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媛媛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38)
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电影就已经出现类型电影,按照主题、风格等不同的元素划分出了不同的类型电影,此时的类型电影更多地应用于电影发行和宣传之中,指导观众观影的意义大于其文艺研究意义。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社会经济动荡转型后,六七十年代的美国电影迎来了走向成熟的发展时期,此时对于类型电影的研究开始借鉴文学领域的研究方法,倾向于通过类型划分对电影本身及其创制理念进行深度研究。随着文艺理论的不断发展,20世纪后期蓬勃发展的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结构主义等研究理论也被引入电影研究领域,再次掀起了关于类型电影的研究热潮。本文所论及的惊悚片已拥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在美国影坛惊悚片曾是恐怖片的亚类型影片,直到20世纪中叶才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类型影片,迅速点燃全球观众的观看热情。
对于惊悚片,我们很难用简单的定义来规范其内涵和外延,不同于传统类型电影,惊悚片产生并发展于美国电影内部裂变融合时期,单纯的文字定义不仅难以全面概括惊悚片,还会抹杀惊悚片发展的可能性。所以,本文将在研究之前采用对比的方式对惊悚片进行定义。正如上文所述,惊悚片曾为恐怖片的亚类型影片,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似性,恐怖片和惊悚片都擅长运用暴力叙事,通过对暴力事件和残酷性情的呈现带给观众以害怕、焦虑的观影体验,从而达到释放压力的观影效果;与恐怖片不同的是,惊悚片虽然从未抛弃血腥画面、畸形人性,但更加注重心理层面的言说和精神层面的价值,如果说恐怖片是一种剧烈的感官刺激,那么惊悚片更像是一种具有深远影响力的理性恐惧。
众所周知,电影是一种集合了多种表现方式的新兴艺术形式,在声、光、电、影的交相配合下能够在更大程度调动观众的观影积极性,其中也包括调动、激发、放大观众已经有的情感体验,而惊悚片所调动的就是恐惧的情感体验,充分调动观众的观影积极性、唤起以往情感体验的重要方式就是设置悬念。提到惊悚片中的悬念设置,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自然是首屈一指的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出生于19世纪末的英国伦敦,拥有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独立执导影片,凭借《讹诈》《三十九级台阶》等惊悚片确立了他在英国影坛的地位,同时初步形成了其独立的风格。1939年,希区柯克来到美国好莱坞发展,真正踏上世界悬疑大师养成之路,凭借影片《蝴蝶梦》荣获第1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后又凭借《后窗》《西北偏北》等影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银海贝奖等重量级奖项;执导的影片《精神病患者》使全世界了解到了惊悚片不同于恐怖片和犯罪片的独特魅力,为现当代电影中的精神分析开辟了先河,等等。在希区柯克从影的半个世纪中,20世纪20年代的《永远告诉你的妻子》《房客》《水性杨花》;30年代的《谋杀者》《秘密间谍》《失踪的女人》;40年代的《蝴蝶梦》《辣手摧花》《爱德华大夫》《美人计》;50年代的《后窗》《西北偏北》;60年代的《精神病患者》《艳贼》;70年代的《奇案》等五十余部作品基本都是惊悚片,甚至有评论者认为,惊悚片的独立发展就开始于希区柯克。事实上,无论是惊悚片造就了希区柯克,还是希区柯克造就了惊悚片,我们都无法否认希区柯克在惊悚电影史上的至高地位,也无法忽略其在悬念设置及运用方面的开拓性探索。1979年,希区柯克荣获奥斯卡奖终身成就奖;1980年被授予爵士封号,同年在美国洛杉矶逝世。本文将立足希区柯克的惊悚片创作,在简要界定惊悚片特点的基础上,从悬念构建和悬念价值两个层面对希区柯克惊悚片的悬念进行研究。
