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凡宇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35)
美国导演、编剧与制作人大卫·林奇的电影创作几乎始终有着挥之不去的黑暗色调。无论是其学生时代的第一部短片《六个苍白的人影》(Six
Men
Getting
Sick
,1966),抑或是其第一部长片《橡皮头》(Eraserhead
,1977),林奇都表现出了对于恐怖、病态题材的喜爱。在这些题材的背后,是林奇对于当代人的伦理道德、生存状况、生存价值等问题的思考。而焦虑则是林奇电影中人的一种普遍的精神现象,是人行为的深层动力,甚至也是抱持了人文关怀意识的林奇本人的一种心理。可以说,从当代焦虑书写这一点,可以触碰到林奇电影的精神脉动与艺术品质。焦虑这一情感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但是在不同的阶段,又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特点。如根据丹尼尔·贝尔对社会历史阶段的分期划分,在前工业社会时代,人类的焦虑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自工业社会至今,人的焦虑则与人和机器的关系有关,人在对世界进行改造之后,又恐惧自己改造后的对象。而当代堪称是后工业时代,虽然人类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对于疾病、食物匮乏等问题有了一定的解决,但是对当下生活、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焦虑、对未来的恐惧等并没有得到缓解。因此,这种焦虑普遍存在于当代人类心中,无论是发达国家抑或是发展中国家的人都无法避免。
对于大卫·林奇而言,大量视觉奇观往往夺占观众的注意力,留给导演个性化表达余地不大的科幻或灾难片并不是他最青睐的电影类型。在经历了《沙丘》(Dune
,1984)的尝试之后,他就很少涉足科幻片的拍摄。而即使是《沙丘》,电影也更像是把人文精神反思放在了异世界,这部没有出现电脑、机器人等的电影的关注点与其说是科技,倒不如说还是人心。可以说,人的内心一直都是林奇关注的对象。他的电影中阴暗压抑的环境或人物诡异曲折的命运等,都是为了人内心的书写而服务的。林奇自幼生活在蒙大拿州,林奇承认自己的童年生活环境如诗如画,父母婚姻和谐,但他总有一种悲观的预兆感,认为总有悲惨的事情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发生。在去费城读书并结婚后,由于林奇住在贫民区,他接触到了大量底层社会的阴暗面,尤其是腐败与暴力,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尸体、窗子上的弹痕、被撞破的家门等,都出现在林奇的身边,印证了他少年时候的悲观预感。在搬家到加利福尼亚州后,这段生活还影响着林奇,并直接启发了他后来的《象人》(The
Elephant
Man
,1980)、《蓝丝绒》(Blue
Velvet
,1986)等电影创作。例如,在以黑白片呈现的《象人》中,电影一开始就以一连串摇晃的跟摄展现了主人公象人的母亲被大象撞倒之后的惊恐情形,暗示了象人何以会天生畸形。单纯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象人的外貌和这次大象的撞人是没有关系的。林奇在其中隐藏的一种西方人作为曾经的殖民者在当前这个时代的一种焦虑心态:象人的父母代表了在非洲的西方殖民者,象人则是这种殖民统治的负面产物。象人之所以没能获得正常的外表与人生,正是代表了这种产物并没有伴随殖民主义的结束而结束,迄今仍对西方社会有影响的恶果,但历史不可更改,人们只能承受。林奇本人并不是一位故步自封的导演。《史崔特先生的故事》(The
Straight
Story
,1999)被认为是林奇作品中的一部“异类”。在这部温情脉脉的电影中,林奇放弃了自己一贯热衷的阴郁、诡异风格,而是选择了平实的叙事和温暖的色调,将镜头对准了人心的真善美。但即使是在这部电影中,观众依然不难发现其中有着对当代焦虑的委婉指涉。在《史崔特先生的故事》中,七十多岁的阿尔文·史崔特先生为了去看望已经十年未曾谋面的、病重的哥哥莱尔,慢吞吞地驾驶着割草机赶向遥远的威斯康星州。在路上,史崔特先生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如一个因为怀孕而离家出走的女孩儿,在遭遇了未婚先孕这样的重大事件后,女孩子没有对自己的家人坦白,而是先认定了自己的家人放弃了自己。这种对家庭的误解在饱经沧桑的史崔特先生看来无疑另有一番滋味。尽管史崔特先生开解了女孩一番,但是女孩身上曾经和即将发生什么,却是耐人寻味的。又如史崔特先生还遇到了一个在每天开车通勤的路上,两周撞死了13只鹿的女性。这位女性同样有着严重的或来自职场,或来自家庭的焦虑。无论她采取了怎样的措施,都不能避免自己撞死鹿的倒霉结局,这让她精神几乎崩溃,她无法想象这么多的鹿究竟是从哪儿来的。而死鹿则在她离去之后被史崔特先生拿来烤着吃了,这是一种顺其自然的行为。人类用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闯进了鹿的领地,结果是鹿的生命被夺走,而人也在原本的烦恼之上更增添了烦恼。史崔特先生行进速度的“慢”对应的就是这些人的“快”,二者在心态上,也具有平静与焦虑的区别。焦虑本身既是普遍存在的,又是难以具象化的。林奇通常选择或是用梦境的方式,让观众窥视到人物的隐性精神活动,或是表现人物的真实生活,但是这种真实生活是受倒错心理影响的,高度扭曲或畸形的。
