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艳丽 李 丽 张世强/河北外国语学院
广义的非通用语是指除英语之外的所有其他外语语种;狭义的非通用语是指联合国六种官方工作语言之外的其他语种。本文采用广义的理解。
河北省2018年共计121所高校,经统计,开设非通用语种的高校为33所,包括28所本科院校,5所专科院校;开设成专业的非通用语种24个(日语26所;俄语11所;法语7所;朝鲜语、西班牙语6所;德语5所;意大利语、葡萄牙语、阿拉伯语各2所;罗马尼亚语、捷克语、泰语、波兰语、波斯语、蒙古语、越南语、马其顿语、匈牙利语、孟加拉语、塞尔维亚语、印地语、斯洛文尼亚语、保加利亚语、印尼语1所),开设成第二外语、第三外语的非通用语种共计39个,总计达到63个。
得益于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和河北省逐步加大对外开放程度,河北省非通用语种专业毕业生呈现供不应求的就业态势,再加上雄安新区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使得很多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等落户在省内,加快了省内经济对于外语人才的市场需求,为非通用语种毕业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就业空间。
但同时非通用语种毕业生面临着很多突出的问题:一是专业对口问题,根据各高校就业质量报告得知很多毕业生从事和自己专业相关度较低,甚至不相关的工作;二是就业领域问题,多数毕业生选择在外资企业、教育培训机构以及翻译机构等单位,而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金融、互联网、涉外法律等行业因专业外语的欠缺很少有人涉及;三是持续发展力不足,非通用语种专业的一次就业门槛低,“外派”的工作为毕业生带来了丰厚的收入,积累了工作经验,但是外派工作结束后面临着回国发展没有持续力的困境。
结合河北省各高校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的经验、做法,笔者认为非通用语种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程的构建要实行“三三三”模式,即三性、三改、三参与。
针对性是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精准性对接用人单位的岗位能力需求、岗位前景分析,密切关注就业市场的变化,从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发展等多角度对学生进行指引,重点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专业性是指为解决非通用语种专业学生因单一专业知识结构导致的专业能力与实际工作需求脱节的问题,就业指导课程应该与教学相结合,将就业知识贯穿在专业学习的课堂中,提高教学效率,指导教学、学习方向,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提高专业水平,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国际性是指河北省非通用语种专业的发展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各高校应该积极发挥国内外联通桥梁的作用,构建国际化平台,引入国外优质教学内容,为学生开拓省外及海外就业市场。
一是培养综合能力强、专业技能高的就业指导教师。吸收专业教师进行就业方面的辅助工作:目前的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大多由辅导员、行政管理人员、就业指导中心教师担任,授课中理论性强于专业性,实例丰富但缺乏系统性。而专业任课教师专业性较强,能够从专业角度引导学生,但不能很好地与社会需求结合,这种现状就要求我们的指导教师团队要互相辅助,形成教学合力;通过培训、集智,提升就业创业指导教师综合能力;也可丰富校内外指导教师结构,组建客座教授团队,以“大讲堂”的形式指导学生和青年教师实习、实践、就业。二是改进非通用语种就业指导课程教材,加强教材的实用性;对教材进行动态化管理;将教材与教学活动相结合,相互补充。以一本教材为蓝本,多本教材为补充,将企业一线、前沿的经历、经验及案例融入到教材当中。编写出创新性强、实践性强、教学过程可操作性强、能够提高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自编教材。三是在教学内容上体现“专”、“精”、“新”、“用”。“专”是指学科知识指向专业岗位;“精”是指精选基础理论课内容;“新”是指授课中不断把最新的与应用有关的学科知识加入到课程内容中,所使用的案例结合实际不断更新;“用”是指学科知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培养。
企业参与到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中来,有的高校开展了“知名企业家进校园活动” 、 “万名教师访万企活动”等活动,积极吸纳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课程体系或课程标准设计;产教融合单位在非通用语种专业学生短期实习、共建师资、教材开发、评价考核、学生就业等方面实现合力,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针对社会对非通用语种人才专业外语和翻译能力的需求,河北外国语学院进行了“专业公司化”的探索,即让师生直接在公司的运营中学习,通过项目的完成过程,学习系统的知识技能。实现“专业公司化,班级部门化,教室工作室化,小组科室化,组员员工化”,让学生增强了实践技能以及业务能力,更是就业指导课程实战化的体现。
总而言之,提高非通用语种专业学生就业课程的指导作用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高校、专业教师及就业指导教师、学生工作管理者形成合力,以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