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荥
一是传接球技术动作。手球一般采用单手传球、双手接球。单手传球根据运动员移动方式、出手部位的不同,可进行原地传球、体侧传球、背后传球、低手传球、行进间传球等。双手接球要考虑到球的高低程度,确定双手的空间位置。二是射门技术动作。根据运动的姿势动作分为支撑、挑起、倒地射门,也可根据运动员出球的不同部位分为高手、低手、体侧、肩上射门,在实战中应综合考虑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射门技术动作。三是突破技术动作。该技术动作具备较强的攻击性,要通过敏锐的观察和敏捷的移动技术突破对方防守进行直接射门,可分为异侧、同侧、跳步和转身突破。四是运球技术动作。运动员通过多次按拍反弹球调节技术动作和战略战术,达到控球目的,可分为直线和变向运球。
一是防守对手。处于防守位置的运动员利用身体动作在比赛规则允许的范围内阻挠对手进攻。二是封球技术。处于防守位置的运动员利用身体和手臂封住对方射门球,或破坏射门的原定路线。三是打球技术。在对手控球的状态下,防守运动员单手打掉对手持球。四是抢球技术动作。运动员要抢战有利位置抢下对方封挡的球,使己方队员控球。五是断球技术。以准确判断对方走位与技术动作为基础,快速截断对方传球,并发起快速进攻。
一是基本姿势。守门员在防守状态下保持随时可以快速向前移动的姿势,以确保及时阻挡对方射门。二是选择位置。守门员应选择球门柱连线与球门线前0.5m的位置。三是灵活移动。守门员根据封挡对方射门球的需要,灵活采用滑步、跳步、跨步等移动技术。四是挡球技术。为封挡对方射门球,守门员用身体部位进行阻挡。
(1)第一阶段。在刚刚开始的时候,青少年运动员会因为动作比较生硬而显得不协调,并且还会出现手臂肌肉紧张以及多余动作等情况,此时可采取如下措施:降低动作难度,对动作进行分解;加强感性认识训练;运用辅助手段等等。通过该阶段的训练,可以使队员的身体素质、技战术得到全面提升,并且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2)第二阶段。进入该阶段后,运动员基本上不会在出现多余的动作,身体的协调性也大幅度提升,动作的条件反射随之形成,此时教练可采取如下措施提高训练效果:让运动员在模仿动作的同时要打好扎实的基础;对比正确和错误的动作,找到自身的不足;提高力量和速度,以此来适应比赛的节奏;加强各个技术动作之间的衔接;增强肢体和腰腹的训练;提高弹跳力和投掷力量。
(3)第三阶段。在该阶段,运动员的动作基本已经定型,此时教练需要着重强调动作的正确性,可适当加大训练难度,提高动作质量,多进行比赛,在实战中增强适应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4)第四阶段。在该阶段时,运动员已经能够在无意识的前提下完成基本动作,此时可以让运动员反复练习,多进行比赛,借此来积累实战经验,培养临场意识,同时要对动作精益求精。
在安排训练内容时,应当结合青少年运动员的特点,对同一个技术动作,可以采用多种训练方法,由此可以使训练效果得以提升。
(1)反复训练法。为使青少年运动员熟练掌握基本技术,教练可以采用反复训练法,让运动员在某个时间段,对某个基本动作进行反复练习,从而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如,上午9点-11点和下午的3点-5点这两个时间段,前半段运动员因为休息的比较好,体力和脑力都得到了充分的恢复,此时进行训练可以提升训练效果,而后半段时间,则可进行意志和体能训练。
(2)趣味训练法。青少年运动员普遍存在这样一种情况,他们很难长时间专注于某一项活动,过多的重复刺激,会使大脑皮层产生抑制作用,对此教练可以采用趣味训练法,增强手球技术训练的趣味性,激发运动员的兴奋度,各种练习可以交替进行,并将游戏和比赛融入到训练当中,由此可使训练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3)模拟训练法。实战模拟训练是手球战术训练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其在日常训练中的应用较为普遍。对于一名优秀的手球运动员而言,战术意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由此可以使他们在复杂多变的比赛中,对场上的情况进行观察,随机应变地决定自己的行动方案,实战模拟训练能够使运动员在比赛实践中提高战术意识,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稳定的心理素质,从而对影响比赛的不良情绪加以克服,有助于顺利完成任务。
总而言之,为了培养出优秀的青少年手球运动员,必须从手球技术动作训练入手,通过开展阶段性技术训练,合理安排训练内容,采用多样化的训练方法,以确保运动员熟练掌握进攻技术、防守技术、守门员技术要领,为提高运动员技战术水平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