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芬奇与消费文化

2018-11-14 06:07胡巾煌
电影文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范先生芬奇扎克

胡巾煌

(重庆邮电大学 移通学院,重庆 401520)

制作电影是一种商业行为,电影生产者自然要考虑观众群体的消费文化。在这一背景下,美国导演大卫·芬奇便有着颇为独特的魅力。芬奇在进入电影行业之前,其主业是拍摄如露华浓、耐克、香奈儿等国际知名品牌的广告,以及为迈克尔·杰克逊等巨星级人物拍摄MV,包括芬奇首次涉足电影的处女作《麦当娜:纯洁的收藏》(

Madonna

:

The

Immaculate

Collection

)都是一部展现歌星麦当娜的音乐片。可以说,芬奇本人深谙如何在消费文化下打造大众传媒,实现影片的商业价值,但除《异形3》(

Alien

3,1992)外,芬奇的电影可以说没有纯粹的商业大片,他始终拥有锲而不舍的艺术理想。这从他一再对自己喜爱的惊悚、暗黑风格进行尝试可见一斑。而从芬奇推出的一部部佳片中不难看出,他能够在适应消费文化游戏规则的情况下,全面展现个人的艺术才华甚至深层哲思。这也正是芬奇得以在消费时代脱颖而出,保持好莱坞一线导演地位的原因。

一、大卫·芬奇对大众趣味的迎合

当下,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消费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它已经延伸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成为人的基本生存方式。文化活动也被卷入到消费社会的旋涡里,它与经济活动合二为一,成为关系复杂的文化商品”。而电影也是人们消费的对象,它进入人们的闲暇时光中,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也被打上了明显的消费时代烙印。只要对大卫·芬奇的电影稍作了解就不难发现,芬奇始终高度重视电影的娱乐性,这也是芬奇保证电影的商业化操作的原因之一。以《本杰明·巴顿奇事》(

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2008)为例。电影原本是菲茨杰拉德为《科利尔周刊》写的一个观察日记式的短篇小说,而芬奇则对原著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电影保留了原著中主人公本杰明·巴顿以一种返老还童的方式过完自己一生的内核。这种违反科学定律的设定,以及对主演布拉德·皮特等人用数码特效制作的风烛残年造型的设定等本身就具有极强的娱乐感。而菲茨杰拉德原著中的美国南方则被芬奇改为新奥尔良,尤其是电影的叙述者,即日记的拥有者黛西即将死去,躺在医院病床上回忆过去时,正好便是卡特琳娜飓风登陆新奥尔良的那一天。观众所熟悉的现实中的生死剧变和电影中离奇的各种生死故事相交错,使得电影散发着无穷的娱乐魅力。在消费时代的社会关系以及电影生产结构中,电影必须充分考虑受众的观感,尤其是商业电影,更需要从道德说教乃至个人意志表达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因为接受教育并不是绝大多数观众的精神需求与消费动因。只有这样,电影才能走向大众化与消费化。在芬奇的电影中,犯罪、悬疑题材是屡见不鲜的,但是芬奇并无意于在这类故事中进行法制和道德的教化,而是给观众展现出人性中丑陋、不堪的一面,相对于彰显正义,电影吸引观众更多的在于一种猎奇性。例如,在根据畅销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消失的爱人》(

Gone

Girl

,2014)中,尼克被妻子艾米玩弄于股掌之上,艾米不仅欺骗了警方,陷害了尼克,还亲手杀死了曾经被自己利用的德西。但是在电影的最后,艾米不仅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还牢牢地束缚住了尼克,逼迫尼克不得不和她继续在人前扮演一对恩爱夫妻。芬奇既以制造悬疑这一通俗的叙事手段思索了现代社会中婚姻乃至人际交往的本质和困境问题,又回避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说教套路。与之类似的还有如《七宗罪》(