作为一个重要的影视术语,悬念是指利用观众对故事情节走向和人物命运发展的好奇心理和审美期待,在剧情推进过程中设置悬而未决、疑而未解的矛盾冲突。成熟的悬念设置不仅能够持续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调动观众的观影热情,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影片的叙事节奏、布排影片的叙事结构,是一种极具表现力和可能性的艺术手段。总的来说,电影中的悬念要具备两个基本要素,其一是主人公与敌对力量之间的冲突或主人公之间的矛盾,这些冲突和矛盾会随着影片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不断激烈深化,从而保持悬念的基本吸引力;其二是影片要有设置开放性结局的可能,需要注意的是悬念可能在影片结尾处全面解除,也可能部分解除,但无论影片的结局是否唯一,悬念都需要在开放式的空间中才能彰显其价值和魅力。
在“悬念大师”希区柯克的电影中,悬念的构建因不同的影片故事题材和叙事主题而变化,但总的来说具有一定的构建特点可寻。纵观希区柯克的惊悚片,不难发现这些影片的故事内容较为简约,无论是单线叙事,还是双线并行,其惊悚片的框架都围绕着主人公脱险这一核心内容推进。在影片《美人计》中,女主人公艾丽西亚加入了美国情报局,并与德福林产生了朦胧的情感。在父亲曾为德国间谍的愧疚心的驱使下,艾丽西亚同意到巴西工作,接近曾经爱慕她的富商并窃取情报。然而就在二人走入婚姻后,富商却开始对艾丽西亚产生怀疑,艾丽西亚的间谍生涯会迎来什么样的结局,以及她与真心所爱的德福林的感情将会何去何从,成为影片的两条故事主线中的最大悬念。此外,在《后窗》《西北偏北》等希区柯克经典的惊悚片中,故事情节也都比较简约,相对简约明了的故事情节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集中观众的注意力,避免因情节或人物的混淆而出现削弱悬念效果的问题。
提到希区柯克的悬念设置,不可绕过的就是“麦格芬”。“麦格芬”是希区柯克在惊悚片创作过程中的独创词汇,源自其经常讲述的一个故事,开始出现于希区柯克的早期电影《三十九级台阶》中。简而言之,“麦格芬”就是指一个无关故事主线,但在影片中处于核心位置的存在。在《三十九级台阶》中,惊悚故事围绕着名为“三十九级台阶”这一间谍组织展开,但事实上观众对“三十九级台阶”组织知之甚少,希区柯克在影片中并未介绍这一组织的来龙去脉;在《美人计》中,酒窖之中的铀矿瓶子也是典型的“麦格芬”,影片中的间谍故事主线和爱情故事主线均与铀矿瓶子不存在直接联系,但铀矿瓶子却成为影片叙事的重要核心。此外,《蝴蝶梦》中的瑞贝卡、《房客》中的复仇者、《后窗》中的谋杀案件也都是希区柯克惊悚片中颇具代表性的“麦格芬”。
在“麦格芬”之外,希区柯克在其惊悚片中的悬念构建还具有适度预示真相、巧妙设置偶然等特点。在《夺命狂凶》中,希区柯克就将犯罪事件的真相提前于结局展现出来,这一大胆的打破传统悬念设置的方式取得了不俗的效果。虽然影片已经预示了真相,但在主人公命运起伏的呈现中设置悬念,使影片更加具有引人入胜的力量。在影片《西北偏北》中,主人公罗杰是一个安分守己、文质彬彬的广告商,在纽约过着平静的生活,在一次黑帮追捕卡普兰的过程中,恰巧出现在同一地点的罗杰竟阴差阳错地被认为是卡普兰,从此他的人生被彻底改变。黑帮大哥对他穷追不舍,间谍组织将枪口指向罗杰,警察也开始通缉罗杰,因符合现实逻辑的偶然的发生,《西北偏北》的故事才得以推进,同时偶然本身也成为影片最核心的悬念。
