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观与价值观的统一
——邓小平现代化哲学探析

2018-11-14 02:00高艺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119
新生代 2018年19期
关键词:生产力哲学现代化

高艺 陕西师范大学 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 陕西西安 710119

在中国漫长而又曲折的现代化进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指导着中国现代化的实践。邓小平的现代化哲学思想,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毛泽东思想的凝练和创新,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哲学总结和概括。不仅包含着对历史经验的哲学总结和继承,还包含着对以往逐渐偏离党的思想路线的主观主义的哲学反思和纠正,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保障。

一、逻辑起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自20世纪50年代年末,唯心、主观主义的“左”倾思想禁锢,在哲学层面表现为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的分崩离析,表现为忽视物质、经济基础以及生产力的决定性作用,片面夸大精神、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的反作用。我党也逐步违背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而后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从根本脱离了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想轨道,使中国政治长期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道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思想理论路线依然盛行教条主义和极左思潮,1977年2月“两个凡是” 的提出又成为了禁锢人们思想的新的精神枷锁,严重阻碍着党和国家的建设事业。

邓小平针对思想僵化、盛行迷信的现实,从端正思想路线入手进行拨乱反正,提倡“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反对“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积极支持和领导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为一标准”讨论; 1978 年12月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这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标志着全党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并且有了新的内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使党的思想路线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成为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二、实践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年党的十三大阐发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艰深问题做了科学论断:中国正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社会主义要搞市场经济,这一系列论断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一)生产力决定论

首先,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新论断,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的新的概括。1988年9月,邓小平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不仅从质的方面肯定了科学技术在本质上是属于生产力的范畴,而且从量的方面指出了现代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诸要素中“第一”的地位,是对当代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趋势的新概括。其次,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强调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他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论断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提到了现代化建设的首要地位,既是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历史失误,又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需要,也是为应对当代世界潮流的挑战而提出的,具有全新的社会意义和时代意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最后,提出“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马克思曾形象地比喻“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邓小平提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都是为了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从而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的运动。

(二)照辩证法办事

第一,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丰富和发展了辩证法的发展观。邓小平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是在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的主题下,针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提出来的。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和改革开放,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三位一体的总目标。第二,强调矛盾的同一性,提倡“求同存异”的兼容思维。邓小平强调要利用矛盾的同一性,使对立着的双方相互依存、共同发展。他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首次阐明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同一性,提出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他关于实行“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亦是得益与辩证法中同一性的思想。第三,把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起来,“两手抓、两手硬”的辩证法就是其具体表现。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为了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样重要,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还体现在1987党的十三次代表大会大上对党的基本路线的概括:“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基础,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法的创造性运用。

三、价值观: 价值主体、价值取向、价值标准

首先,邓小平的价值主体是人民群众。强调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主要特点,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即价值的主体。毛泽东进一步发展了人民群众的价值观,他的人民主体思想精练地概括为:“人民, 只有人民, 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应该“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邓小平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深刻地指出群众是力量的源泉,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历史腾飞。其次,邓小平的价值取向就是“经济建设”,这一取向,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鲜明的时代性。它既体现了现代化事业中经济建设对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决定作用,深刻映射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质特征,也充分地体现了中华民族讲求实事求是的时代精神,从对内改革到对外开放,从创建经济特区到建立市场经济,无一不是在这一价值取向的指引下进行。最后,邓小平的价值标准就是“三个有利于”。马克思说过:“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毛泽东也明确指出依靠社会实践判定认识或理论是否是真理,邓小平将实践观与价值观统一结合,直接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党的十三大报告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特别是改革开放的需要,将实践标准具体细化运用于社会历史领域,进一步提出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是检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实际上是在实践标准上具体细化为判断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全面价值标准。

邓小平在吸收和总结过去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作出一系列全新阐述和运用。中国自1787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非凡的成功,但是这期间又遗留了一些历史问题。 一方面,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促进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中国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面貌发生了根本转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在日益扩大。另一方面,中国的改革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在社会中逐渐累积了一些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沿海与内陆、城乡之间、个人收入之间的差距不断地拉大;而大力发展生产力也导致政治体制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远远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

猜你喜欢
生产力哲学现代化
旱地麦田夏闲期复种绿肥 保持土壤的可持续生产力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马克思生产力系统理论探析
发达国家审计发展及其对中国审计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菱的哲学
小包哲学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