给年轻辅导员更多培训和实践的机会,让他们不断学习、快速成长。
民办本科高校可以设立学生管理工作者继续进修项目,给管理人员提供资金支持和营造学习氛围。例如,民办本科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去国家重点大学深造,学习心理学知识,以便遇到学生心理问题时有良好的理论支撑去解决问题。
建立一套合理的学生管理工作执行反馈制度,从而及时了解学生对管理工作的看法和建议,这样,管理工作者可以在动态进程中逐步完善学生管理工作内容,通过反馈制度及时提高管理水平,增加管理时效性。
在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加大,民办教育的影响力也随之不断的增强。因此,民办本科高校在管理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的思维方式,并开阔视野、关注社会、追求上进,同时促进实践课学习,增强学习动力,提升学生的社会使命感、职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深入理解国家发展战略、重大决策和大政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