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斌/江苏师范大学图书馆
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们国家已经越来越意识到阅读对于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性,2013年把“全民阅读立法”写入国家立法计划,2014年以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三次提到了“倡导全民阅读”,2015年则首次提出“建设书香社会”,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事业,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下,各类图书馆都相继展开图书阅读推广活动,它已经发展成为图书馆的一项主流服务[1]。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型文献情报中心,所服务的对象是大学教师、科研工作者和大学生,所以在高校图书馆开展图书阅读推广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说阅读推广是为促进阅读所组织的活动,达到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提升阅读质量的目的,那么以举办“读书节”的方式进行阅读推广将会取得更大的效应,本文试图以江苏师范大学图书馆的“读书节”活动为例,来探讨“读书节”为阅读推广带来的重要作用以及产生的积极影响。
江苏师范大学的阅读推广工作已经陆续做了10多年;2015年起,为了更好地做好这项工作,专门成立了图书馆公共事业部。阅读推广工作从小范围活动逐渐演变成有组织、有策划的全校性大型活动。至今,连续三年分别在上半年举办读书节,下半年举办读者服务月活动,活动内容丰富、时间长、范围广,获得师生的一致好评。以2017年我馆展开的“读书节”活动为例,活动主题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品味书香诗意人生”,活动宗旨是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全民阅读,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品位。让图书馆走进读者,让读者与书相伴,建设书香师大、诗意校园。
活动内容主要分为两大板块:悦读经典,传承文化;品味书香,诗意人生。第一板块主要有六个单元:(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书展:中国传统文化古籍经典展览,包括中国古典小说、诗词曲赋、诸子百家经典等传统文化图书;(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中华传统文化包括思想、文字、语言,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内容,制作成一系列展板在图书馆展厅展览;(3)“品读中华经典”征文比赛:品读中国古典小说、诗词曲赋、诸子百家经典,撰写评论、感悟和收获;(4)名家讲座:邀请房兵、叶兆言、胡阿祥三位专家来校讲学;(5)博士教授谈经典:邀请我校教授李昌集,博士王文君、李子联开讲座,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图书;(6)中华经典电影展播:免费播放数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经典影片:《大鱼海棠》《墨攻》《赵氏孤儿》、《霸王别姬》。第二个板块也是六个单元:(1)“微朗读”诗伴人生比赛:朗读经典诗词、美文,并用手机在线参赛;(2)诗意校园---第三届校园诗歌节:校园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3)“我与图书馆”微视频征集:以“我与图书馆”为主题,用视频讲述你与图书馆的故事,宣传、介绍图书馆的功能,表现形式不限,故事、喜剧、相声等均可;(4)“师长荐书,我来寻书”活动将我校老师推荐并签名题字的经典图书贴上活动标志,随机放在图书馆内任意区域,供读者自由寻找,阅读后可自留,也可继续留在图书馆,提供给更多人阅读和分享;(5)第二届“悦读星空”寻找最爱读书的你:评选根据借阅数据排名产生读书节月度借阅之星、移动阅读之星(6)MyET英语口语大赛:倡导英语朗读,养成开口说、大声读的英语学习习惯。通过官网参赛,系统自动语音分析排名。
从这几年的阅读推广活动看来, 加入娱乐元素的阅读活动受到读者们的欢迎。比如连续三年举办的“书海越野赛”活动,把书名、索书号等信息发给学生, 学生需快速从书库中找到这些书,方可获得奖励。这能反应出学生对图书馆的熟悉程度,这样的活动学生非常愿意参与,每次都有几百位学生参与,现场气氛非常热烈,也为读书节的开幕打造了声势。2017年推出的“阅读藏宝袋”活动,把一册经典书籍和一张写好要求的卡片藏在五颜六色的藏宝袋中封好,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袋子,打开借阅后根据卡片要求写一篇读后感,发到读书群里,由专业的老师评选出优秀文章,进行奖励。这种方式激发了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很受学生的欢迎。
我们前几年一直在运用图书馆主页、微博、现场活动、活动海报等方式进行宣传推广,2015年我馆注册了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江苏师范大学图书馆”,运用微信这种使用率最高的媒介向读者推送信息,学生可以及时了解图书馆动态,方便信息咨询和沟通,知晓并参加我们活动的学生数量程明显的上升趋势。
三年来我馆邀请了叶兆言、房兵、胡阿祥、苏新宁、黄长著等10多位国内专家以及校内著名教授、博士来为学生做专题报告, 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见识,同时专家们对专业的不懈追求、对学术的执着精神、对生命的正确认识、对人生的正面态度也给学生们带来了满满的正能量。
近两年,我们每学期统计借阅量最多、进馆次数最多的10位师生姓名,全校公布表扬,并在读书节和读者服务月活动的闭幕式上,给他们颁发奖状和奖品,这不仅是对这些爱读书的同学的肯定,也为其他同学树立起榜样。
通过这三年的读书节和读者服务月活动的开展,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对我馆的阅读推广是一次很好的自我反思机会,同时对其他高校图书馆来说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此,本文总结了几条关键启示:
(1)宣传工作是引导。首先,阅读推广活动不能只限制在图书馆,还应该和学校其他部门联合起来,比如团委、学工处、学生社团、工会、各个学院等,这些部门都具有很强的宣传能力。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介,把广大学生调动起来,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更好的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是接下来这些传统阅读推广活动开展成功的关键所在。其次,设立图书榜单,鼓励学生阅读经典,与国外大学生书单相比,我国高校图书借阅榜单的排名前列几乎没有经史子集等古代典籍[2],而这就需要我们在宣传上进行引导,可以利用现代工具,对读者进行有效推广,馆员可以在博客、QQ、微博、微信发布阅读经典名著心得体会,与读者进行交流探讨,充分了解读者阅读动机和阅读兴趣。(2)提高馆员服务营销能力是关键。定期选派优秀的图书馆员参加培训,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服务营销能力,“改变过去被动的‘以书为本’,转为主动的‘以人为本’[3],把“读者第一”作为服务理念,始终关注读者的需求、兴趣方面的变化,始终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作为馆员的服务标准。不过仅仅做到这一点还并不是一名优秀的馆员,馆员还需要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一个馆员的阅读能力怎样,既决定着他推荐图书的水平,也决定着他被读者信任的程度”[4],只有馆员的阅读水平提高了,才能把阅读推广活动开展得更有效果。(3)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是升华。图书馆要根据本馆特点来组织阅读推广活动,并打造成自己的品牌。除了设立图书榜单之外,还可以编制专题书目,比如今年我馆以“汉文化”为专题举办读书节,让名家推荐相关书籍,开设导读服务,并结合地方文化让读者更深刻地了解汉文化的魅力。开办名家讲堂,营造文化氛围,让读者在与名家的互动交流中,领略读书的乐趣。可以选拔阅读推广大使,带动全校同学加入到阅读活动中来,拉近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