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电影《芳华》的价值维度

2018-11-14 18:59
电影文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何小萍穗子刘峰

张 霆

(重庆交通大学 人文学院,重庆 400074)

2017年12月,国产电影《芳华》在国内各大影院上映后,票房进账不断累进,创造了冯小刚导演电影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与同期上映的几部电影相比,不管是场景、特效,还是出演团队的阵容,《芳华》都要显得朴实而平和得多。不过,它却是同期上映的电影中最能打动观众的影片。不少观众在观影中,黯然神伤,默自垂泪。毫无疑问,电影《芳华》票房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它对观众产生了较为强烈的情感撞击与心灵触动,在让人们感受一代人的芳华、一个时代的悲情过程中,能够有所思考——关于青春,关于人性,关于生活,关于时代。影片事实上也正是在这四个维度引发了人们的多元价值审视,继而话题热度不断,吸引了预期外的许多观众观映,进而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收益。

一、青春维度:读取青春的甜美与酸涩

恰如影片歌中所唱,“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人的一生中,青春无疑是最美好的,也是最值得将要经历青春或正在经历青春或已然经历过青春的人所应该珍视和珍藏的人生片段。“人类心灵中生来有一种苦乐的知觉,作为它的一切活动的主要动力和推动原则。”细究起来,影片《芳华》对特殊年代的特殊群体青春之甜美与酸涩体验的鲜活展示和多棱角剖露,无疑是其打动无数观众的重要价值之维。

首先,《芳华》为人们提供了一段独特的青春记忆。每一代人都有自己那一代独特色调的青春,《芳华》展现的是50后一代人的青春。尽管影片主要聚焦于一群军区文工团的年轻人,但绿军装、红领章、大标语、板报、领袖挂像、红歌、越战等独特的年代标识,却能建构出20世纪70年代那段特殊的岁月,提醒人们所感受的是一代人的特殊青春。影片以第一人称的口吻,也就是萧穗子的回忆展开,从女兵萧穗子的视角向观众呈现了“文革”年代里年轻人青春的混沌、感性与蒙昧。生命的恣肆与人性的层次、人的境界以及时代的悲情,共同构成了《芳华》中关于青春的复杂调性。《芳华》将特定年代的社会政治文化语境编码为体现其年代特性的言辞、色调、动作和表情,向读者打开了读取一群特殊青年青春之甜美与酸涩的通透路径。

其次,《芳华》为人们呈现了一系列能够唤起代际之间普遍共鸣的青春元素。不同年代人们的青春记忆固然各有不同,但仍会共享某些青春元素,比如,对异性的思慕,对受关注的期冀,萌动的爱情,聚散离合的友情,对未来既憧憬又茫然,好强争胜却又很容易心灰意冷,爱面子又免不了被人损伤自尊等。这些有普遍共鸣效应的青春元素,被刘峰、何小萍、萧穗子、郝淑雯、林丁丁、陈灿、宣传干事等人鲜活地呈现出来,尽现于不同代际观众的眼帘。尽管《芳华》对美好青春的展示被浓墨重彩地植入了特殊的社会政治文化气息,但并未影响那吹弹得破的躁动青春所带给人们的既甜美又酸涩的特有感受。青春绽放出的芳华既体现为文工团女孩们秀丽的容颜、高挑的身材、美妙的躯体,也表征为男兵们俊朗的脸庞、刚毅的神情、炽热的情感。它流淌于穗子的朱唇皓齿之间,闪烁在泳池旁女孩们湿漉漉的乌发与娇羞面庞上,也张扬在战场上男兵们勇猛的身姿中。类似刘峰对林丁丁的错位表白、萧穗子对陈灿的尴尬传情,这样酸涩的青春故事,抛开具体时代因素不谈,似乎在每一代年轻人中都会反复上演。

再次,《芳华》为人们创造了重新审视既往青春的多元视角和缤纷话题。影片《芳华》中独特的青春情境与青春故事,在为人们认知那个特殊年代一代人的青春经历打开一扇通透窗口的同时,也为人们创造了重新审视既往青春的多元视角和缤纷话题。严肃而威压的政治社会环境、狂热的集体主义、“无我”的人生信仰、错杂的身份认知,拘谨而悸动的爱恋,这些属于特定年代特殊人群的青春符码,在让观影者为之动容、动情之时,也能够在与片中人的青春历程相对照中,重新审视自己青春岁月的得失,或追思青春当何以安放的永恒话题。