Mulholland
Dr
.,2001)。整部电影超过四分之三的篇幅,其实都是女主人公贝蒂的梦。贝蒂真名为黛安。在现实生活中,黛安来到好莱坞“寻梦”,但是她的演艺事业并不顺利,和同性恋爱人卡米拉的感情也走到了尽头。因爱生恨的黛安决定雇凶杀死卡米拉。在凶手行动后,紧张、后悔的黛安坠入梦境。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梦是被压抑的欲望以及人类伪装起来的满足。因此在这个梦中,贝蒂事业顺利,和原型为卡米拉的丽塔保持了良好的友谊,丽塔高度依赖她。而两个女子的相依为命也总是发生种种奇怪甚至是可怕的事情。林奇在电影中安排了大量反复的、无逻辑的,甚至是荒谬的镜头,以不断提醒观众“眼见不为实”。但绝大多数观众无法在第一次观影时就把握林奇最后给出的“真相”,而陷入了黛安的噩梦中。最后卡米拉被杀,梦醒的黛安也自杀了。黛安的疯狂行为,实际上就是与她“不得志的小演员”以及“女同性恋”双重身份带来的焦虑密切相关的。Twin
Peaks
:Fire
Walk
with
Me
,1992)中的蓝色玫瑰等。人格分裂也同样是林奇喜欢表现的倒错心理。如在《蓝丝绒》中,杰弗里是一个正直的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他是高度自律的,但是在结识了桃乐丝,进入到桃乐丝的房间以后,他就将弗兰克代入了自己的身上,不再抑制自己对于性和施虐的欲望。
Lost
Highway
,1997)中的杀人案,并且杀人案总是发生在主人公的家里或附近,给人一种紧张感,并且林奇喜欢不断暗示家庭成员之间是陌生、疏离,彼此怀疑或彼此伤害的,如《我心狂野》(Wildat
heart
,1990)中玛丽找来侦探跟踪自己的女儿,《妖夜慌踪》中男主人公收到的录像带上显示他杀死了自己的妻子,这更增添了观众的不安。又如,在《橡皮头》中,亨利和妻子生下了一个丑陋恶心的孩子,这个婴儿吓跑了妻子,也让亨利最终无法忍受而用剪刀肢解了他。焦虑对于林奇来说是出乎现实入乎现实的。大卫·林奇在以各种方式反映、放大人类的焦虑这种原始情绪时,从审美上赋予了焦虑美学特性,又使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正如克里斯蒂安·麦茨所指出的,电影对于当代人来说,就是一种文化仪式。尤其是观众走入电影院这一固定的、封闭的公众空间,安静地投入到观影的精神享受中时,实际上就类似于许郁文所说的,与某种宗教活动有着类似性。“仪式活动与其说被人们期望会发挥作用——尽管它们理所当然地被期望如此——不如说是使人们从焦虑中解脱出来。”可以说,仪式本身与人类的恐惧心理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而就电影艺术来说,“拍摄电影,可以说就是导演带领众人——全体演职人员进行一场集体释放焦虑的仪式”。而除了拍摄电影外,同样以一种集体形式存在的,观众对电影的观看也是一种仪式。如果说电影的主创类似于牧师等宗教仪式的组织者,那么观众更像是宗教活动中的教徒,他们也同样在观影过程中被激发出了强烈的、狂热的心理感受,焦虑得到了释放。
林奇电影中人物的种种极端行为,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一方面不得不正视某种不良社会状况或有缺憾的真实人性,另一方面又感受到它与自己的距离,观众自身的焦虑找到了某种替代物,而观众内心深处与“死本能”有关的负面情绪,也得到了宣泄。尽管具有仪式性的电影并不能彻底疗救异化的社会,也不能解决人们世俗的精神危机,但是它或是在叙事中提供某种范式性的、虚拟的解决结果,如《史崔特先生的故事》中的“在路上”等,或让观众通过观影这一日常仪式化的行为本身缓解自己内心的焦虑。
当人的人身安全抑或是视为存在根本的价值观受到威胁时,人就会陷入焦虑之中。当代的经济、科技高速发展,以及各类思想不断地解构与建构,人的生活被裹挟进全球化与多元化中,道德困境、绝对价值的松动等就成为不可避免的困境。大卫·林奇不断地拍摄引发观众恐惧和不安的电影,通过如梦境书写、倒错心理演示、恐怖意象的制造等方式,放大观众内心的恐怖感和惊奇感,为观众塑造了焦虑叙事的典型形象,借以表达他对当代现实的观照,以及对个体生命的关切。在对林奇的电影进行评价时,我们势必不可忽视他在将当代焦虑影像化方面的重要贡献。单纯地表现惊悚或罪案故事是无法持续震颤观众灵魂的,正是林奇出乎现实、入乎现实的焦虑书写,让他这样一位公认的“非主流”导演长期在影坛上绽放着夺目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