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曙钰/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
专升本学生是高校里的一个特殊群体,较普通本科生而言,专升本学生有着自身群体性特点。在进入本科院校前,专升本学生已经有着三年的大学学习和生活感受,已有深入的了解和良好的适应;对其自身的专业理念、培养方向都有清楚的认识,对自我能力与未来期望也有着更为全面、现实的规划。[1]
(1)个人思想意识较强,目标明确。专升本学生接受完整三年制大专学习的优秀学生,通过了专业实践和毕业实习等,已完成从中学生向大学生的教育思维转变,在学习、生活、工作上,比普通本科生思维成熟,是为了弥补专科学习的不足,放弃直接工作,他们对自身专业和所要从事职业有了一定认识,选择更高阶段学习,提高学历水平,提升自我的专业技术能力,从而在今后的就业中能够有着更为广阔的选择性。
(2)学生学习能力较强,进取心强。专升本学生大多珍惜辛勤付出三年而得来的学习机会,学习更具自觉性,在对所学专业有了一定的系统性认识基础上,对专业发展有自我理解,因而勤奋刻苦,在专业学习方面偏重与实际的结合,注重专业发展相关信息和实践机会,形成了个人适应的学习方式,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3)学生归属感不强,内心焦灼。专升本学生在同年级入校时心理发育已相对成熟。入校就是大三的角色,无新生教育、军训等入校安排,学制两年完成本科学业,不少学生认为升本主要提升学历,象牙塔式的校园生活在专业已结束了。再者学生中大部分已考研、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或进入大中型企业为主,心理存对就业前景有时感觉迷茫与自卑,部分学生缺乏自信,担心专科起点的本科教育,在社会的就业及考研过程中社会存在一定的偏见。
针对专升本学生上述特点,在班级管理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要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做到因人治学,有依据性地采取措施提升专升本学生的班级管理,增加专升本学生融入感,为其成长成才服务。
学者弗·阿法纳耶夫认为:管理是根据一个系统所固有的规律,施加影响于这个系统,使这个系统呈现一种新状态的过程[2]。
(1)专升本班级管理面临些许挑战,对学生管理和心理调节能力有较高要求。目前专升本群体发展迅速,其发展问题不容忽视。专升本班班主任需要强化责任心,构建班级文化管理。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在班级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3],应选聘专业教学资深教师为班主任。专升本学生因专科阶段的大学生活中已培养出较为丰富阅历,自我意识较强,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既要增强自信又要防止过度自负。有对班级的掌控能力和对学生的洞察能力均更胜一筹,且更有震慑力,且善于组织一些班级活动来提升凝聚力,并在专业课程能够有效辅导学生完成学业。
(2)优秀班团干部选拔,班团干部是组织和管理的角色,应为班主任得力助手,并在班级管理中起到沟通桥梁纽带作用,培养和选拔热心踏实肯干的学生并以此围绕调动班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班团干部首先应乐于为班级学生服务,及时全面地传达院系的信息,并针对班级的发展协助班主任实施开展班级活动,来提升班级氛围与凝聚力。
专升本学生对社会需求有较高自我认知,辅导员或班主任可通过精心设计学生履历信息表在入学时做好充分的信息收集工作,对信息进行良性整合,注重实际应用,加强专升本班级同普通本科班级的交流互动,从彼此沟通中认清形势,认识自我,达到建立好信息共享机制。另外,在适应中归化,在归化中适应的目的。设计出班级发展的特色,选拔出几个典型学生作为特色培育的代表,推荐其发挥特长参加校内外各类学科竞赛或文艺活动,带动班集体的气氛,让班级变得充满活力,为学生生活注入更多盎然生机的因子。
专升本学生大部分对于“专升本”学历缺乏信心,担心在社会本科层次的竞聘中受到歧视,在其日常的学习心态中多有体现。针对此种情况,在入学时对就业趋向做调查排摸,了解升本后就业意向,有针对性给与指导,组成就业小组,如考研小组、考公务员小组,邀请有一定成功经验的学长学姐与其交流,帮助学生更好地认清就业形势和适合本专业学生发展的方向。
专升本学生是普通本科高校的学生群体的一个整体但也有其特殊性,面对专升本学生这个特殊性的管理,辅导员、班主任就需要做好详细基本信息掌握,已班团干部为抓手,洞察学生的心理特点,以便因地制宜采取有效管理。以上为笔者个人在专升本班级工作管理总结与交流,班级管理是一个经验累积与实践操行相结合的过程,“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提升专升本班级的管理更具成效性,仍可从较多的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