二、人性维度:洞见人性的光泽与幽暗

人性一直是中外电影所表现的一个永恒母题。《芳华》令人深感触动的第二个价值维度,在于它将人性的揭示嵌入了对文工团日常生活的展现之中,于无声处让人见证了人性的光泽与幽暗。

“人类的许多痛苦及幸福,其根源都在其他人的行动中。”《芳华》对人性的刻镂与展示,十分鲜活地体现在文工团这个大集体对待何小萍与刘峰二人的态度与行为之中。带着“活雷锋”标签的刘峰,是一个典型的有道德有情操的人,从他身上人们可以充分感受到人性的光泽。他曾是文工团的主角,真诚而热情地为战友们做了许多好事。在腰部受伤后,他自愿让出进修提干名额,默默地为文工团管理道具,因为抱了喜欢的姑娘林丁丁而被处分下放林场连队。在刘峰离开文工团那天,受过他帮助和恩惠的人中除了何小萍外没有人相送。心中只有利益考虑而无是非观念,受人恩惠却不知感恩,甚至以怨报德,正是刘峰周围一群人的人性画像。何小萍作为片中“一个不被生活善待的人”,其受欺负和遭排挤,固然有特定的原因,也是由特定的情境所造成的,但欺负和排挤他人与受他人欺负和排挤,这种体验却是多数人在过往的人生经历中都或多或少会遭遇到的。从这一层面来讲,它并非特殊年代的特定环境使然,而是人性固有的弱点和幽暗面作祟,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超越时代的共鸣价值。

刘峰与何小萍的人生境遇,既与特殊年代的特殊社会环境有关,更与人性、与人的层次和人的境界有关。围绕“军装事件”“假胸事件”“触摸事件”及“联防办要车”“陵园上坟”而上演的人性百态,在现实生活中也时常有类似的演绎。尽管《芳华》提供给人们的是对既往年代中人性的历史审视,但何尝没有触动起观众对自己在生活中所遭遇到的诸多类似情节的检讨和深思呢?人性复杂多变,因此,人的境界十分重要。“一个人的境界对于他的生活和实践有一种指引的作用。”脚踏几只船的林丁丁对刘峰的告发,讲原则的政委对刘小萍“装病”的保护,明明情有所托的陈灿弃萧穗子而与郝淑雯的结合,让人们在一波又一波的惊咂之中,也不得不承认这样的“剧幕”在生活中也时常上演。如何提升人的境界,以永葆人性的光泽而让人性的幽暗彻底退隐,让人们永远拥有一个散发着人性芬芳、感受着人性光泽的美好人间,应该是观影之后回到现实生活中的人们需要关注和思考的永恒命题。

三、生活维度:咀嚼生活的悲欢离合与冷暖不均

人们的生活中总是充满着难以把控的不确定性。刘峰与何小萍两人浸透了离奇色调的悲苦生活与凄凉命运,让无数观众在咀嚼生活的悲欢离合与冷暖不均中怅然泪奔。尽管时下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早已今非昔比,但作为普通人,谁都免不了有遭遇不测、无力改变现状、慨叹天不遂人愿的时候。在这一点上,观众戏内戏外的感受,显然相连通,进而与影片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在人类发展的整个时期,人类时常遭受两种苦难:由外部自然界施加的苦难,以及人类错误地彼此施加的苦难。”做了好事却没能得到好报,善良的人却没能得到命运的善待,投机取巧的人却反受命运垂青,这种生活中时常会有的悲情场景,被《芳华》编码为刘峰、何小萍两位男女主角的坎坷命运十分典型地呈现出来,成为能够触动观众内心深处最柔软部分的价值硬核。

