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阳/山东大学文学院
《赛纳河畔的无名少女》创作于1932年作者在德国学习期间。研究冯至论文成就的许多学者认为,这一时期是冯至散文创作的黄金时期。从他开始发表诗歌的1923年开始,许多“抒情诗般的”散文问世,及至30年代已有三十余篇。这篇短篇散文创作时,作者已经对德国神秘主义与浪漫主义思潮开展了研究。
里尔克的存在观、山水观影响最为明显。
里尔克由浪漫主义转向现代主义的过程同样再现于冯至的身上。早期的里尔克作品属于典型的浪漫主义,但在艺术探索中逐渐发生转变:相比起人虚无不稳定的情感,“物”本身包孕的意义更为重要深远,从而在艺术上,里尔克对于物的存在达到近乎崇拜的地步。里尔克认为的诗人的使命,就在于用原初的回归“生命与物我真谛”的原初体验与原初语言,为在世俗中失名的事物重新命名。
里尔克的影响在《山水》中有可靠的依据,他在《山水》集《后记》里这样写道:“对于山水,我们还给它们本来的面目吧。我们不应该把些人事掺杂在自然里面:宋、元以来的山水画家就很理解这种态度。”作者爱慕不为人类历史所点染的自然,希望人们生活在林间时,便像一棵树一样,感受原始的气氛而不去破坏和打扰。
所以,在其受到里尔克思想影响、自身诗学观念出现变化这样的语境下,进一步来看散文中各个形象所代表的实质内容,能有一种关于艺术、存在的解读。
开篇即讲明了偶遇的两个人的来处。修道院的少女“正如百年才开一次的奇花”“她不知道在这百年内年年开落的桃李们做了些什么匆忙的事”。少女象征着天成的自然与美丽。男子从“热闹场”中走出,想为神捕捉天使的面孔供奉在神的旁边。男子象征追逐天成之美的人。一个,从世外走进,一个,由人世走出。
从少女来看,她在不知所处的人间供男子寻思与抚摸,感受到了“所不曾得到过的一种幸福”,这也许是一种对于爱慕与崇拜的回应。少女在爱慕之中感受到了自己独特的存在。但这种互动带来的存在感并不稳固。想躲避人间的喧嚣吵闹,却也回不去林间的小屋。最终,安详来源于水波中的“星影灯光”,水中虚幻却温柔的世界,看起来更像是一个美丽的归宿,少女带着自己永久的微笑走入波光之中。
她的悲剧来源于她将自己托付给了他人,一个带着虚无而不稳定的情感的人。面对人间令其不适的喧扰,她想念那个回不去的“天国”。正像冯至的诗,“铜炉在向往深山的矿苗,瓷壶在向往江边的陶泥”,但是“只有微弱的灯红,在证明我们生命的暂住”。于是她选择了向宁静和恒远的回归,带着天成的微笑。
从男子来看,他偶遇了天成之物。当他细细的欣赏与抚摸这微笑时,他被打动,他相信能改造木石的原型、再现天成的微笑。然而努力都是徒劳,反而越来越不像,最终痛苦的放弃与沉沦。男子再次见到少女天使般的微笑,便是一副“死面具”。更讽刺的是小贩的兜售,“价钱很便宜,比不上那些名人的…”,天使一般的美丽笑容,最后只能变成一副死面具挂在店间,不及名人的雕刻品,更是不及原初的少女的微笑。自然天成的美就如此毁灭。
冯至借此提醒着那些艺术家们,自然天成之物自带有其神圣与美好。可以追求、有责任为其命名,但在真正的“物”的美与真谛面前,人是无力的,难以把握与改变这一切。源于里尔克对物的崇拜,在这样的存在观语境中,不是人赋予事物诗意与美,物是纯粹的,是物的原初与永恒带给人关于存在的思索,生发出关于美的概念与追求。无名少女不复存在的微笑,便是因为人的傲慢而丢失的原初与永恒。
繁华的巴黎街道走出一个想要创造天使微笑的人,这本身是一个寂寞的追求。里尔克说,“在寂寞中你不要彷徨迷惑,由于你自身内有一些愿望要从这寂寞里脱身。…寂寞地生存是好的,因为寂寞是艰难的;只要是艰难的事,就有使我们更有理由为它工作。”冯至表现着这种随寂寞而工作的状态,而且把“追求”的寂寞又加深了一层,我们往往难以求得结果,艺术永远无法再现物,有限的把握让追求没有终止。
而关于少女面带微笑投河这一生死议题,我们认为少女在波光的世界中获得了某种程度上的永生。这种死亡不是骇人的、不可接近的,反而是美的,带有极深意味的。生死命题在冯至这里,更倾向于对于存在的追问,“活,需要决断,不活,也需要决断”,我们不妨以此为脚注来理解。我们关于生死的决断关乎我们关于存在的解读。存在对于人而言,不是“生理的活着”而已。生死命题不是走向绝望与悲观,而是含着向死而生的积极,所以我们不觉得少女是悲惨的。
全文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却因为其诗意象征而变得动人。冯至的诗化语言自不必过多的分析,象征带来的深意让人回味悠长。感性与知性的结合、人的生命形而上的体验与存在的思考,使创作在明显的浪漫主义色彩下,体现出冯至的“沉思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