Se

7

en

)、《龙纹身的女孩》(

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too

)等。

一言以蔽之,芬奇并没有将自己的精英意识小众化,而是寻求到一条平衡了个人意志和吸引社会注意力和票房的电影市场化道路。

二、芬奇对消费理念的传达

在对消费理念的传达上,当前的电影主要有两种表达方式:一种为利用电影动态影像和在色彩、剪辑等方面的特点,给观众展现令人眼花缭乱的、代表了当下流行趋势的物质,以及在这些物质之前主人公的消费能力,浓墨重彩地渲染出一个消费世界,围绕着刺激观众的购买欲望大做文章——尽管导演对其臧否态度各有不同。这方面较具代表性的有《欲望都市》(

Sex

and

the

City

)、《小时代》系列电影等。而另一种则是以更为隐晦的方式来展现当代人“一切皆有价值”的交易观。显然,芬奇属于后者,这也是芬奇的过人之处。

在消费文化中,消费并不仅仅指人们对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如对各类物质的占有或利用等,还指向了一种对精神的物化以及对这种物化的欣赏。简而言之,精神在消费时代下,被符号化了,符号化成为个体理解世界、接触世界的一种方式。而在市场、媒介以及大众的共同作用下,符号往往又意味着等价交换和理性计算。生活中的林林总总几乎都可以被放入商业的逻辑中考量,而人类的欲望也在消费语境下被赋予了合理性。正如旷新年在《作为文化想象的大众》中指出的,在后现代主义下,人类的“假面具”被撕下,原本属于精神范畴的如知识、话语等假面具被揭开,人们看到这背后起作用的权力和暴力。在大量信条被解构的情况下,人们就开始相信一切都可以进入到消费行为中,原本高尚的理念被世俗化了,人们在精神的解放中追求感官上的刺激。

芬奇并没有在电影中表露对这种理念的认同,但是确实将其作为一个现象展现在了自己的电影中。这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社交网络》(

The

Social

Network

,2010)。电影的叙事是由两个案件支撑起来的,而这两个关于经济利益纠纷的案件其实就诠释了上述的消费理念。首先是精神/理念的物化。第一个案件是温克莱沃斯双胞胎兄弟起诉马克·扎克伯格“剽窃”了他们的创意。在扎克伯格创建了令哈佛网站崩溃的“Facemash”网站后,正在创建一个开放性更强的社交网站的温克莱沃斯兄弟要求扎克伯格加入,并在邮件中对扎克伯格讲述了他们的想法。不料扎克伯格从此消失了四十多天,就在这段时间里,他的脸书网上线了,并从此开始了自己事业的腾飞。明明有一个律师父亲的温克莱沃斯兄弟除了“哈佛学生守则”之外无法找到任何束缚扎克伯格的东西,因为他们没有签订关于网站的保密与禁止竞业条款的协议。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并不保护双胞胎兄弟的“想法”,也就无法阻止扎克伯格将其迅速变现,获取巨大的财富。在双胞胎兄弟的例子之外,还有大量的技术或商业理念被符号化为商品。其次是人际关系的消费化。这体现在第二个案件,即爱德华的股权稀释事件中。爱德华原本是脸书最大的股东,他曾经对脸书的开发注入了关键的启动资金,同时在个人关系上,爱德华是扎克伯格的好朋友。然而在一次对脸书的银行账户的任性封锁后,爱德华受到了极为严重的惩罚,在硅谷风投对脸书进行投资后,爱德华的股权被稀释到只有百分之零点几,而其他人的股权占比则丝毫未变。西恩甚至拿出一张1900美元的支票给爱德华,表示对他当初投资的返还,并让保安来带走气急败坏的爱德华。从感情上来说,这是极为残忍的。但这又是符合商业社会的冰冷规则的。这样的戏剧性场面无疑能给予观众震撼。扎克伯格无疑是技术上的天才,并拥有作为天才的个性,但任何人都只能在消费社会中被打磨为不同的买者与卖者。

三、大卫·芬奇电影的“反消费”解读

当芬奇也遵从消费中心场域的种种审美规范时,也没有忘记在电影的内容上促使观众对消费行为进行反思。尽管芬奇从未对消费主义进行大刀阔斧的反对,但是他却没有忘记表现人在消费文化下的种种被贬抑或被束缚的困境。因此,对于芬奇的电影,其实是有着从“反消费文化”的角度进行解读的空间的。

