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奕霏
(河南大学 艺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迷胡调》创作于1958年,与《秦腔主题随想曲》花开并蒂,是秦派二胡演奏家鲁日融大师的处女座,也是他的成名作。1961年,《迷胡调》一曲在全国二胡教材会议上一经鲁大师演奏便乐惊四座,陆修棠等先生赞不绝口,少年闵惠芬也发出“穿心入肺”之慨。
《迷胡调》是根据陕西东部二华(华县,华阴)流行的迷胡清唱曲中的“剪剪花”“慢西京”两支节奏,旋法对比鲜明各有特色的迷胡曲子为素材而编创的二胡曲。
“迷胡”又称“眉户”或“曲子”,是陕西关中地区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说唱音乐,集民歌,说唱,戏曲等风格于一身。每首曲子即可单独演唱,又可将多首曲子组合,具有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是我国西北地区优秀民间音乐之一。《迷胡调》这首曲子名字的由来也别有一番风趣。对于采用“迷胡”还是“眉户”一词,鲁大师也是几经推敲。在陕西民间,人们把古今流行的民歌小曲称为“迷胡”也作“小曲”。但也因陕西关中西部眉,户二县的“曲子”更加流行,所以也有称“眉户”一词的。而“迷胡”一次又有“迷人的音乐魅力”之含义,因此,鲁大师采用“迷胡”二字,更为形象贴切。此曲在上世纪80年代再版时曾由编辑改为“眉户调”,但作者还是认为《迷胡调》更能体现陕西民间音乐的迷人魅力。
《迷胡调》全曲采用复三段曲式结构。第一段是小快板,第二段是慢板,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压缩再现。全曲长约六分钟,短小精悍又让人听后回味不绝。
第一段曲调轻快,明朗,富有活力。以“剪剪花”为素材。开头便以具有陕西风味的压揉演奏,前两小节第一个音一步到位,不加滑音,加入压揉更具特色。因此对小指的力量,伸展与手腕的放松要求很高,初学时,可能出现小指发酸,手臂紧张等情况,要注意放松。第三小节便出现了极具陕西关中特色的音阶,这种特殊的音阶半音关系距离较大,“si”通常会偏低一些而“fa”通常会偏高。由于这两个音具有一定的游移性,一般常作为陕西音的“特性音”在演奏时要注意掌握分寸。在第一段的中间(47-60小节),出现了一小段材料不同的音乐。这一小段具有诙谐性,气氛较为缓和,演奏时可以想象为一位白胡子老爷爷欢喜摇摆的场景。紧接着,又是主旋律的出现,在第一段最后,由一个减慢把音乐转向了较为委婉悠扬的第二段慢板。第二段主要以慢西京为素材,比较具有抒情性和层次感。在一开始的前四小节,演奏的时候要注意以较弱的力度,并且做到音断意连。随着曲子的发展,力度与连贯性要逐渐递增,特别是到达曲子第116小节的时候,情绪在之后的四个小节,两小句相同的旋律要做出mp与f的对比。整个慢板段落也是重复的比较多,但是每次重复的处理都不同,笔者认为在这一段要演奏出韵味,要注意层次的递进。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压缩再现,感情更加欢快热烈。最后一句以一个颤弓干脆地结束了全曲。
笔者认为,《迷胡调》这首曲子之所以能把陕西地方音乐特点体现的淋漓尽致,与以下三点密切相关。一是音阶的特殊性,二是揉弦的个性,三是滑音的使用。在陕西戏曲音乐中有两种风格截然不同的唱腔,分别是“欢音”唱腔与“苦音”唱腔,从字面意思就可看出分别表达了欢快与悲伤的两种情绪。这两种不同唱腔的音阶不同,而且骨干音也不同。“欢音”的骨干音是“mi”和“la”;“苦音”的骨干音是“fa”和“si”。而骨干音直接影响着旋律的风格和走向。全曲中最有特色的要属揉弦了,并且揉弦也是秦派二胡的特色。如果将揉弦细致化处理,会有很多种结果,揉与不揉的对比,轻揉与重揉的对比,快速揉与慢揉的对比,还有上手就揉与迟到揉的对比。而在《迷胡调》这首作品中,揉弦大多是围绕特性音和骨干音展开的,这样才能较准确的表现陕西风格乐曲的特色。一首二胡作品中的滑音就像衣服的标签一样,最能直接展现乐曲的风格特点。《迷胡调》中使用较多的就是下滑,回滑音,颤滑音(边揉边滑),在慢板中的116小节就出现了回滑音与上滑音结合使用,演奏时由三指先从“do”滑向“si”,在滑到降“si”,最后再回到“la”,这样的滑音使乐句充满了委婉动听的感觉,在情感表现方面有锦上添花之效。
《迷胡调》这首作品是“秦派二胡”的开篇之作,不仅将地域文化与二胡艺术相结合,更向世界人民展现了秦地,秦风,秦趣。这首曲目的成功,不仅让鲁大师获得了荣誉,更让他从中“悟”出了自己今后的创作方向,创作思想和表达方式。即始终立足于陕西民间音乐土壤,不断挖掘陕西民间音乐资源,时时在作品中寻求新意,努力创建一种具有秦地风韵而又彰显时代感的二胡音乐,为当代二胡艺术的多元发展尽一份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