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合与意合视角下英汉习语的对比分析

2018-11-14 16:42:08陈文智
长江丛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习语连词英汉

陈文智

形合与意合是将语言连接起来的基本手段,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发现其两者经常并存在同一种语言中,但是即便如此,两者所处的地位也是不一样的。在平时的生活中,往往就是用到了语言的精华,也就是习语。也就是大部分的汉语习语中都体现出了汉语语言的意合结构,而大部分的英语习语就是形合结构下的一个个具体的例子。而真正能够让我们在习语翻译中受益匪浅的对细语翻译的具体的策略。因此,本人就从英汉对比中的形合与意合出发,对英语习语中的形合特点和汉语习语中的意合特点进行了分析。

一、形合与意合

关于形合和意合,本人认为其是两种语言的对比中最明显也是最基础的一个对比。我国的某位语言大师曾经提到过,形合所表达的是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而意合是不需要用语言的形式进行连接的。由于在西方国家,人们的思维模式上所注重的是事物的分析,以此就比较习惯用客观的观点对事物之间的差别和对立进行分析,这样一来。英语语言的组织结构就变成了形态性的语言,不管是在词语,还是在句子或者文章中,都带有了形合的特征。而在中国传统的哲学文化的影响下,汉语表现出来的大多是一种注重整体的思想。这一思维模式的出现时汉语在造句,文章方面都逐渐形成了一种注重内在关系的语言结构特点,也就表现在了平时的汉语造句、组织文章中不用或者少用一些带有形式的词语,只是根据句子上的连贯性来对文章的结构进行组织。

二、英汉习语在形合与意合方面的对比分析

习语所包含的内容是多个方面的,比如我们学过的成语、歇后语、俗语、格言和方言等,其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和实践中积累出来的一种语言的模块。其当中也包括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状态和思维模式,因此,其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色彩。从而也恰恰成了英语形合与汉语意合结合之下的一个比较典型的标志。当然也就把两种语言在形合与意合方面的特征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甚至达到了尽善尽美的结果。

(一)英汉习语在连词方面的对比分析

我们常用到的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都属于连词。比如说,英语中的and ,or,but,as well as等等,其都是用来连接词语和句子的连词。但是在汉语中,就基本不会用到这些词。比如:If you want knowledge, you must toil for it.其意思就是要想求得知识,就必须得要吃苦。我们可以看出,英语句子讲究的是形式的完整性,其结构比较紧凑,在句子与句子之间比较习惯用户连词来连接。如果说在一个整句话中,包含了两个小句子,那么在两个小句子之间必须要用连词来进行连接,中间用分号隔开。在上面的这个例子中,If后面的就是两个小句子,对条件状语的从句进行了引导,而我们用汉语翻译过来就是:如果你想要获得知识,你就必须要吃苦。但是我们平时用汉语说就是:要想求知,就得吃苦。在汉语中,我们并没有发现那个关联词:如果。所以说,在句子中连词的存在是体现英语形合与汉语意合的一个不同点。

(二)英汉习语在介词和介词短语方面的对比分析

在英语句子中,还有一个比较活跃的词是介词,其主要是对连词的词语或者从句进行连接的。在组词成句时,发挥着粘连和结合的作用。比如:Over fast, over loose.其意思就是过犹不及。在例子中,over 就是那个介词,其连接着整个句子,使句子前后能够结合起来,将其特点很明显的表现了出来。而在汉语中,一般都不需要介词,所以说,在翻译出来的汉语中,并没有介词的出现,此时,用了一个动词“过”来代替了介词,但是所表达出来的意思却是一样的。

又比如:Out of sight ,out of mind.在这个例子中,‘out of’就是一个介词短语,其存在与英语习语的句子中,对前后的名词进行了连接。如果按照英语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不在视线之内,不在心之内”,但是我们的汉语却说“眼不见,心不烦”。同样,在这汉语中,并没有出现介词短语,同样用动词做了代替,表达出来的意思是相同的。说以说,在句子中介词和介词短语的存在也是体现英语形合与汉语意合的一个不同点。

(三)英汉习语在在句子格式方面的对比分析

1、汉语习语中经常用紧缩句

关于紧缩句,就是用单句的形式表达出了复句的内容,也就是句子形式上看起来像是单句,但是其所表达的意义却是复句的内容,其特点就是语言比较精炼有力。比如:汉语中经常说的:不到黄河心不死。翻译成英语就是:Until all is over, ambition never dies.在这个句子中,汉语习语中用了紧缩句的形式,也就是用了固定的“不…,不…”,其所表达的内容其实是一个复句的内容“如果一个人没有达到黄河,那么他或者她的决心就不会消退”。而在汉语习语中,我们并没有发现表示其逻辑关系的词。但是当我们弄清楚其单句所要表达的意思以后,就必须要把隐藏在句子中的关联词找出来。在句子中,“不到”和“黄河”所构成的意群是一样的,而“心”和“不死”所构成的意群是一样的,这两个意群的关系就好比是“如果…,就…”。因此,在汉语习语中,以单句的形式来表示复句的内容就是紧缩句,而在英语习语中,用“until”来表示了小句与小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2、汉语习语一般出现在没有主语的句子当中

在汉语中,古诗词与习语中都经常会见到没有主语的句子。比如:引狼入室。英语翻译过来是:He sets the fox to keep the geese.在上面例子中,并没有发现引狼入室的主语,也就是说我并不知道是谁在引狼入室,即使是专业那个,也并没有影响到我们对这句话的理解,而这种表达方式也是我们可以接受的。但是在英语中,就一定要加上“he”,只要这样,这个句子才算是完整的。所以,我们也可以发现,在英语中,一般情况下,只要不适祈使句,句子中都要需要有主语存在。

三、英汉习语在形合与意合方面的相对性

我们在文章的开头也提到了,英语的形合与汉语的意合并不是绝对存在的,只是因为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了形合或者意合的影子。比如:no cross ,no crow.这句英语习语中,就没有出现主语,但是其却也是一种英语习语,流传了下来。整个句子的结构也比较松散,没有一点紧凑的样子,在形容词后面紧接着跟了一个名词,将逻辑关系隐藏在了句子当中。这个特征却和意合特征有些相似。

四、结语

因此,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英语习语主要侧重与形合,而汉语习语中主要侧重的是意合。相比之下,我们却发现汉语习语经常是以紧缩句的形式出现的,句子和句子之间并不需要出现连词,句子中也不需要出现介词或者介词短语,句子可以没有主语,其具体的语义是通过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而彰显出来的,主要突出了意合的特征,但是这并不是绝对存在的。在英语习语中,虽然其侧重于形合特征,但是有时也会出现意合特征。所以,两者之间存在着不一致性。

猜你喜欢
习语连词英汉
你会用连词吗?
连词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商务英语翻译中英汉褒贬义词的应用探讨
西夏语中的对比连词 djij2
西夏学(2016年1期)2016-02-12 02:24:02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方法
英汉文化中的委婉语应用对比分析
实用习语 话“鸟”
海外英语(2013年9期)2013-12-11 09:03:36
话“鸟”
海外英语(2013年10期)2013-12-10 03:46:22
习语自有WAR
海外英语(2013年2期)2013-08-27 09:36:27
习语自有WAR
海外英语(2013年1期)2013-08-27 09:36:04