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修胜 庄孜涵/怀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宣部、教育部强调:“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1]这不仅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提出了要求和希望,同时也为实践教学指明了航标。然而,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地方高校因为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思政课实践教学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因此,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已经尤为必要,意义十分明显。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供给也要与需求相适应,这不仅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2]这里所说的供给,是指思政课教学的主体。作为思政课教学主体,必须深刻反思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科学运用该理论思维,端正对实践教学的态度,科学运用合理的思维方法,摆正实践教学主体与客体的位置,调节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构建和谐的主体-客体关系。第二,实施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有利于推进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探索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树立新的思政课教学理念和培养目标,逐步形成良性互动、全面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第三,实施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有促于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的核心问题,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思政课学习的渠道和资源,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拓展多样的实践途径,增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效果。
通过调查发现,“双一流”高校由于拥有绝对优势的财力和人才,思政课实践教学开展得很顺利,效果较好。而大部分地方高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情况令人担忧:
学校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体现在决策层面,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太重视。很多高校由于学校的性质或发展的定位,重理轻文、重视专业课轻视思政课等公共课程、忽视思政课实践教学。其次体现在实施层面,思政课实践教学管理者和实施者缺乏合作共识。一些地方高校领导对思政课实践教学不够重视,主抓不到位,致使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人力、物力、财力、办公场所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部分高校想方设法地减少实践教学课时,折算实践教学的工作量,严重地挫伤了教师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兴趣。再次就是教师不够重视实践教学,认为实践教学就是课堂教学的简单延伸。很多教师直到完成理论教学后,在学期末的时候才进行实践教学,将实践教学当成是可有可无的环节,认为实践教学是从属于理论教学的。
新时期,“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3]但是,很多高校却忽视了学生的这些个性特征,简单地用“三下乡”和自愿者服务等活动代替实践教学,内容单调,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好,影响了思政课教育功能的的发挥。一些学校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河社会的需求,只是单纯地把理论教学的内容稍微进行时空迁移就算完成了任务。部分学校四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目标完全一样,不注重区分四门课程的差异性,大一、大二实践教学内容和目标完全一样,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许多高校忽略学生的性别、年龄、个性、兴趣爱好、专业及发展方向,实践教学内容和方式千篇一律。一些高校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办学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实践教学条件不好、资源有限,严重地影响了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综上原因,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佳。
教师的素质是影响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十分重要的因素。目前,大部分地方高校思政课教师严重缺乏,师生比远远达不到教育部规定的1∶350的标准。很多学校思政课教师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等关乎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搭配不规范。部分学校思政教师的学历偏低,职称偏低。相当一部分学校思政课教师专业不对口,专任教师严重缺乏,非专业教师占比较大。一些地方高校思政课教师本身的专业素养和道德素质有待提高,很多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素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问题,教学手段和教学技能跟不上社会发展的形势。思政课青年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学能手严重缺乏,思政课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考核评价体系是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地方院校还没有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机制,还没有形成严格的考核评价体系。部分重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学校,也没有形成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或者考核评价体系流于形式、简单划一。一些学校的考核评价体系忽略价值引导,只注重知识性获取;忽略实践教学的过程和学生的亲身体验与感受,只重视结果性评价。实际上,思政课实践教学要达到促使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耳濡目染,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都应该是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因此,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要尽量做到全面、全程、全方位,达到认知评价与综合评价的统一。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5年2月13日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4]据调查,很多地方高校的领导和思政课教师不太重视思政课实践教学,轻视实践教学的价值,看不到实践教学的育人功能。因此,需要提升学校和实施思政课教学主体的认知水平,改变其价值观念。学校领导和思政课教师应充分认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及其对理论知识的消化作用,明确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性。要通过学习党和国家及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和颁发的相关文件,深刻认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涵,转变思政课教学的观念,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地方院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都比较单一,仅仅是简单的社会实践活动。而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是满足思政课实践教学对象多样化需求的必然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因此,地方高校应着力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模式,拓展践教学领域,丰富实践教学形式。除了社会调查、研究性学习、志愿者服务以及公益活动等形式外,还可以开展一些反映当前社会现实的实思政课践教学形式。例如可以组织理工科学生实施基于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实践项目,引导学生参加“互联网+”各类创新项目,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拓展思政课实践教学领域。
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地方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资源相当丰富,如民俗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资源、红色资源、新媒体资源、实践基地等。因此,地方高校可以创建实践教学网站,利用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以此来解决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充分挖掘地方特色实践教学资源,将地方本土文化资源,特别是红色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融入到实践教学中,以实践教学基地未平台,增强实践教学的应用性和实效性。
思政课教师素养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必须及时解决教师的素质问题。首先,必须优化教师队伍。地方高校应该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保证教师数量,解决教师工作量大的问题,保证践教学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其次,必须提升教师实践教学的能力。学校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应该引导、鼓励和资助中青年教师走出去,参加培训学习,提升学历,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地方高校应该加强对思政课教师应用型和实践性方面的培训,提升思政课教师实践教学的能力。最后,为青年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创造条件。青年教师在地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是大多数年轻教师工作经验不足,实践教学能力不强。因此,学校应为青年教师创造实践教学条件,搭建社会实践平台,经常选派青年教师去企业、事业单位和行政部门挂职锻炼,培养青年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为指导学生实践奠定基础。
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是科学评估实践教学过程和结果的重要依据,是确立实践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前提。因此,要保证考核评价指标的系统性。例如对教师的考核评价,要系统全面,包括教师实践教学的太对、方法、实践教学成绩的构成、教学实践教学活动的主题、内容选择、活动形式、实践教学实施过程等方面都要进行考核评价。要注重专业的差异性和学生的差异性。要突出考核评价的重点,加强问题意识河责任意识。要注意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的可控性和可操作性,量化评估与定性相结合,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要考虑实践教学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又要兼顾实践教学对社会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