以《心理游戏》(

The

Game

,1997)为例,电影的内核是对人类迷失灵魂进行救赎。主人公范先生是一名亿万富翁,在消费社会背景下,范先生无疑是一个强势的,具有优越社会地位的人。范先生有着挥之不去的童年阴影和破裂的婚姻,心灵上的脆弱被他以自己经济实力带来的冷硬外表所掩饰。而他的弟弟却是知悉他全部内心隐痛的人,为此在他48岁生日的时候,送给范先生一张CRS俱乐部的游戏卡。一贯自信的范先生选择接受俱乐部的游戏挑战,不料却由此进入了生活的噩梦当中,如面临电梯事故,被丢到墨西哥,被人反锁在车里然后车被丢入大海,范先生凭借门把手死里逃生。在多次遇险之后,心力交瘁的范先生选择了跳楼自尽。然而在跳楼未死之后,他才知道原来这一切都是为他量身打造的一次心理游戏,目的就是将他从童年经历带来的精神创伤中拯救出来。观众可以看到,具有并且自得于自己的消费实力,也已经在享受消费带来的舒适生活的范先生却没有真正进入自由之境中。童年的分离、磨难与冷漠时不时地就会在范先生的脑海里强迫性重复,最终导致他差点步父亲的后尘跳楼自杀。而弟弟则是亲情的代表,尽管就财富而言,弟弟并不像哥哥那样是一名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人士,但是弟弟了解哥哥心灵深处的需求与冲突,能够破解他内心的自我防御体系并最终疗救他。又如在《搏击俱乐部》(

Fight

Club

,1999)中,主人公杰克甚至可以说是消费时代的受害者。杰克厌烦自己在汽车公司的工作,并且开始罹患严重的失眠。正是源于对自己目前生活的不满,杰克才会出现另一个孔武阳刚、充满叛逆精神的人格,即肥皂商泰勒。在杰克的幻觉中,泰勒告诉他,政府需要稳定,需要人们做一个不会思考的,日复一日在流水线上工作的机器。为此政府甚至给每一个人都指定了一种“工作赚钱—消费”的生活方式,人们身边的所有传媒都在宣传买车、房、精致的家具,乃至手机、家电以及各种名牌产品的必要,于是人就被困在这个不断工作再不断消费的循环当中。泰勒便是一个反政府主义者,他拒绝这种生活方式,因此告诉杰克他们不需要有体面的工作,他们要做自己。而他们“做自己”的方式就包括开办一个搏击俱乐部,用拳头来显示自己的血性。而参加搏击俱乐部的,也都是不满于自己现在生活的底层人。在电影的最后,制造了爆炸案的杰克却突然发现,这个消费世界的秩序并不会因为他们的暴力破坏而发生任何改变,唯一使他感到慰藉的是他拥有了玛拉的爱。

芬奇试图通过这两部电影表达一种理念,即在消费社会中,人们已经无法阻止资本成为衡量一切标准的情况下,人们所能做的就是给予自己和他人的内心更多的关注,为人生扩展更多的存在价值。

电影的传播与消费无法脱离社会文化背景。在消费时代中,电影带给观众娱乐的视听体验与美的享受,并不知不觉地影响了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使自己本身也成为消费文化的一部分。大卫·芬奇的电影诞生于消费时代中,在适应当前的创作潮流,强化了整个消费时代氛围的同时,芬奇又保留了个人的艺术品位,甚至针对消费意识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反拨。可以说,芬奇的出现以及他所起到的榜样性作用,对于电影产业在当前的壮大是有利的。

猜你喜欢
范先生芬奇扎克
冬天的画稿
达·芬奇 下
小刺猬的水果梦
达·芬奇睡眠法
达·芬奇与文艺复兴(二)
扎克伯格写给初生女儿的信
斗室斟字句 译海起歌声—— 记音乐家、翻译家、作家薛范先生
抢劫进了演艺圈
浅谈扎克里(Zachery)绿松石的鉴定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