在希区柯克的“悬念”叙事之前,惊悚片始终作为恐怖片的亚类型存在,从这一角度而言,希区柯克对于悬念构建的执着,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惊悚片的独立发展。美国著名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曾高度评价希区柯克对美国电影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希区柯克是美国电影悬念运用、恐怖叙事的至关重要的开拓者”。不仅如此,希区柯克于20世纪60年代推出的影片《精神病患者》更是开启了电影领域精神分析的先河。在《精神病患者》中,男主人公拥有严重的恋母情结,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说,男性的恋母情结即俄狄浦斯情结是普遍存在的,但影片中的男主人公因亲睹了母亲和情人惨死的画面而走向了恋母的极端。《精神病患者》将男主人公“精神病患”身份的缘由和经历设置为悬念,在用悬疑之力吸引观众目光的同时,带领观众走进男主人公畸形的精神世界,从而引发关于个体心理和个体精神的深沉思索。在《精神病患者》之外,影片《艳贼》中玛尔妮无法戒掉的偷窃癖;《爱德华大夫》中爱德华的臆想症;《后窗》中杰弗瑞的偷窥癖,等等。不同类型的“精神病患”及其身上的悬念构建不仅引导观众关注精神世界,也代表着个体阴暗心理的普遍性,或许在快速转型、不断发展的社会中,个体的内心深处均存在着一些阴暗角落,而希区柯克在这些影片中所凸显的不仅是关于阴暗的认知价值,更重要的是阴暗的释放价值。
在将精神分析引入惊悚片的同时,希区柯克惊悚片中悬念设置的价值还在于影片对人性之恶和复杂人性的呈现。在影片《西北偏北》中,卡普兰先生始终是一个关键的存在,男主人公罗杰先生平静的生活之所以被打破,成为黑帮、间谍组织以及警察等多股势力围追堵截的对象,其原因就在于罗杰被误认为叱咤风云的卡普兰先生。《西北偏北》中的悬念不仅在于罗杰作为一个普通人能否摆脱困境、怎样摆脱困境;还在于卡普兰先生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被多方追捕,但当悬念“破晓”时,却超出了观众的审美期待,原来卡普兰先生根本不存在,只是间谍机构虚构出来的人物,是为了引蛇出洞进而打败敌对势力,代表正义的间谍机构不惜将罗杰先生这样的普通人推到危险的边缘。此外,与罗杰互生情愫的女间谍也遭遇了羊入虎口的困境,其原因只是政府命令其完成间谍任务。随着《西北偏北》故事的推进,当观众发现卡普兰先生只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形象时,人性的幽暗与狡诈不言而喻。同时这部影片也通过这一巨大悬念的设置探讨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对所谓的“英勇就义”的必要性提出了质疑,这也是《西北偏北》悬念构建的现实价值所在。在希区柯克的惊悚片中,人性的复杂也借助悬念设置进行体现,比如影片《知道太多的人》中的女主人公放任另一恶性事件发生的原因是绑匪绑架了她的孩子,她尽管因自己的选择而备感痛苦,但对自己孩子的保护欲望还是胜过了正义之心。再如影片《辣手摧花》中的警察本来是正义的化身,却为了掩盖女友杀人的事实并帮助她脱罪而制造了另外一起恶性案件,等等。无论是《知道太多的人》中的母亲,还是《辣手摧花》中的警察,都面临着情感与理智的斗争,身陷道德困境无力自拔。
在希区柯克的惊悚片中,故事主线清晰,情节相对简约,人物形象也并不丰富,其重点着墨之处几乎都在悬念的构建之上。可以说,在希区柯克从影的数十年间,悬念始终伴其左右。尽管希区柯克的时代已然远去,但希区柯克式的悬念却成为惊悚片创作过程中的“常青树”,包括《精神病患者》《西北偏北》在内的惊悚片已经成为后世导演效仿的经典范本,希区柯克的惊悚片创作及其悬念构建,无疑对后世许多电影导演的作品产生了重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