何小萍,自小就充满不幸的生活遭遇,养成了她孤僻、内敛的性子。因为舞蹈,她有了逃出旧环境的机会,却没有获得期待的善意、尊重、关爱。在与一系列歧视、排挤、欺辱相抗争中,她最终选择了离开文工团,去了边防前线,后来成了英雄,却又疯了。作为一个生活中不幸者的典型,尽管其遭遇有点离奇,但毫无疑问,她是生活中众多真实不幸者的杂糅体。刘峰,那个时代英雄模范式的人物,因示爱林丁丁被判定为作风问题,下放连队,后在战斗中因英勇作战失去右手而成为英雄,但最终在时代洪流的冲击中沦落到社会底层。这样一个正直、善良,对人热忱,热心助人,对集体对社会做过不少贡献的人,落得如此凄凉境况,令人唏嘘。

刘峰与何小萍,两个愿意对他人付出真诚和爱心的平凡小人物,其悲凉命运,观众虽无法相助,却能够用泪眼寄予真诚的同情和表达共鸣,恰如自己在生活中也难免遭遇类似的不公命运一样。影片《芳华》的成功,某种意义上正在于为人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咀嚼生活的悲欢离合与冷暖不均的符号中介和拟态空间,满足了人们反思个体生活命运的情感代偿需要。

四、时代维度:体味世事更迭的无奈与茫然

《芳华》是一部颇具时代变迁感的影片。时代大潮浩浩汤汤,它既无情地淹没了一代人的信仰和理想,亦不断给后来人制造新的憧憬与向往。文工团成员散落四方而人各殊途的生活遭际,让人深深体味到了世事更迭的无奈与茫然。这种感受对于不同代际的观众而言,既陌生,又熟悉。不管时代如何变换,社会如何发展,对青春的眷念,对年华不再的无奈与伤感,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悲哀与惆怅,是人类永远存留的心性。

“文革”时期的文工团,是一个享有一定政治特殊待遇的集体组织,由此也决定了团员们的生活状况与人生理想、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相对安宁、简单,但也比较刻板,没有太多的自主性。然而,进入改革开放之后,一切都打碎了,团员们需要为自己今后的人生出路各做谋划,需要调整自己的信仰,重构价值观,重新寻求心灵的寄托。这种世事更迭的无奈与茫然,从文工团的解散餐会中,从刘峰、何小萍、郝淑雯、萧穗子、林丁丁等人迥异的命运轨迹与人生归宿中,粗糙却也比较立体地呈现出来,令观众心旌神摇,顾叹难息。

面对世事更迭,人们需要与时俱进地改变和发展自己;否则,可能沦为时代的“弃儿”。当然,不管人生际遇如何,珍惜所有,懂得感恩,内心富足,至关重要。“人类生命与其他生物的生命不同。其不同之最大特征,人类在求生目的之外,还有其他目的存在,而其重要性,则更超过了其求生目的。”历经沧桑后的刘峰与何小萍,最终在时代大潮的裹挟下颠簸着走到了一起,相携前行。“每次同学聚会,别人都是一脸沧桑抱怨着生活,而刘峰和何小萍却显得平静温和,看起来比别人更幸福。”影片落幕之时萧穗子的这句独白,很是耐人咀嚼。也许经历过更多生活坎坷的人,更懂得珍惜身边的幸福,更懂得善待他人的执念。然而,不管怎样,时代的变迁与世事的更迭终会将人们年轻时的诸多梦想、期盼,辗作尘泥,冲进历史的长河之中,并使人们在历尽心灵的蜕变中或欣喜、或痛苦地去习惯新的事物、新的场景。这是无法抗拒的历史必然。从这层意义上说,《芳华》为人们建构了探讨与深思渺小个体在时代巨轮之下如何主宰自身命运、守护脆弱幸福的新视角。

毋庸讳言,《芳华》在艺术上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瑕疵,比如,叙事视点的混乱,部分场景转换突兀,个别情节设计失之合理等。不过,这些都不能遮掩它在当前比较功利的电影创作大环境下所呈现出来的对历史、对青春、对人性的深切忧思和执迷拷问,是一部富有人文情怀的商业电影。

猜你喜欢
何小萍穗子刘峰
Effects of O2 addition on the plasma uniformity and reactivity of Ar DBD excited by ns pulsed and AC power supplies
80后女处长被围猎:我以为他们是在追求我
History of World Smile Day
陌上
《泰坦尼克号(节选)》拓展阅读芳 华(节选)
——
芳华(节选)
刘峰:从“发明狂人”到“创业达人”
麦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